初中语文“学·导·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2020-04-09 04:56王会乔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策略

王会乔

[摘要]“学·导·用”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学·导·用”模式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章以《斜塔上的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导·用”模式。

[关键词]“学·导·用”教学模式;初中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7-0015-02

“学·导·用”教学模式分为自学、引导、运用三个环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些教师把这一模式运用到了语文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导·用”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自学

目标自学属于启动阶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习新课。学习目标的明确与否决定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态度。目标自学这一环节的进行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知识、锻炼学习技能。

目标自学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自主阅读目标以及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探究明白课文中“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明确文本内容,掌握生字词。以《斜塔上的实验》一文的教学为例:

1.字词辨析:先找出文本中的重点字词,然后利用工具书明确它们的意思与读音,最后探究这些字词在文中有没有隐藏的含义。

2.促进理解:①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话语阐述伽利略的观点。②为什么伽利略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③文中的哪些描述体现了伽利略思维的严密?④斜塔上的实验验证了什么事实?⑤你认为伽利略是否充满了智慧与勇气?

学生通过目标自学,能够领悟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而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二)引导

引导可以具体分为课前引导与释疑导学两个环节。

课前引导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利用“激趣”策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导入课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好奇与兴趣。以《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文本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以课堂实验导人新课:“老师手里拿着一跟羽毛和一颗弹珠,如果老师将两者从同一高度抛到地上,是羽毛先落到地上还是弹珠先落到地上?”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弹珠。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没有可能两者同时落到地面呢?”学生纷纷摇头,还有学生说:“怎么可能。”这时,教师说:“伽利略就能够使从同一个高度抛下的不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同时落到地面上。”学生听后非常兴奋与激动,对伽利略充满好奇与崇拜。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便能被伽利略的科学探索精神所折服,并对文本产生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伽利略是通过什么原理并采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从而进入探究文本的阶段。

釋疑导学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深意。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困惑给予解答,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辨析并领悟文本潜在的思想情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斜塔上的实验》的主题是赞扬伽利略不惧权威、坚信真理且勇于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

①伽利略是如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的?“归谬思维”具有什么特色?

②为什么“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这一观点提出后从未有人质疑?论述伽利略实验的意义,并说明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③科学的探究包含哪些步骤?

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发展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科学素养。

(三)运用

学生只有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模仿文本的描写方法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情感。在教学了《斜塔上的实验》后,教师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反思,并尝试以“科学探索的巨人”“真相至上”“与伽利略为友,与真理为伴”等为主题进行写作。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入认识伽利略的科学思维及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增强勇于挑战权威以及大胆质疑的意识。教师还布置了以下几道拓展迁移训练题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①如果你是伽利略,你会不会坚持推翻错误的观点?具体要怎么做?

②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父母或老师说错了话,你会不会勇敢地指出他们的错误?你要如何说明他们这样子说是不恰当的呢?

通过完成以上问题,学生不仅能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还能够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而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在教学中应用“学·导·用”模式的作用

(一)培养自学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课前预习,主要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讲为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跟上了讲课进度,是否学到了新知识。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学·导·用”模式除了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进行交流与探讨之外,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生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学·导·用”模式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新课文前,学生会自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人物资料,而在课堂上他们则会进行讨论,进而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学·导·用”这一新模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龙生.初中语文“学·导·用”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土地的誓言》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7):248-249.

[2]段爱文,郭海青.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61-62.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