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琴 孙妙艳 黄 桥 丘雪花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广东东莞 523792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通常为重型脑部外伤、脑出血及神经外科术后的患者,这类患者的免疫力差,并发症多,病情严重而且复杂多变[1]。躁动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之一,患者会出现无意识的身体晃动、突发性的意识障碍、不配合治疗、拔除气管道、坠床等症状,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脑水肿或是颅内出血的再次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合理的镇静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RASS 评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明确地判断患者的状况,从而更为准确的使用镇静药物,减少谵妄的发生,是目前评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镇静状态最为客观可靠的方法之一[3]。本研究对RASS 评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 取2017 年7 月~2018 年8 月 我 院 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50 例,上述患者均出现由不同原因导致的躁动症。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观察组25 例,男14 例,女11 例,年龄21 ~76 岁,平均(42.7±7.5)岁,疾病类型,小脑出血5 例,颅脑外伤6 例,硬膜外/下出血6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 例;对照组25 例,男13 例,女12 例,年龄20 ~75 岁,平均(41.2±7.9)岁,疾病类型,小脑出血6 例,颅脑外伤5 例,硬膜外/下出血7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镇静用药。观察组对患者进行RASS 躁动镇静评分,护士以此为基础对患者进行镇静用药。RASS 躁动镇静评分标准从+4 ~-5 分共10 个分值,分数越高表明躁动程度越高。+4 分患者有攻击暴力行为;+3 分患者十分躁动,试着拔出呼吸管或是静脉注射管;+2 分患者躁动焦虑,身体剧烈晃动;+1 分患者焦虑不安,身体移动但不剧烈;0 分患者清醒平静;-1 分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保持清醒时间可大于10s;-2 分患者轻度镇静,保持清醒时间小于10s;-3 分患者中度镇静,对声音有反应;-4 分患者重度镇静,刺激身体时有反应;-5 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4]。
镇静用药方法,护士根据RASS 躁动镇静评分标准合理调整镇静用药。用生理盐水将咪达唑仑(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H20153019)稀释为0.5mg/mL 的使用浓度,负荷剂量为0.1 ~0.2mg/kg,以0.05 ~0.30mg/(kg·h)的剂量静脉持续泵入,用药开始后进行RASS 躁动镇静评分,每10 分钟进行一次评分,调整用量达到理想的镇静分值,若效果不理想,可给予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H20133360)0.3 ~4mg/(kg·h)或是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143314)0.1 ~2µg/(kg·h)持续泵入,直至达到理想的镇静效果,这时可每隔1h 评估患者的镇静躁动状态,白天RASS 评分控制在0 ~2 分,夜间控制在-1 ~-3 分。在此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
主要从患者满意度、谵妄的发生、镇静后相关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观察。患者满意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0%和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共25 例,其中2 例患者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8.0%;对照组共25 例,其中8 例患者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 <0.05)。
镇静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静后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镇静后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心率(次/min) 呼吸(次/min)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观察组 25 89.57±2.88 19.31±1.58 107.28±3.57 61.57±2.41对照组 25 94.63±2.97 22.58±1.64 118.67±3.71 65.34±2.63 t 6.115 7.179 11.061 5.284 P<0.05 <0.05 <0.05 <0.05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通常为重型脑部外伤、脑出血及神经外科术后的患者,这类患者的免疫力差,并发症多,病情严重而且复杂多变[5]。除了疾病本身的创伤导致患者躁动情绪,手术中大量麻醉药物的使用,侵入性的气管插管,各种检查和治疗,甚至陌生的重症监护室环境都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躁动不安[5]。所以,躁动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之一,患者会出现无意识的身体晃动、突发性的意识障碍、不配合治疗、拔除气管道、坠床等症状,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脑水肿或是颅内出血的再次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合理的镇静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6]。
镇静可以缓解患者身体的病痛,减轻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平复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改善患者睡眠的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减少病情的恶化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和恢复[7]。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镇静药物的使用量一直持谨慎态度,对于镇静药物的使用主要分主观和客观判定。前者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的个人经验,后者采取客观地评分方法进行评估,相较于前者该方法更为客观可靠[8]。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镇静评分方法有5 种[9-11],分别 为 包 括RASS(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评分、SAS(sedation agitation scale)评分、Ramsay(ramsay scale)评分、MAAS(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评分和 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12]。其中RASS 评分在2002 年提出,广泛应用于外科和内科的重症患者,与SAS 评分或Ramsay评分有很强的相关性[13]。RASS 评分共有10 个分值,每一分值都对应一种镇静状态,运用此方法,医护人员可以细致明确的判断患者的状况,从而更为准确的使用镇静药物同时确定药物剂量[14],同时减少谵妄的发生。因此,RASS 评分是目前评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镇静状态最为客观可靠的方法之一[15]。
本文对RASS 评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0%和64.0%,谵妄发生率分别为8.0%和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采用RASS 评分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