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本科生流通服务工作重构依据及其实证研究

2020-04-09 12:05杨贺晴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年纸本层级

潘 颖,刘 利,杨贺晴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东南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3.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1 研究背景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师生开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它不仅为高校的科学研究提供必须的学术资源和服务,同时也承担着培养人才和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职能。数字环境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纸本图书作为一种传统的资料载体受到文献资源电子化、虚拟化的强烈冲击,其面临的处境较为尴尬。虽然许多高校图书馆在阅览环境方面进行了优化,阅读推广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纸本图书借阅量普遍下滑已成为既定事实。与此同时,在图书馆界出现了一种强调电子资源建设的风向。在此背景下,对于学生而言,纸本图书的存在价值究竟如何?其在图书馆的地位是否确实应该下降?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又是否需要转型与重构呢?

上述问题尚缺少准确的定量描述和数据支撑,致使我们难以做出具体判断。事实上,纸本图书是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价值和地位很难从图书馆自身统计测量出来,但可以通过纸本图书借阅与课程成绩的相关性和贡献度来反映。当前关于大学生借阅行为对学习影响的定量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为某一年级的学生借阅行为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性研究。如,杨新涯等通过对重庆大学2008级本科生的借阅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借阅数量与学习成绩存在较高正相关性;[1]王凌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622名本科生的图书馆利用情况和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利用图书馆的程度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2]但以某高校不同学科本科生为研究样本,将其本科阶段的整体连续性借阅数据与成绩数据相关联,从借阅册数、文献类别、借阅时间、利用周期多个维度开展统计分析,揭示本科生课程成绩与借阅行为的相关性实证研究成果尚未见诸于文。

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纸本图书借阅数据与课程成绩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开展借阅行为与课程成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揭示本科生借阅行为与课程成绩的相关性特征。

2 样本数据来源与处理

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群体包括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及教职工。其中,本科生以基础学科学习为主,是纸本图书的重要利用群体。因此,本研究以某高校不同学科本科生为研究样本,将借阅数据与成绩数据相关联,分别从借阅册数、文献类别、借阅时间、利用周期四个维度开展统计分析,以揭示本科生课程成绩与借阅行为的相关性特征。

2.1 样本数据来源

选取某高校四个学院(数学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涉及理、工、文、管四个学科。样本数据来源有两个:① 某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的借阅数据共计 52,999条(2011年9月-2015年 6月),其中包含学号、一卡通号、借阅时间、题名等字段信息;② 四个学科本科生四学年内的学习成绩表,去除留级生、辍学生等成绩数据,最终符合本研究的本科生数量共计1,004人。

2.2 本科生课程成绩分层

国内外高校并无统一的本科生成绩等级划分标准,多依据分数区间并对照相应的成绩等级进行划分。美英等国的高校分别将平均学分绩点(GPA)及荣誉学位制作为学生学位的重要考察标准;而香港、台湾以及大陆地区的高校广泛采用五等级制,即对照百分制分数区间将成绩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90-100分为等级A、80-89分为等级B、70-79分为等级C、60-69分为等级D;60分以下为F。另有部分高校依据五等级制框架进一步细化为10-12个等级,仅具体分数区间存在细微差异。

结合各学科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成绩数据分布的统计分析表明,“结合分数区间设置等级”的划分方式在本研究中难以适用,原因有两个方面。

(1)各学科本科生培养模式差异显著,难以依据分数区间统一划分等级。各学科的课程设置体系及学生评价考核机制存在差异,同一分数在不同学科中的排名差异显著。以80分为例,其在工科中排名位于47%,而在文科中排名达81%。

(2)课程成绩分布不均衡,很难依据分数区间并采用等级制统一划分。其成绩集中分布于80-89分,其次为70-79分,而90-100分及60分以下的人数寥寥无几。“结合分数区间设置等级”的划分方式将导致各等级群体数量差异显著。

综上,本研究采用四等分方式,将各学科本科生依据课程成绩分为A、B、C、D四个群体。以某一学科为例,计算本科生四年内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并按降序排列,若排名位于前25%,定义为A群体;排名位于25%-50%,定义为B群体;排名位于50%-75%,定义为C群体;而排名位于后25%的本科生则为D群体。

3 本科生课程成绩与借阅行为相关性数据分析

选取本科生2011-2015年连续四个学年的借阅数据和课程成绩数据为样本,在课程成绩分层的基础上,从借阅册数、文献类别、借阅时间、利用周期4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不同层级课程成绩群体的借阅行为特征。同时基于课程成绩的动态变化(持续上升、持续下降)规律,从借阅数量及文献类型两个特征属性出发,开展本科生借阅行为与课程成绩变化趋势的相关性分析。

3.1 课程成绩与借阅册数相关性分析

不同层级群体本科生借阅册数的数据描述(见表1)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如下。

(1)随着课程成绩层级降低,平均借阅册数呈现递减趋势。A群体平均借阅量最高(72册/人),其次为B群体(59册/人)、C群体(40册/人),D群体平均借阅量最少,仅27册/人。借阅量极大值出现于B群体(417册),各群体均有本科生从未借阅过书籍。

(2)不同课程成绩层级群体在借阅册数的均值上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 (F=31.593,P=0.000(<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层级群体借阅册数数据描述

表2 本科生课程成绩层级与借阅册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A、B、C、D各群体借阅册数分布,其中C、D群体借阅文献册数较少。尤其是D群体,借阅20册以下人数比例高达60.7%;而A群体(74.1%)、B群体(83.1%)借阅册数集中分布于100册以下。A群体中200册以上借阅人数比例为4.4%,B群体为3.8%。同时,100册以上借阅人数占比随课程成绩层级的降低而逐渐降低,零借阅人数占比呈现相反趋势。A群体100册以上借阅人数占比远超B(16.9%)、C(9.0%)、D(5.3%)群体,达25.9%;而D群体零借阅人数占比达11.3%,该比例远超其他群体。

图1 A、B、C、D各群体借阅册数分布

3.2 课程成绩与文献类别相关性分析

3.2.1 借阅文献类别总体分布

本科生借阅文献类别总体分布见图2。因样本涉及理、工、文、管4个学科,因此与专业学习相关的F、T、O类文献构成本科生的借阅主体,H类文献同样占据较大比例;而与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相关性小的S、V等类别文献借阅数量很少,I类文献仍广受学生欢迎。

图2 本科生借阅文献类别总体分布

3.2.2 借阅文献类别群体分布

依托不同层级课程成绩群体的借阅数据绘制文献类别与本科生群体借阅关系网络图(见图3),进一步揭示不同层级群体与文献类别的关系分布。总体上,除A群体对于S类、D群体对于V类文献未产生需求外,各群体对于各类别文献的需求程度基本一致。但连线的粗细程度指明各群体对于文献类别的需求仍然存在细微差异:A、B、C群体均对I类文献需求最大,其次为T、F类,O、H类文献也占据较大比例;而D群体T、O类文献需求最为突出,I类文献需求则低于其他群体。

图3 不同层级群体与文献类别的关系分布

不同层级群体主要借阅文献类别百分比分布(见表3)统计分析显示,随着课程成绩层级降低,本科生文献借阅需求侧重点发生迁移。相较于D群体,A、B、C群体社会科学类(B、C、D、F、I、K)文献需求较高,而自然科学类(O、T)文献需求略低。各群体J类文献需求与课程成绩层级成负相关,J类文献借阅百分比随课程成绩层级的降低成递增趋势。

表3 不同层级群体主要借阅文献类别百分比分布

3.3 课程成绩与借阅时间相关性分析

3.3.1 借阅月份

不同层级群体借阅率月份分布统计表明(见图4),寒暑假时期(2月、7月)为借阅低谷,而新学期伊始(3月、9月),学科教师的阅读指导及本科生自身的阅读欲望促使借阅率达到峰值,此后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临近考试时(1月、6月)略有回升,充分说明其学习方式由广泛涉猎型向应付考试型转变。这一转变在不同层级群体中体现尤为明显。相较于其他群体,C、D群体的借阅率在3-5月、9-11月相对较低,而6月、12月、1月则位居前列,说明C、D群体日常学习习惯较差,期望通过“考前突击”形式提高成绩,但作用并不显著。

图4 不同层级群体借阅率月份分布

进一步探讨各群体本科生平时与考试时期借阅文献类别的差异,统计数据表明,各群体平时文献需求以I类为主,其次为O、T、F类。较之A、B群体,C、D群体I类文献需求较高,借阅百分比分别为20.0%和28.8%,而O、T、F类文献需求较低。随着期末考试临近,各群体I类文献需求降低,转之为专业相关类如T、F类文献需求。但A、B群体考试期间对于主要文献类型的需求仍较为平均,而D群体文献类型需求变化则较为显著,表现为T、O、F类文献借阅量迅速增长,而I类文献借阅明显下降(借阅百分比仅14.1%)。说明本科生应付考试型的借阅方式对于成绩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

3.3.2 借阅日期

图5为不同层级群体文献借阅率日期分布情况。A、B群体工作日的文献借阅率基本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而C、D群体集中于工作日的前两天(星期一、星期二)借阅文献,此后借阅数量有所减少。双休日各群体的借阅率均明显降低,尤其为星期六,借阅率达最低值。

3.4 课程成绩与利用周期相关性分析

图5 不同层级群体借阅率日期分布

文献利用周期的长短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自身的内容特性以及对于读者需求的契合程度。不同层级群体文献利用周期数据统计表明,随着本科生成绩层级的降低,其平均利用周期呈现增长趋势。D群体平均利用周期最长(42天),其次为C群体(36天),A、B群体平均利用周期均为34天。

此外,按照借阅周期维度将借阅行为划分为三类并定义如下。

短期借阅(≤5天):借阅文献无法契合阅读需求,该借阅行为可能属于“盲目”借阅;

正常借阅(6-30天):在图书馆规定的借阅周期内归还文献且利用周期超过5天;

超期借阅(>30天):利用周期超过图书馆规定的借阅周期,表明所借阅文献可较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或需长时间的阅读学习方可领会其内容。

根据借阅数据,统计各群体三类借阅行为占比,结果显示(见表4):各群体以正常借阅和超期借阅为主;相较于A、B群体,C、D群体超期借阅比例较高,而正常借阅比例略低。

表4 不同课程成绩群体借阅行为百分比分布

各群体短期及超期借阅文献类别分布显示(见图6、图7),A、B群体I类文献短期借阅比高于C、D群体,而与专业学习相关的F、O、T类文献短期借阅比低于C、D群体。各群体中自然科学类(O、T类)文献超期借阅比高于社会科学类(F、I类)文献,该差异在C、D群体中尤为明显。除文献内容需长时间阅读理解这一因素外,还与读者对自然科学类文献需求较高关系密切。

3.5 课程成绩变化趋势与借阅行为相关性分析

图6 不同层级群体短期借阅文献类别分布

图7 不同层级群体超期借阅文献类别分布

为进一步揭示本科生课程成绩与借阅行为的相关性特征,本研究选取本科生课程成绩变化这一纵向维度,即根据本科生四个学年内成绩排名的动态变化,将其课程成绩变化趋势划分为持续上升组(在本学科内排名不断上升,其中包括部分排名连续4学年稳定位居上游的本科生,共计197人)和持续下降组(在本学科内排名不断下降,共计200人),并结合其借阅数量及借阅文献类型两个维度,开展借阅行为与课程成绩变化趋势的相关性比较分析。

3.5.1 借阅册数分布

持续上升组和持续下降组连续四学年人均借阅量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如下(见图8)。

(1)两组本科生连续四个学年内人均借阅量的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学年借阅量逐渐增长;其后,随着本科生对图书馆纸本资源熟悉程度的提高、专业课程学习对纸本资源需求的显性化及个人学习兴趣的形成和累积,人均借阅量在第二学年增至极点;第三学年人均借阅量略有下降,但总体保持稳定;而第四学年后人均借阅量明显降低,直至毕业。

图8 持续上升组与持续下降组本科生人均借阅量学年分布

(2)两组本科生人均借阅数量虽保持一致的总体趋势,但上升及下降幅度仍具有差异性。较之持续下降组,上升组从第一学年到第二学年的人均借阅量增长幅度较大,而从第二学年到第四学年的下降幅度却较小,尤其进入第四学年,其人均借阅量高于下降组。

进一步统计持续上升组和持续下降组本科连续四个学年零借阅率的学年分布情况(见图9),结果显示,其总体变化趋势与人均借阅量学年分布呈现相反态势,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课程成绩与借阅数量存在正相关性。具体表现为:① 随着本科生对纸本资源熟悉程度的提高、专业课程学习对纸本资源需求的显性化以及个人学习兴趣的形成,零借阅率在第二学年降至最低,自第三学年开始则呈现上升趋势;② 两组本科生零借阅率变化幅度具有一定差异性,较之持续下降组,上升组的零借阅率下降幅度较大,而增长幅度较小。

图9 持续上升组及持续下降组本科生零借阅率学年分布

3.5.2 借阅文献类型分布

本科生课程成绩持续上升组和持续下降组借阅文献类型学年分布显示(见图10、图11),两组本科生借阅文献依然集中于I、O、F、T类4大类。其中,持续上升组第一学年主要借阅I类文献,其后三年主要借阅类型均为F类。而持续下降组各学年主要借阅文献类型依次为:I、T、F、T类。

图12和图13两组借阅文献类型的学年分布结果显示,由于受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学年差异性影响,本科生的学习重心发生迁移,其借阅需求重点也由基础课程和文学读物逐渐转向专业课程等相关文献,表现为O、I类文献借阅量有所降低,而F、T类文献借阅量增长。此外,F、I类文献借阅率的学年分布在持续上升组及下降组本科生之间存在差异。F类文献借阅量在上升组中体现为逐年增长,而在下降组中第四学年却略有回落,降至19.1%;与其相对,I类文献借阅量在上升组中体现为逐年降低,而在下降组中第四学年却略有增长(16.2%)。

图10 上升组借阅主要文献类型学年分布

图11 下降组借阅主要文献类型学年分布

4 大学图书馆本科生流通服务工作重构之再思考

通过对某高校2011级不同课程成绩层级本科生借阅册数、借阅文献类别、借阅时间、利用周期等维度统计分析发现,本科生借阅行为与课程成绩呈现如下相关性特征。

图12 上升组借阅文献类型学年分布

图13 下降组借阅文献类型学年分布

(1)文献借阅“量”与课程成绩“质”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特征。随着课程成绩层级降低,平均文献借阅量逐渐减少,且零借阅人数占比呈现递增趋势。文献借阅“量”对于课程成绩“质”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

(2)课程成绩与文献借阅的深度和广度呈现正相关性特征。专业相关类和通识类的文献涉猎对于课程成绩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高课程成绩层级群体的文献借阅类型相对较广泛,社会科学类文献占据较大借阅比例,且专业相关类文献长期借阅需求相对较高。

(3)课程成绩与持续稳定的借阅习惯呈现正相关性特征。高课程成绩层级群体借阅时间分布趋势相对平稳,而低课程成绩层级群体则呈现较大波动性。该类群体临近考试时(6月、12月、1月)文献借阅量激增,且借阅重心向专业相关类文献迁移。

(4)课程成绩与文献利用周期呈现负相关性特征。随着本科生课程成绩层级降低,文献平均利用周期呈现增长趋势,同时超期借阅比例逐渐增加。自然科学类文献超期借阅比高于社会科学类文献,且在低课程成绩层级群体中,自然科学类文献的短期借阅比相对较高。

综上,泛在知识环境下,面对数字资源带来的强烈冲击,纸本资源依然在高校教学中发挥固有的存在价值。本科生与图书馆交互的主要目的是阅读和学习,对于纸本资源的需求明显高于数字资源。纸本资源的建设以提高读者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为目的,加之便于深入阅读的载体优势,对于高校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仍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纸本资源并未步入没落境地,数字资源与纸本资源并存将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长期格局。明确面向本科生教学的纸本资源流通服务方向,即可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4.1 重构流通服务模式,促进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一般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侧重于专业性与通识性的互促共进。其中,“专业性”以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而“通识性”则强调人格养成和心智培育。图书馆承担着人才培养的教育职能,应致力于发挥其在上述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培养和教育方面的支撑作用。数据分析表明:专业相关类和通识类文献借阅对于课程成绩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向本科生的流通服务应予以重新定位,促进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首先,根据通识教育的内容框架,结合馆藏资源,构建通识教育经典文库。系统收集著作、参考工具书等相关经典文献,整合文本、图像、视听资料、展览和新闻等多种类型信息,开展经典导读书目推荐,使之成为本科生提升文化素养的阅读和学习文库。其次,与各院系保持沟通,充分发挥专业分馆的作用,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专业信息获取能力培养。此外,及时了解大学生的专业需求特点,根据实时借阅数据动态调整专业文献的复本数量和借阅周期。

4.2 保留纸本馆藏空间,将个性化嵌入读者学习空间

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自主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本科生依据自身知识结构、个人兴趣,结合课程设置要求针对性地选择主攻方向,从而使图书馆成为辅助课堂教育的自主学习中心。相应地,图书馆馆藏空间正在由传统的纸本馆藏空间向公共空间和学习空间延伸和拓展。在数字资源泛滥且获取便利的情况下,本科生对于纸本资源仍存在需求,但变得更加挑剔,个性化需求愈加丰富。如何处理好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功能定位,协调好纸本馆藏空间与学习空间的关系,使得馆舍中呈现的纸本资源必须是精选的优质资源,且呈现于读者阅读和学习空间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早期的学习空间建设偏重于技术设施升级以方便数字资源的获取,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纸本资源的有效整合。[3]本研究认为,在数字资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纸本馆藏空间需要被保留,但应有效整合学习资源,使其与学习空间相融合,彼此促进,相得益彰。为此,高校图书馆可通过系统收集指定课程参考书目及相关经典资源,在保证精选优质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将其嵌入至读者学习空间中。[4]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其新建成的学习空间周边配置有关于工程科学、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图书、参考工具书、课程参考资料等纸本资源储存空间,并按照文献的学科类型作为空间的划分标准,以方便不同学科的研习者就近使用资源。[5]

4.3 提高流通一线服务人员的意识与能力,发挥纸本资源效能

目前,RFID系统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推广迫使图书馆流通业务重组及人员岗位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负责流通的工作人员难免出现被替代、被忽视等倦怠的工作情绪。随着近年来阅读推广工作在图书馆界如火如荼的推进,高校图书馆应注意加强流通服务人员阅读推广意识、能力以及行为的培养,如在阅览室等实体空间持续开展面向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的书展、留言、荐读、荐购活动等,也可优化新书、好书的馆藏地,如,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设立新书阅览室,新书下架后经二次典藏到各类阅览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纸本阅读习惯,让资源建设通过一线窗口发挥最大的效能与作用。

4.4 围绕学生学习过程,重组读者服务工作流程

支持教学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点战略,要求其深入至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资源与服务。而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流程和服务系统仍存在“条块分割”,与读者学习相关的服务往往“分而治之”,[6]无法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一站式和全流程跟进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打破阅读推广活动、新媒体宣传、资源建设与流通服务等各项业务的隔离状态,围绕学生的学习重新组织读者服务工作流程。包括围绕学生学习周期购进教参资源和开展专题资源推送,开展Peer Coaching(即同伴互助服务,在图书馆特定区域内针对课程任务雇佣高年级同学指导低年级同学)、协助教务部门开展绩效评估等。同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馆员的角色定位也应从服务提供者向主动参与者发生转变,与读者服务联系紧密的业务空间应嵌入至读者学习空间中,依据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整合资源、空间等要素,形成“读者+空间”“读者+资源”“读者+馆员”“读者+资源+馆员”等多中心空间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多中心不同定位”的一站式服务。[7]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本资源的利用率虽受到一定影响,但纸本资源对于学生学习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信息行为的变化及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带来了重要契机,图书馆作为学生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应贴合读者学习需求,有效整合馆员、资源、空间等要素,明确面向本科生教学的纸本资源流通服务方向,围绕本科生借阅行为与学习成绩间的关联性特征重构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及流程,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以充分体现,成为学校学习支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学年纸本层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熊明非作品选
第二届星火学年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陈芳桂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