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

2020-04-08 09:36高玉敏
人文天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字形汉字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交流,成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汉字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意蕴、形态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认知、道德审美、心理特征和风俗习惯等。虽然历经数千年,但古老的汉字历久弥新,必将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汉字的文化精神

王能宪先生在《汉字的魅力》一文中说:“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汉字,二者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汉字的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正是有了汉字,中华文明才得以传承。若无汉字的记载,无论大汉雄风,还是魏晋风流,抑或隋唐气象,都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无从得知。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认知

中华文明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为了维护农业生产,保证春种秋收,古代人认为收成来自于上天的惠赐,所以中国自古特别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德经》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古人的造字中有深刻的体现。甲骨文的“天”写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形,突出的是最上面的头,本来指头顶,后来指头顶以上的高高在上的“天”。“天”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甚至管理人间的帝王也只是“天子”。“合”的甲骨文写作“”,下面是一个器皿,上面是器皿的盖子,盖子要与容器严丝合缝。“天人合一”预示着人要与“天”保持一致,“物”與“我”和合为一,“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从而衍生出“仁”的思想。“仁”字拆开来就是“二人”,表示两个人关系亲密仁爱,也就是相处和睦、和谐,这就产生了“和”的思想。“和”本作“咊”,《说文解字》载:“咊,相应也。从口,禾声。”左边的“禾”表示谷子,谷子二月开始生长,八月成熟,“得时之中”,正好处在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所以古人认为“禾”是“嘉谷”。右边的“口”意味着“和”与“口”有关,因此“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地跟着唱,后引申为平和、和谐、和睦等意。只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而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中所言:“‘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二)安土重迁的民族特征

农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耕的基本保障,《释名》载:“土,吐也,吐生万物也。”土地上的五谷杂粮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民众,中国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热爱这片土地,不愿轻易迁徙,而安土重迁也成为中国人独具特色的民族心理特征。《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这种心理特征也通过汉字深刻地反映出来。比如“家”的甲骨文字形是“”,“”像一个房子的形状,房子里有猪就是“家”,“家”就是由拥有亲情关系的家庭成员组成的,还有已经驯化的家畜作为家庭财产的居所。

家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生不变的亲情,一家人血脉相连、守望相助,即使只有薄田几亩、草舍几间,但儿女绕膝、家人团聚,就已经很幸福、满足。如果房子中有了一位女主人,那就是“安”,“此心安处是吾乡”;房子里加一“元”字,就是“完”,“元”就是“头”的意思,要想脑袋或身体得到保全,不至于身首分离,最好的办法就是待在自己家中,所以“完”就是全的意思。可见,“安居于家”是中国人的深层心理需求和一贯传统。再如,“定”的字形就是上面的房屋与下面的“正”组合在一起,身心安定,平安快乐。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守、宁、宜(适合)、宴(安乐)都是住在自己的居室里,获得宁静、安居的生活享受。而一旦背井离乡、羁旅客愁,也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苦不堪言。“客”的甲骨文字形是“”,上面是“宀”(房子),下面的“各”表示向居住的地方行走,合在一起表示离家,所以“客居他乡”就是远离家乡、居住在外。客居的人,无论从地缘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漂泊感,这是一种身体“寄寓”在外的流离。也许那个“家”很简陋,也许“家”里的生活很贫困,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不能轻易变迁,故土难离。

正因如此,古人写下了许多诗句表达思家离乡之愁。“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马致远《潇湘夜曲》)“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无论是关山万里,还是江水迢迢,“家”永远是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而对家的思念、对羁旅生活的无奈、对回归家园的向往,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中和之美的审美情趣

汉民族对“美”的认识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在汉字的构形、构义及词汇中有所体现。何为“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美”的甲骨文字形是“”,这个字下面的“大”是正面的人形,上面是一个羊,表示人戴上了羊头作为装饰。用漂亮的东西装饰自己就是“美”。为了美,人的面容就需要修饰。对古代男子而言,留有一把好胡须是美的象征,所以古人非常重视胡须的修剪,随之也就出现了一系列赞美胡须的词汇。《释名》中记载:“口上曰髭。髭,姿也,为姿容之美也;颐下曰须。须,秀也,物成乃秀,人成而须生也;在颊耳旁曰髯,随口动摇,髯髯然也。”此外,还要穿戴合身、美丽的服饰、帽子。打扮之后为了观看效果需要照镜子,“监”的字形是“”,像一个人在水盆里观察自己的样子,这就是最早的照镜子了。

在古人看来,美的极致就是“中和”之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过”和“不及”都不符合“中”的要求,只有“中”才合宜、恰如其分。“和”就是相应、和谐。“中和”则天地万物都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美也由此而生,中和之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审美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取向。不仅如此,在构形上,汉字也体现出“中和”的审美取向。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其书写讲究空间对称,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少,都匀称地分布在一个方块形的空间中,展示出一种中正对称、稳重和谐之美。我们初练字时也总是在一个个“田”字格中,横平竖直地练字,直到能写出端正和谐、中规中矩的方块字,才算是过关。虽然历经了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变化,但不论哪个阶段,汉字的书写体式总是呈方形,这与“中和”的审美取向有直接关系。

(四)古代礼仪习俗的载体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礼仪习俗自然也通过汉字以及相关词汇反映出来。古人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礼”是侍奉神灵招来幸福的行为方式,中国古代有所谓的“五礼”,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吉礼”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祭”的字形是“”,像手上拿着一块肉献给神的样子,当然,祭品不一定要求全部是肉,也可以是粮食。“嘉礼”包括饮食、婚礼、冠礼等。就冠礼而言,古代男子成人之前的发型是头发下垂,成人之后开始束发戴冠。“夫”的字形是“”,“大”是人形,“一”就像人束发以后戴上的发簪。束发以后可以戴冠。“冠”字形中的“冖”就是帽子的形状,“元”就是头,“寸”代表“手”,三个构件合在一起表示用手拿着帽子戴到人的头上,表示成年。“宾礼”是主人家按照礼节招待客人。“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中国传统军事哲学认为,设立军备、操练军队的目的并不是杀伐,而是停止战争、消弭兵戈。《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王宁在《训诂与训诂学》中说:“历史上的劳动舞蹈是先于战争征伐的。人们首先是与兽的战斗,然后才是与人的战斗。持兵戈武器而动其足首先是舞蹈的形象,以后才引申出军武、征伐之义。又因舞蹈着重步伐,才引申出步迹之义。从历史的发展看,舞蹈应当是‘武的本义。”训练士卒、展示实力的目的并不是耀武扬威,而是以此震慑敌方,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终极目的。“凶礼”是丧葬吊唁之礼。“死”的甲骨文字形是“”,左边的“歹”(歺è)表示骨骼,右边是“人”。远古时期,人死后并不是直接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郊外,等自然风化成骨骼才下葬,所以“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叫“填沟壑”。但是死者的家属为了防止野兽伤害尸身,就需要守护,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后来就形成了守墓的制度。

二、汉字文化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

法国作家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说:“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这段话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东西方在思维和文化上的差异。理念重视逻辑,而梦幻需要想象,需要借助形象思维,思维特点的差异决定了东西方文字存在本质的不同。

(一)形象思维是汉字形成的重要理据

汉民族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和把握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是“立象以尽意”,借助“物”“象”来表现事物,直观地表达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以及内心的感受,汉字正是汉民族形象思维的产物。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可见,最初的文字是依据事物的形体特征直接“象”出来的“形”,也就是“文”,如“”(日)、“”(月)等。可以说,物体的形状特征是先民创造汉字的直接灵感,他们在造字时,极力使文字“象”那个所表达的物体。比如,“”似山形,“”似水貌。有的“象”全形,有的“象”局部,有的“象”正面,如“”(自)像正面的鼻子,有的“象”侧面,如“”(人)像侧面的人形。对于不好直接象形的抽象概念,则想尽办法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去指示或者会意,用具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比如想要表达“结束”的意思,怎么办呢?古人造出了“”(既)字,左边像器皿中盛放食物,右边是人形,后背朝向食物,表示用餐结束;再比如“追趕”,汉字用“逐”表示,怎么来造这个“逐”字呢?古人造出了“”,豕(猪)在前面跑,人在后面追,形象地表达出了“追赶”之意,我们不得不深深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

从“文”“字”产生的起源与过程来看,无论是“近取诸身”,还是“远取诸物”,这种取法自然的造字方法显然蕴涵着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形象思维方式。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形象思维正是汉字产生、形成的重要理据,汉字是汉民族独特思维方式的反映,这也使得汉字的形象特征极为突出,人们看到字形的第一感观印象就是突出的形象感,从字形可以大概推导出含义。

而西方国家的大多数文字都是形与音直接联系,音再和义发生联系,而形与义没有直接联系。以英语为例,一个英语单词由若干字母组成,我们可以根据字母组合读出单词的读音,但却不能推导出含义。例如,“communication”,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读出它的读音[k?mju?n?'ke??n],但是它表示的“通讯”的含义却需要记忆。对很多中国人来讲,学习英语最大的难处就是背单词,实际上背单词背的是单词的形与义的联系,因为英语的形没有示义的功能,所以只能靠背诵。

(二)汉字对中华民族形象思维有重要影响

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深深影响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并通过汉字的类型、构造方式、形义关系等方面得到体现和印证;与此同时,汉字的书写和使用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汉字注重整体表意功能,字与字、词与词巧妙组合,便能构筑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引发人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人重联想、重意合、重体悟的形象思维方式。如王维的《蓝田烟雨图》:“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苏轼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的感觉从哪里来?主要还是从字与字、词与词的组合中加以东方式的联想,将符号化的语言上升为形象可感的画面,同时利用画面的直观视觉加强诗的表现力,实现强烈的艺术效果。当我们一读到“蓝溪”“白石”“玉山“红叶”时,瞬间就能激发联想,一幅笔墨清新、色彩鲜明、富有神韵的画卷展现在面前,不只光色俱佳,而且动静相兼,声、光、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优美静谧的意境,令人神往。

即便是白描手法,纯粹利用名词的组合,不加任何修饰,也能达到诗画相生的意境。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一口气按照顺序并列出九个名词性短语,没有一个动词予以连接,没有一个形容词加以修饰,仅仅用这些要素去绘图,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就映入眼帘,并以此传达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曲作的白描手法运用得相当成功,被誉为“秋思之祖”。类似的还有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宋代梅尧臣认为,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举出的例子就有这两句。

结语

汉字是最富有联想的文字,为人们插上想象和智慧的翅膀,识字越多,联想和想象就越丰富,正是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基于此,我们进步的源泉也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古老而美丽的汉字必将芳华永驻,使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传承不绝!

[责任编辑:刘  霞]

[作者简介] 高玉敏,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文化管理。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字形汉字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动物也有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