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忠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该书是作者描写20世纪初至40年代北方农村和小城镇中的社会和人的短篇小说集。对于小说的主题理解,从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同情哀叹说书人的悲惨命运”上。显然,这样的理解是浅层次的。那么这篇小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说书人》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不难看出,“荒凉”是这个小城城外的特点,因为那里的乱葬岗是“一片接连着阡陌的荒地”,到处是“累累的无主坟墓”,还有“点缀坟墓的枸杞和野草”,因为那里荒无人烟。那么,小城的城内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荒凉”也是小城城内一切的特点,这种“荒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命运的荒凉
说书人一辈子以說书为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可谓技艺高超,感染力强。他说《水浒传》《封神演义》《隋唐演义》《七侠五义》《精忠传》等书的内容多是关于英雄人物的侠义忠勇等,如“他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说李逵从酒楼上跳下去,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虽然他是“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吹嘘过一些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但他确实给乱世中难以自救的穷人以及前来听书休闲的人们一种精神慰藉和寄托,也起到了引导人们向真、向善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底下的听众才会被他深深地“迷住”和“感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给别人带去精神慰藉的说书人,无家无儿无女,最终不得不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生命的尽头。文中描写了“我”前后三次看到的说书人的变化。
“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第一次)
“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瘖哑了。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第二次)
“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第三次)
此处要注意的是,文中听众给说书人的钱数增加,并不代表说书人的身价提高了,而是隐含着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信息。“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本来一个制钱就可买的馒头,现在要八个才能买到。加上文中其余对说书人长衫、声音等的描写,不难看出他的处境是愈发困窘,直至贫病而死。
这样的一个说书人,这样的一个底层小人物,如此命运岂不悲惨,岂不荒凉?说书人以说书为业,且技艺高超,为何最终落得这样凄惨的结局?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二、时代的荒凉
从书下关于“制钱”(明清两代称由本朝官炉铸造通行的铜钱)和“铜元”(从清代末年至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制辅币)的注释,不难发现,小说描写了一个朝代更迭、时局动荡的乱世。
“我”第二次来到小城时,“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我”最后一次来到小城时,“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了。
以上细节无不暗示了时代的大变迁。可以说,是时代的巨变挤压了说书人生存的空间,使他在大时代中无安身立命之所,从而一步步走向绝境。
三、人心的荒凉
《说书人》中有这样一群看客,他们对说书人的冷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平时。虽然听众会给说书人钱,但那只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应该给的;虽然“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但在当时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这些钱却仍不够买一个馒头,更别说拿多余的钱看病了。也就是说,平时人们并没有给予说书人一定经济上的帮助,当然这与当时社会背景下他们自身处境的困窘不无关系。
二是病时。说书人正在害病之时,“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说明在说书人还没死的时候,他的地方已经被别人侵占了。
三是死后。当“我”询问两个杠手所抬的是谁时,他们的回答仅有一句“说书的”,显得轻描淡写;当“我”对此表示怀疑、震惊时,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对于“我”的疑问不予理睬;当“我”再次打听他是如何死的时候,他们只简单回答了一句“吐血”,其实“吐血”只是他病情的表征,他很可能是得结核病而死,说明人们对于他的病情其实并不了解,也没有主动关心过;他们还觉得说书人病了七八天不长远,实际上这是很长远的;至于他有没有儿子,他们的回答是“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耐烦,“没听说过”说明人们对说书人不甚了解,平时压根儿没有主动关心过他。“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上去。天气是很好的,大路上照满了阳光;游丝在空中飞动,有的挂在草上”,这几句的景物描写也是意蕴深刻,作者以诗意美好温暖的环境映衬了人们心情的轻松,对说书人的死并不在意。当他们把说书人下葬填埋的时候,其中一人还“嘲弄”地说,“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这些细节描写,尽显人们的冷漠、麻木。对于这样一个常给别人带去精神慰藉和寄托憧憬的说书人,人们对于他的病,对于他的困境,竟然无动于衷,对于他的死更是没有起码的同情。
这是人心的荒凉。
四、精神的荒凉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这一方面说明说书人的技艺高超,内容有趣,吸引了他的听客;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多么匮乏。
再让我们一起关注文中的这样一组对比。
“当你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当你支持着你的病体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
“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黄阵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这些事先前在我们感觉上全离我们多么近,现在又多么远,多么渺茫,多么空虚!”
第一处是写说书人说书时带给听众的感动,第二处是说书人死后“我”的感受——“渺茫”和“空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时的时代动乱,民不聊生,人们对于现实中的苦难无法自救,于是借助说书人创造的“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来得到精神上的一种安慰与寄托。而说书人的去世,对于“我”来说,也就意味着一个精神世界的消亡,于是“我”才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一种深深的迷茫空虚之感,这无疑也是荒凉的。
五、文化的荒凉
说书人的身上,承载着古典文化与评书艺术,他传播弘扬的是传统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等美好品质,虽然说书是一种“贱业”,但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符号。而说书人这一文化符号的远去,隐含着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所以说,说书人的陨落其实也象征了传统文化的陨落。
至于“我”最后一次来到小城时,“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这一细节更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知道,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为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而“俱乐部”是一个外来词。因此,城隍庙改成俱乐部这一变迁暗示读者,外来文化正在不断地冲击本土传统文化,也暗示了传统文化的失守和落寞。文中“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雄伟,现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这些语句更是对这一主题的直抒胸臆。
而小說结尾“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黄阵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的接连三问,更是问出了传统文化的窘境,令人深思。
这是文化的荒凉。
因此,不难看出,不但小城的城外是“荒凉”无人的,而且小城城内的一切,包括人物命运、时代、人心、精神和文化,也是“荒凉”的。所以说,“荒凉”是《说书人》这篇小说主题的关键词,抓住了这把“钥匙”,也就能顺利打开小说的主题这把“锁”。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2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