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养测评是将来而且已来的高考命题取向
新课程的实施之于教学一线来说,无非是三大议题:课程资源、学习形态、测评形式。吸取过去教考分离的教训,这次的新课程改革,早早明确了“配套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其中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学、评”一致性、一体化,即如何学,就如何评测。新课标将语文学习定位于以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情境化、任务化学习,对语文素养的测评也将遵循这个原则和思路。笔者认为,在2021年的全国语文高考中,“素养测评”必将成为关键表达。
与新课标颁布相应的一个事件是,考纲正式取消,各省的考试说明也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此举意义重大——既然已经有课程标准,且规定了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自然不需要再有考纲和考试说明;过去它们的存在危害不小,直接助长了为考而教的恶劣的应试教育生态,把语文教学窄化为应考,又把为考而教进一步异化为对具体题型的反复练习。
将来的素养测评(包括平常的学习测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将在课程标准的质量要求中找到坐标和依据,最上位的依据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这四个方面构成了测查的内容。具体一点就是课标中所罗列的“质量标准”,用1—5个等级分别细化了四大素养所要达到的不同层次。其中,第2级是学业水平,第4级是高考水平,第5级是个性特长水平。
那么,如何理解“教、学、评”一致性、一体化呢?通俗地说就是,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有测评,而考试又是学习任务完成的再现或还原。
从背景上看,素养测评取向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时就已现端倪,它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命题改革提出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觉得这个表述还比较笼统,则可以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获得更具体的指引:“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通过具体、多样的实践活动表现、展示出来的。”特别要关注后一句话——如果说学生的素养是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展示出来的,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考试将设计出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即“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让学习者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凭借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能力,运用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去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素养测评基于学生将来的语文素养,它与平常教学一样,要摒弃的是单一的学科内容、单纯的能力点考查,要把考生放在将来生活应具备的素养框架中去测查。很直观的例子是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课标已将其纳入课程内容,就应该考查,但考查时如果只针对名著本身的创作信息(内容、艺术手法、价值等),就使学生读整本书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读整本书不是为了这本书,而是为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乃至生活体悟[1]。相较于江苏历年高考卷对知识、记忆性内容的僵化考查及其中的价值失落,北京卷把阅读整本书与微写作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如北京高考或区域模考中出现的一系列题型:
1.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2.小说《药》中有些场景被提及而未被直接描写出来,读者可以想象。请想象并描写“在狱中,夏瑜劝红眼睛阿义造反”的情形。
3.请你以桑地亚哥(《老人与海》)、田润叶(《平凡的世界》)、天保(《边城》)中任意一人的口吻,以“落寞”为题,寫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符合人物特点,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这种测试,避免了阅读名著就是为了了解作品大意的狭隘目标,实现了文本、作者、“我”、世界的四维交织、互通、共生的阅读价值,同时对表达能力提出要求,是典型的素养测评。
我们这里所说的素养测评是“将来”的,是基于2021年全国新高考而言的。但其实素养测评在过去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也已有所体现,新的题型每年都在“试水”(后文将更多举例浅析),所以说,素养测评或新高考命题既是“将要来的”,也是“已经来的”。
二、素养测评注重情境性和典型任务化
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这种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典型任务是指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典型内容的学习,体会典型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体验典型的思想情感,呈现典型的学习成果。典型任务要多样、综合、开放。
在过去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曾出现过一些情境性、任务化题目,如江苏省2004年的高考语用题:
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完全符合课标中关于测评和命题的理念,创设的是社会生活情境,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过去的考试中,这类题型只是作为“语言综合运用”类别出现;而在课标测评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全面强调情境和任务,这与教学是一致的。
2015年高考全国卷以“女儿举报在高速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且屡劝不改的爸爸”为作文题,标志着任务型写作在高考作文命题中作为主角登场。在高考话语系统中,这种写作称为“任务驱动型写作”,表面上这好像只是一种作文命题方式的改变,广大教师也并未深入探究这种改变的内在逻辑。其实,无论是就教学来说,还是就高考来说,任务型写作的本质在于“情境性和任务化”。即写作素养应该是基于具体的表达情境和言说目的,而且中学生写作的主要功用是交际和生活应用,而不是文学表达。其主要指向是“有具体情境”“表达目的明确”“合乎任务指向”“有针对具体事物的理性思考”,这就回归到了学语文和学写作的原点。后续几年出现的“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写作”“发表热爱劳动演讲”“根据标语写作”等一系列命题都走在这条路上——基于社会生活情境的有目的的个人表达。而2019年浙江卷的作文题“假如你是作家,如何对待读者”则更巧妙地把社会生活情境与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融合在一起设置表达任务。虽然不能说今后的作文命题一定全是这种类型,但作为主流是一定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决定的——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同时,阅读命题也同样在素养测评中进行“试水”。2018年全国卷一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给出关于量子通讯的三则通讯报道作为语料,其中一道题如下: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这道题的最成功之处是它“还原”了学生将来的语文生活情境——面对同一件事在不同媒体或人群中会出现侧重不同的表达,如何去辨识各自的立场和出发点,从而理性认识生活,这样的考是与学、用一致的。
巧合的是,笔者在2018年上半年为某市高一统考命制过这样一道题:给出吟咏项羽的三首诗和一个语段,分别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甲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最后一段“……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乙组),构成了关于项羽的个人阅读体验情境和诗歌鉴赏的学科认知情境,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任务:
1.在甲组语料中有三首诗都是吟咏在争夺天下中失败而自刎的悲剧人物项羽的,你最喜欢哪一首?请从诗歌内容或主旨的角度陈述你选择其一而不选择另外两首的理由(不超过60字)。
2.三首詩的作者对所吟咏的对象项羽分别持什么态度或情感,试推测这种情感或态度与作者各自生平经历之间的关系。
3.乙段文字中,王安石对学者(治学的人)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现在请你用甲组中的两首诗来证明王安石自己就是这个主张的践行者。(后一答案不超过100字)
此题的第1个任务脱离了传统诗歌鉴赏题的套路化模式,注重开放性和主观性,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第2个任务设置角度与2018年高考题完全重合,都考查侧重点辨析和作者立场出发点推理,只是语料不同,本题用的是文言文和诗歌,2018年高考题用的是新闻通讯。第3个任务要求学生从两首诗的关系去阐释或探究、评价王安石的论断,相当于一个小的学术论证,这不是在探幽文本,而是瞄准学生未来的语文生活。更巧合的是,2019年的全国卷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其命题形式与笔者的用两首诗证明王安石的主张(即第3个任务),又是如出一辙。
连续两年高考题的设题与笔者的尝试性命题思路一致,只是考查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文学作品考查,有的是实用类文本考查,有的是文言文和诗歌考查),但都体现了课标要求——“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 新的应试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情境性、任务化命题中,学生在考场上并非如传统考试那样“回答问题”,而是“完成某项任务”,命题瞄准的是学生生活中的语文运用。再如笔者命制的一道题:
语料:1.苏轼的《石钟山记》全文。2.俞樾《春在堂随笔》(200字)。3.《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湖口石钟山》(260字)。
1.依据要求完成任务。
(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就此句中“而”的义项,再举包含相同的“而”字义项的一句,请注明出处(不得在本文中找)。
(2)古之人不余欺也!
就此句中包含的文言句式特点,再举相同特点的一句文言,请注明出处(不得在本文中找)。
2.下列情形与“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含意有相通之处的是( )
A.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B.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四婶依然不让她碰祭祀用品。
C.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3.石钟山已经成为著名旅游胜地,现在要编撰一本旅游画册,请你为之配文。限180—220字。
4.苏东坡强调凡事要“目见耳闻”才能做出判断,但1、2两文中涉及的几个人都有目见耳闻的亲身经历,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在上述命题中,第1、2题的考查基于语言知识,反映的是学科认知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中的知识运用,第3、4题则是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典型任务性题型,指向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素养测评突出思维品质的考查
素养测评要求学生能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如基于《品质》的阅读,设计这样的题目:假设马云要劝说格斯拉兄弟与其合作在“天猫”开设名品靴子店,他会向格斯拉提出哪些建议?格斯拉会接受哪些,不会接受哪些?马云预备开张这家名品店,请为他拟一则广告词。这样的测评虽基于语言表达,但其背后的意图是对作品与人物形象的把握,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其实是思维决定了学习成果。
语文素养离不开积累,少不了对知识点的背诵、记忆,但在测评中,却要减少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的简单、碎片化的考查。如传统的默写题,由上下句填空,后来发展到根据诗意或文意提示默写,这其实还是简单化的记忆性测试,称不上真正的情境性默写。真正的情境性默写,如默写一首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或词,其中必须包含明显的节日习俗活动。这个题非常开放,考查了学生的诗词积累,但又不限定是哪一首,同时明确要求体现中华传统习俗,还要包括明显的习俗活动。依题意,学生默写杜牧的《清明》就不合要求,默写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可以,因为其中包含了“元宵灯会”和“重阳登高”的节日及其活动。再如这样一道创新命题:唐开元七年,京兆地区的府试题目是《清如玉壶冰》,选自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请说出王昌龄用此典的诗句。这类试题,在情境性和任务化基础上突出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除了积累记忆之外,还融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素养测评中设题的难点是如何处理好素养测试与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素养测评测查的是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是学科内容知识体系,不能把教学目标瞄准核心素养而测的却是学科内容。传统的或者说现有的很多测试题,如给一首诗,问里面用到什么手法,手法的效果如何,作者情感怎样,这样的题目为师生所深深厌恶。学生完成情况的好坏也不取决于真正的语文素养,因为它考查的是诗歌鉴赏知识,学生答题拿分主要靠知识的记忆和答题套路,于是反生出重复机械训练的教学形态。它的实质问题在于,是以知识或者说学科内容为中心,而不是以素养即人的成长为中心。
那学科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科内容是提高核心素养的媒介,获得核心素养是学习学科内容的最终目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测查不能完全脱离学科内容,但它只是以学科内容为载体。
笔者在《新课标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测评一》(选自《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指南》)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阅读鲁迅针对《水浒传》里所写内容的一段文字,完成1、2两题。
《水浒》故事亦为南宋以来流行之传说,宋江亦实有其人。《宋史》(二十二)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降后之事,则史无文,而稗史乃云“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见十三篇)。然擒方腊者盖韩世忠(《宋史》本传),于宋江辈无与,惟《侯蒙传》(《宋史》三百五十一)又云,“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贖。”
似即稗史所本。顾当时虽有此议,而实未行,江等且竟见杀。
——摘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1.下列表述与文段原意不符合的一项是( )
选项A、B、C、D(从略)。
2.《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们今天谈论小说,往往认为小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虚构性文体,因此,就其题材来源来说,文学史家一直把《红楼梦》当作真正的小说,而其他三部还不算真正的文人小说。你能从鲁迅的文段中获得这样判断的依据吗?
第1题是过去的题型,考查的是提取与理解信息,并做出正确推断。而第2题属于创新命题,答案是“《水浒传》等小说于正史有原型,于野史、稗史已经有过前期加工”,其包含的学科内容是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古代小说知识,但它不是直接考查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在提取信息后进行处理,在现象上进行整合、提炼、抽象,并有所发现和得出结论,对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提出要求。
令笔者高兴的是,此立足于《水浒传》内容的命题虽然是前所未有的“考法”,但在2019年的全国高考卷中却出现了极类似的命题: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此题表面上是考查“故事新编”这个文学体裁的特点,但学生无法仅凭知识记忆答题,而是要通过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提炼去发现特征,它已经超出了阅读与鉴赏层面,是在考查表达与交流中的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这种综合性很强的考查方式,其内在是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素养测评越来越多地采用多语料的形态,体现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因为多语料既便于形成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也更便于围绕情境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而且,人的思维正是在多文本多语料构成的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才能经由比较、辨析、评估、论证、选择、质疑等活动显现出其品质高低。传统的试卷中多语料采用较少,是因为受制于试卷结构和所谓考纲的定向,而课标却明确提出“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为多语料的命题提供了依据。再如笔者设计的一道题,采用了一篇朱大可的文化评论《“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一则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一则360百科词条“端午节”,一则发表在人民网上的通讯《韩国的端午祭》,语料的体裁各不相同,模拟的是生活中语文实践活动的现实情境,答题任务除了一道信息筛选和推断选择题之外,其他均为主观开放性任务,如:
1.因为各地端午习俗差别很大,文化部门决定派出工作组到各地调查、收集习俗活动,编制一份端午习俗大全,然后以政府文件形式公告各地统一习俗活动,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用选文中的“杨丽萍悖论”来评价这种行为。
2.自2015年以来,网络和微信朋友圈里大量传播关于“端午节”的倡议: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传说这天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总之,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后人祭祀先人的日子。所以在端午节向别人问候、祝福时,要说“端午安康”,而不能说“端午快乐”。
请你依据有关资料对此做出反驳,阐明理由。
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时不仅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把握,还需要具备辨析、论证和反驳能力,以及融入个人的阅读体验、生活体验、学科认知体验,而贯通这些体验和能力的正是高强度的思维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兴才.读整本书,主要不是为了这本书[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9(3).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栏目编辑:金正平)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2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