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胜
摘要:在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正式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实施,这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第一步,是一种财税体制深化改革,也是组成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部分。这一制度的实施多多少少会影响基层事业单位,为更好的适应制度,基层事业单位就需要致力于管理理念的转变,做出科学的调整。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基层事业单位;变革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实施需要单位不断完善创新事业财务的财务管理,且为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需要正式因上述制度所带来的变化,然后指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1]。
一、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带来的变化
(一)转变了财务核算模式
政府会计在现核算体系下实施以“预算与财务会计”的双重核算体系,实施“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以此有助于收入与费用核算的增加,关于财政支出是否产生绩效的问题可站在管理与监督角度上解决,由此会极大的影响社会公众,自企业管理“成本效益”理念引进以后,资产管理效率获得显著提高。
(二)转变了业务管理模式
业务部门相关项目的资金审批、进展等环节财务部门核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向财务部门所提供的业务处理手续需要更加详细,且需要相应的调整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实现成本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组合[2]。
(三)对从业人员的影响
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部分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正确,认为会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统计数据,未认知当代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部分从业人员不能熟练运用信息化预算管理设备,很难确保会计预算结果的准确性。自从实施新制度以后,从业人员需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严格遵守会计制度,正确使用新技术做好会计预算工作,确保预算结果的精确度。
二、业务在新制度下的实施现状
(一)落后的管理理念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并未正确认知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对业务所发挥的指导作用,还停留在预算执行阶段,对于实施政府会计核算的最终目标不能进行充分理解,更不谈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做相应工作[3]。
(二)预算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虽然各事业单位已顺应市场经济背景,对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改善,可是,从总体上看,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还相对落后,未曾合理规划预算编制过程,严重影响预算工作效率。
(三)财务预算管理系统须待完善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事业单位所构建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并不完善,这主要是因為单位内部软硬件技术均较为落后,这样很难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无法为财务预算工作提供技术保障[4]。
三、实施策略
实施政府会计准则,除了需要转变会计核算方式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积极的转变核算方式来转变财政管理模式,为更好的适应财政政策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基层单位积极的调整各个方面。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对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引导他们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认真学习财务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和统计学等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设备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方能为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奠定优质人力资源。因而,事业单位应重视做好内部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其次,事业单位应重视做好从业人员的招聘工作,在具体招聘过程中,应注意对应聘人员的财务素养、职业技能和信息操作能力进行更为全面考核,尽量聘用高素质工作人员。此外,在新职员入职后,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需求,组织他们参加入职培训,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就职。
(二)健全内控设置,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应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着重健全内控设置,大力加强本单位内部控制力度,充分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机融合,对整个预算管理流程进行合理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事前初步预算、事中控制预算和事后监督预算,并严格审核预算结果的精确度。其次,要全面掌控本单位财政资金的收支状况,正视预算管理工作的缺陷,对收支登记信息实施系统化、全程化与管理,准确了解财政资金的动向。再与此同时,应注重加强财务内控力度,做好财务会计报表合并工作,构建统一化财务管理体系,对事业单位各部门进行有效管理,努力确保本单位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以顺利运营,避免事业单位陷入资金危机。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政资金收支核算等常规工作,还要发挥重要出谋划策作用,为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益制定可行的决策,运用科学的财务数据来支持业务,帮助事业单位实现资源配置。再次,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分配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本单位各部门的正常运转,充分保证单位财务会计合并报表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进而能够进行正确、可靠的全面预算,更加有效的落实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方针政策,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实现精细化预算管理目标,必须围绕本单位的地方经济特征与管理要求制定明确的内控目标,通常,控制目标必须合理、恰当,这样方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应注意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对各盘点预算管理相关费用以及不同科目支出费用进行统计预算,促进关联性会计费用科目与支出费用核算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根据每项支出状况设置可行的定额标准,同时按照标准要求做好编制预算工作。第二,做好信息系统内部支出定额标准参数的自动设置工作,简而言之,当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输入参数之后,预算管理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各项支出费用,并生成清单。同时,在预算审核过程中,须细化各项支出内容,全方位监管每一笔资金的动向。第三,充分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组建预算执行子系统和财会信息反馈子系统,确保这两种子系统的兼容性,这样能够及时了解预算工作的执行状况。
(三)明确财务预算管理责任制度
优化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果,必须明确预算管理责任制度,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和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问题,从而充分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5]。
(四)健全財会管理系统
从整体结构来看,健全基层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系统,必须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财务会计职能,努力推进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运用网络通讯信息技术处理财务预算管理资源,大力促进财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融合,以此实现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软硬件设施是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以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技术保障,健全财会管理系统必须着重推动软硬件技术的升级。此外,事业单位应重视建立会计集中核算运行平台。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企业组织的会计集中核算提供了运行平台。虽然当前有不少事业单位以此为经验,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信息化系统,但从夯实会计集中核算角度看,还应重点做好信息化系统处理工作,组建会计集中核算信息化系统平台,使预算管理程序能够自动转化成信息化系统的参数,并将预算编程固化在系统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介绍了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给基层事业单位所带来的影响,认真分析了业务在新制度下的实施现状,明确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了科学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炜.政府会计准则下县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 (20):69-70.
[2]陈志华.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乡镇政府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 (20):73-74.
[3]陈志华.政府财务信息公开与财务报告研究制度——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J].财会通讯,2019 (29):114-117.
[4]靳利娟.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及建议[J].时代经贸,2019 (27):71-72.
[5]郑晓彬.试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实施给基层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J].纳税,2019,13 (26):142.
[6]陈娟.浅谈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实施给基层事业单位带来的变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 (0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