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补生态短板扬地方优势富一方百姓

2020-04-08 01:26刘婷
浙江林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长兴全县森林

刘婷

长兴县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着眼生态痛點难点,做强现有地方产业,结合绿色富民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了城乡绿化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整体提升、制度创新形成系列、爱绿护绿成为风尚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47.43%,平原林木绿化覆盖率3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8平方米,2019年林业总产值52亿元。

以全域整治为底图

推进城乡一体化绿化

“一村万树”美了乡村。2009年启动森林城镇创建,目前11个乡镇实现了森林城镇全覆盖。“一村万树”行动采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资金补助等方式,全力推进全县207个行政村“一村万树”目标,呈现了“一山一画、一镇一韵、一村一品”的美好景象。龙山街道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绿野仙踪”和“原乡硒谷”两个乡村旅游项目落户,总投资9亿多元。林城镇北汤村通过每年举办“菊花节”,打造“七彩北汤”,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废矿治理绿了山体。从2012年开始,长兴县制订下发了《长兴县矿山生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采用国际先进的边坡喷播复绿技术,通过政府投资、矿山备用金转用等多种渠道,总投资4.9亿元,完成了高速、高铁、国省道等10条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的废弃矿山治理项目69个,复绿面积1178.97万平方米。

拆违建绿靓了城市。结合浙江省“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做到即拆即植、即植即活、即活即美,用乔灌草花组团搭配的手法,成为街头巷尾让人驻足流连的微型景点。对河道水体沿线优化设计,采用彩色乡土乔木,形成大组团高密度绿化、彩化,形成了城市乡村亮丽的风景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推动形成产业化特色

乡土产业独占市场鳌头。香樟是长兴花卉苗木的乡土特色树种和主打树种,占全县花卉苗木总面积的近50%,被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行道树、防护林和风景林,为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兴红梅种植始于唐朝,目前长兴红梅栽种面积占全国的70%、浙江省的85%,被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红梅之乡”,有“红须朱砂”“粉红朱砂”等60个品种,销售至全国各地。此外,长兴还是全国兰花产区和重要集散地,盆景、荷花、银杏都形成了各自的地域产业特色。2019年,长兴花木产业面积28.3万亩,是浙江省最大的中大规格绿化苗木主产地之一,产业销售额约25亿元。

森林节庆带动乡村旅游。花木大会通过以会交友、以会促销、以会促产,并融入中西部开发中,走向全国,全县花卉苗木销售额达31.85亿元。2019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5.07%,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5.89%,顾渚村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森林康养唤醒林业生态价值。长兴县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休闲旅游新路子,加快产业融合,扩大生态惠民成果。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遍布各地。山区农户均纯收入4万余元,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的发展态势。水口乡是“茶圣”陆羽写下《茶经》的地方,森林覆盖率73.15%,近年来停止工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成为人们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优选之地。

以破解难题为先导

推动制度机制系列创新

创新警务模式,提高打击速度。改革以往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和县森林公安单兵作战的模式,使林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机衔接,达到无缝打击,上下贯通,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森林公安和各乡镇派出所的警务信息直通渠道,乡镇派出所掌握涉林案件线索及时通报森林公安,开展联合办案,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完善执法依据,提高打击力度。明确了从2017年1月1日起,毁坏幼树(地径5厘米以下)1000株以上即可刑事立案,提高了打击毁林开垦力度,有效遏制了毁林种茶趋势。2017年取消狩猎队,成立县专业应急狩猎队,回收销毁枪支161支,打击了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2018年在全省率先推出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由林业部门为该项保险投保人缴纳6万元保费,引入商业保险,每年最高可赔付3000万元。2019年1月,该县龙山街道村民因野猪毁坏自家竹园得到了1000元赔偿,成为首个受益人。

消除监管盲区,提高打击精度。人机结合监管,推动智慧林业发展,整合县公安局600多个涉林远程监控探头和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无人机巡查信息,投入近40万元,建成林区警情监控平台,实现“无人机+监控”全天候监管,提高了涉林违法线索的发现能力。优化护林员队伍,将121名护林员精简到36名,实现工作成效与待遇挂钩的考核机制,激发了护林员的积极性。2017年案件发生70起,2018年发生42起,2019年立案55起。

以维护生态平衡为目标

推动生物多样性繁荣

筑牢湿地保护地根基。编制完成《长兴县湿地保护规划》,以建设7大优先行动湿地项目为抓手,把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作为主要目标,确定了省级重要湿地名录3处、县级重要湿地名录17处。对重要湿地开展了植被恢复、水面有害生物除治、增殖放流等工程,累计恢复湿地植被0.75万亩、治理湿地面积3.7万亩;实现全县河道保洁全覆盖。全县8公顷以上湿地面积共5874.8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0.5%。

开展多层次科研活动。邀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和国内高校开展扬子鳄繁育、野外放归等技术合作。从2012年开始,共放归扬子鳄8次,累计放归960条,每条扬子鳄附带有电子芯片,可以实时监测野外生活情况,目前已形成野外监测初步成果。开展中德合作的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的国际合作研究,其中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了省级以上的立项资助。2019年,扬子鳄保护区作为浙江省野生动物森林认证试点正式获得“中国森林认证证书”。

推动生物多样性繁荣。截至目前,受保护面积的湿地面积比2013年增加了21.6%,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52%。全县湿地鸟类从2009年58种增加到10目17科66种;维管植物从2009年75科285种增加到77科344种。

以传播理念为重点

推动公众参与度提升

开展全民植树活动。陆续建成“公仆林”“巾帼林”“共青林”“双拥林”“劳模林”等各类纪念林。每年的植树节,党政军领导带头,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义务植树。创森以来,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8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30多万人次,城乡居民参与大型植树活动10多次,参加人数5000多人次,全县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5%以上。

创新科普体验活动。以各类科普基地和大自然为课堂,带动公众走进自然。建成湿地科普馆2座、科普长廊5000米。每年在世界湿地日、全国植树节、全国爱鸟周和世界地球日等活动日,联合当地媒体举办“寻找最美古树”“森林寻宝”“走进湿地”等家庭体验式活动,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拓展宣传传播渠道。形成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多媒体传播的宣传格局。县委宣传部下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将创森活动同主题党日、社会公益、志愿活动和“星期一夜校”学习相结合。全县涌现了最美庭院、最美道路、最美古树、最美森林、最美村庄等最美系列。组织开展中小学创森童话征文比赛、全县创森绘画书法活动,举办创森市民广场签名。利用网络和街头电子显示屏,推送创森公益宣传片,提高公众对森林保护的认识,使认建、认养、认捐成为社会风尚。

猜你喜欢
长兴全县森林
对长兴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探析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间信仰的依法治理与疏导
哈Q森林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