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云 ,邢豫明 ,2,程宝文 ,3
(1.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云南 昆明 650100;3.云南警官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3)
机械性窒息死亡是常见的非自然死亡原因之一,而缢死和勒死是机械性窒息死亡中常见的死亡原因[1-2],两者死亡机制相仿,且颈部损伤特征及相关窒息征象相似。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市73例缢死及勒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缢死及勒死尸体的颈部损伤特征、相关窒息征象的异同,以期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收集昆明市公安局2000—2017年受理的40例缢死案例及33例勒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死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死亡性质、死亡原因、自杀原因及杀人动机、致伤工具、缢死的体位及缢型[3]、索沟的性状、索沟周围损伤、窒息征象、颈深部组织和器官的损伤,采用SPSS 23.0对各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K-S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样本t检验分析年龄,其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并采用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方程对索沟周围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40例缢死案例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男女性比例为3∶1,年龄最小2岁,最大89岁,平均47.3岁,41~50岁最多见;33例勒死案例中,男性13例,女性20例,男女性比例为0.65∶1,年龄最小为新生儿,最大65岁,平均29.2岁,21~30岁最多见。采用K-S检验分别对40例缢死及33例勒死死者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缢死者及勒死者年龄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缢死者及勒死者的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0例缢死案例中,39例(97.50%)为自缢,1例(2.50%)为他杀缢死;33例勒死案例中,他勒31例(93.94%),自勒1例(3.03%),意外勒死1例(3.03%)。
40例缢死案例均无附加死亡原因;33例勒死案例中有15例(45.45%)含附加手段,其中5例合并扼颈,9例合并捂堵口鼻部,1例合并颅脑损伤。
39例自缢案例中,自杀原因以久病厌世居多,共14例(35.90%),社会人际关系矛盾9例(23.08%),家庭婚姻矛盾3例(7.69%),精神异常7例(17.95%),畏罪自杀5例(12.82%),其他1例(2.56%);1例他杀缢死案例中,杀人动机为精神异常。31例他勒案件中,杀人动机以社会人际关系矛盾及性侵害为主;1例自勒案例的自杀原因为家庭婚姻矛盾,1例意外勒死为打沙机皮带缠绞致死。
40例缢死案例中,最常使用的缢索为尼龙绳,共13例(32.50%),其次为其他绳索(7例,17.50%)及布条(6例,15.00%)。33例勒死案例中,最常使用的勒索为尼龙绳,共11例(33.33%),其次为其他绳索(7例,21.21%)及布条(5例,15.15%)(表1)。
表1 致伤工具Tab.1 The injury tools [n(%)]
40例缢死案例中,双足离地的悬位缢颈者为完全性缢颈,共22例(55.00%),其他体位缢颈者为不完全性缢颈,占45.00%。最大着力点在颈前部,于项部提空或绳结在项部的为典型缢型,共29例(72.50%),其他情况为非典型缢型,占27.50%。
40例缢死案例中,死者颈部均可检见明显缢沟,缢沟多为环形闭合状(55.00%),多位于甲状软骨上方(60.00%)。33例勒死案例中,有30例死者颈部可检见明显勒沟(除1例白骨化尸体,1例意外被打沙机皮带缠绞勒死,1例死后被焚尸外),勒沟多为环形闭合状(66.67%),多位于甲状软骨水平(76.67%),见表2。
表2 索沟的性状Tab.2 The shapes and properties of ligature mark[n(%)]
40例缢死案例及33例勒死案例中,死者颈部除了索沟外,颈部索沟周围还有生活反应,主要包括皮肤水泡、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对性别、年龄、缢索、缢死的体位、缢型、缢沟水平位置与缢沟处是否检出生活反应进行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缢索与生活反应的检出率存在相关性(P=0.035),而当缢沟位于甲状软骨水平时,检出生活反应的可能性较大(Wald系数=228.382,P<0.05);对性别、年龄、勒索、勒沟水平位置与勒沟处是否检出生活反应进行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无明显相关性(P>0.05)。
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缢死及勒死者之间生活反应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且缢死者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P=0.032)。
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不同缢索所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不同缢索所致皮肤水泡及表皮剥脱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勒索所致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表3 缢索与索沟周围损伤的关系Tab.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ging tools and injuries around ligature mark[n(%)]
表4 勒索与索沟周围损伤的关系Tab.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ature strangulation tools and injuries around ligature mark[n(%)]
2.9.1 尸表征象
40例缢死案例及33例勒死案例中,最常见的尸表征象均为口唇黏膜、十指(趾)甲床发绀,分别占82.50%、51.52%(表5)。根据χ2检验,缢死及勒死者之间口唇黏膜、十指(趾)甲床发绀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且缢死者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P=0.005)。
2.9.2 尸体解剖征象
40例缢死案例中,只有19例进行了系统的解剖检验,其中内部器官淤血最常见(57.89%);33例勒死案例均经过系统的解剖检验,其中器官被膜下、黏膜点状出血最常见(51.51%),详见表6。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缢死及勒死者之间各解剖征象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不同体位之间器官被膜下、黏膜点状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在不完全性缢颈者中较完全性缢颈者常见(P=0.005)。
表5 尸表征象统计情况Tab.5 Postmortem phenomena [n(%)]
表6 尸体解剖征象统计情况Tab.6 The signs of autopsy [n(%)]
19例经系统解剖检验的缢死案例及33例勒死案例中,最常见的颈深部损伤均为颈部肌肉或淋巴结出血,分别占63.16%、48.48%(甲状软骨骨折及舌骨骨折可在尸表触及骨擦感,故单独列出,表7)。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缢死及勒死者之间各种颈深部损伤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7 颈深部组织和器官的损伤Tab.7 The injuries of deep cervical tissues and organs[n(%)]
在40例缢死及33例勒死案例中,舌骨骨折均较甲状软骨骨折多见。40例缢死案例中,检出6例(15.00%)甲状软骨骨折及7例(17.50%)舌骨骨折;33例勒死案例中,检出4例(12.12%)甲状软骨骨折及12例(36.36%)舌骨骨折。根据Fisher确切概率法,缢死及勒死者之间舌骨骨折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勒死者舌骨骨折率高于缢死者(P=0.005)。根据K-S检验(P>0.05)及单样本t检验,发生喉舌骨骨折的缢死者多≥40岁(t=2.702,P=0.019),而勒死者喉舌骨骨折的发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
机械性窒息,为常见的非自然死亡,表明机体的气体交换受到某些机械性暴力的阻碍[2]。缢死及勒死均为绳索(或其他类似条索物)与颈部相互作用而导致死亡,死亡机制相仿,主要包括[1]:(1)呼吸道受压、闭塞致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2)颈部血管受压致颅脑瘀血或缺血继而发生功能障碍而死亡;(3)颈部迷走神经及颈动脉窦受压引起反射性心搏骤停而死亡。两者也是最常见的机械性窒息死亡原因[1-2],其中缢死也是常见的自杀方式[4]。
本研究中,缢死者41~50岁多见,勒死者21~30岁多见,其他研究中勒死者中老年多见[1,5]。本研究的性别分布结果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1,4,6]相仿,缢死者男性多见,勒死者女性多见。此种年龄及性别分布有助于区分缢死及勒死[1]。
本研究勒死案例中常伴附加手段,如扼颈、捂堵口鼻部或颅脑损伤,与其他研究结果[1,7]相仿,因凶手欲尽快杀死受害者[1],勒颈常伴附加手段如扼颈、捂堵口鼻部或机械性损伤。在某些案例中,凶手欲掩盖自身犯罪行为[5]常将死者焚尸、分尸或抛尸(水域或山上)。
昆明市39例自缢者最常见的自杀原因为久病厌世,故长期慢性病患者家属应注意关心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31例他勒案件常见的杀人动机为社会人际关系矛盾及性侵害,国外研究中常见的勒死原因为性侵害[5]。
根据本研究的统计学结果,缢死与勒死的损伤特征、相关窒息征象具有以下几点差异:(1)索沟的水平位置。对于缢死及勒死者来说,颈部的索沟都是重要的尸表征象[1-2,4-7],本研究中,缢死者颈部缢沟多位于甲状软骨上方,这是由于死者自身的重力作用,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仿[1,6];勒死者颈部勒沟多位于甲状软骨水平。有研究表明,索沟的水平位置有助于区别缢死和勒死[6],尤其对于某些致伤工具没有遗留在现场的案例[1]。(2)索沟周围损伤。国外有文献[8]称索沟周围损伤为“Peri-ligature损伤”。本研究中,缢死者颈部此类损伤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缢沟位于甲状软骨水平时,检出此类损伤的可能性较大,且不同缢索所致不同索沟周围损伤的发生率不同,软缢索及硬缢索以皮下出血为主,半坚硬缢索以表皮剥脱为主,故索沟周围损伤有助于甄别缢索的材质,而索沟周围损伤与勒索的材质无明显相关性,且皮肤水泡仅在缢死者中检出。(3)口唇黏膜、十指(趾)甲床发绀。本研究中,缢死者口唇黏膜、十指(趾)甲床发绀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可能是由于勒死常伴附加手段如扼颈或颅脑钝性损伤,其死亡时间相对短于缢死,故发绀程度相对较低。(4)舌骨骨折。本研究中缢死者及勒死者舌骨骨折率均高于甲状软骨骨折率,与其他研究结果[1]相仿。而缢死者与勒死者舌骨的骨折率有显著差异,勒死者舌骨骨折率高于缢死者。本研究发生喉舌骨骨折的缢死者多≥40岁,其他研究[1-2,9]也表明缢死者喉舌骨骨折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喉舌骨骨折的发生率越高可能与颈部结构的退行性变有关,年龄越大,颈部软骨或骨质结构的脆性越大,越易发生骨折。而勒死者喉舌骨骨折的发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有研究指出,舌上咬痕与舌内出血在勒死案例中常见,而缢死者舌内大量出血可怀疑为勒死伪装缢死[10],本研究收集案例均未对舌内出血进行仔细检查,此可作为以后此类案件的鉴定参考。
缢死尸体的解剖检验率较低,且喉舌骨骨折的发生率也低,故对缢沟及其周围损伤进行仔细检查是鉴定缢死的重要基础。颈部缢沟处单独出现皮下出血并不能直接判定为生前缢死,而当皮下出血和表皮剥脱伴随出现时则有很大可能为生前缢死[8]。对于勒死案件,需要进行仔细的尸体解剖检验及走访调查,重点调查性侵害,且某些焚尸或抛尸案件也需考虑勒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