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摘 要】本文分析地理实践力与探究主题活动的关联性,以“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一节为例,论述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主题活动设计的做法,从提炼探究活动主题、选择探究主题活动方式、预设探究主题活动目标、精选探究主题活动内容、铺设探究主题活动路径五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实践力 探究主题 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084-02
探究主题活动以主题为统摄,以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探究主题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当前教学的地理活动设计淡化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优化探究主题活动设计,确立地理实践力培养视角,改变当前实践力培养不力的现状,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活动中进行有意义的自主建构,以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一、地理实践力概述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学生在地理活动与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动能力与意志品质。地理实践力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学生在地理活动与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地理知识及地理原理习得能力、地理规律探究能力、地理活动中的资源利用能力、运用地理知识指导地理实践的行动能力、地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等。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长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执行某种实际活动的方式与能力倾向。首都师范大学林培英教授指出,要利用地理活动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传递方式,着力构建以地理探究主题活动为中心或本体的地理教学形态,实现地理实践活动与传统地理教学的整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進学生在运用科学方法体验研究具体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地理实践能力和素养。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学要想突破单一化知识传授的局限性,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转变,教师就必须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构建知识能力和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在运用科学方法围绕某一类地理问题或某一个具体地理问题开展体验研究活动中提升地理学习能力和培养高级的地理思维方式,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强化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回归学科教学的本质,实现地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主题活动设计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主题活动设计要强化目的性,并遵循探究主题活动开展的科学性、适切性、体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原则。下面以“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一节为例,简要阐述如何在有序、有效的活动中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
(一)提炼探究活动主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地理知识比较多,教师往往无法面面俱到。因此,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主题活动设计首要任务是提炼探究活动主题。首先,活动主题的提炼要紧扣地理核心知识与主干知识,再从主题向其他知识进行有效的辐射。其次,主题提炼不宜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炼主题,从而提高探究主题活动的亲和力。最后,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地理实践力发展水平、探究主题活动开展的条件等。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一节,教材内容在编排时就体现出核心知识,主要包括两大块核心知识,第一块是土壤的分层结构和土壤的组成,第二块是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第一块主要属于地理知识教学。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即教材串讲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消化与吸收,采用探究主题活动能够较好地改变这一现状。第二块是探究土壤形成的原因。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需要深入探究。鉴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地理核心知识,可以提炼出“揭开土壤的面纱”探究活动主题。再根据本课的核心知识,将主题细化为两个子主题:认识土壤和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主题和子主题要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主题要对子主题发挥统摄作用,子主题要支撑主题,才能在探究主题活动中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
(二)预设探究主题活动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性作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主题活动要发挥目标的导向性作用,因此要在开展探究主题活动之前对活动目标进行合理、科学的预设。地理教学目标包括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探究主题活动目标要围绕这三个维度,再根据探究活动主题进一步细化活动目标,确保探究主题目标的可操作性。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一节,可以从三维目标层面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设。“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识别土壤类型与特点、分析土壤形成原因和特征、认识土壤剖面结构、了解土壤的作用、掌握一些改良的一般方法等;“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通过探究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地理知识建构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使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服务于实践活动等。将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有机对接,促进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的发展。
(三)精选探究主题活动内容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探究主题活动目标的达成需要精选活动内容作为落脚点,然而当前高中地理探究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视角比较单一,主要局限于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在编排时受版面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基于探究活动的主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保证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又要关注活动内容的适切性。选择内容时,要做到难易度适中,不宜过难或者过于简单,要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究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探究主题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合理地开发资源,拓宽学生地理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实践力发展。
例如,在探究“土壤的颜色”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延展,借助多媒体展示北京中山公园内明代所建的社稷坛和坛上层铺垫的五颜六色的土,让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五颜六色土形成的原因。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主题活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探究情绪。
探究主题活动的内容选择,要基于主题的统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内容体系,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
(四)选择探究主题活动方式
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展方式不仅关系着探究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地理实践力培养。探究主题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实验探究,即通过实验操作的形式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图文探究,即结合地理图册和文字等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从图文中提炼关键信息、发现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此外,还包括文献、调查等探究方式,即在文献资源采集与整合、社会调查与野外调查中,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选择怎样的探究方式不能陷入程式化思维僵局,需要根据探究主题活动与学情实际等灵活地选择适切的探究方式。
“揭开土壤的面纱”探究主题的探究内容相对庞大,而且由两个子主题组成,在选择探究主题活动形式时可以综合考虑多种探究形式的自然组合。如采用视频、图文、标本等探究方式,先引导学生在直观的探究活动中完成地理知识与基本地理概念的建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土壤形成的原因。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野外实践探究活动,在野外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究土壤的剖面结构与土壤特征等,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五)铺设探究主题活动路径
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科学的路径,教师要根据探究主题活动内容与特质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活动路径。问题设计就是一個常见的路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主题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注重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例如,“土壤分层”探究主题活动。在探究之前,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投影成熟土壤剖面示意图、不同植被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围绕两幅图设计两个问题:第一幅要求学生根据土壤剖面判断气候、第二幅图要求学生探究对应的植被类型。这样,探究主题活动目的就更加明确,学生对土壤分层的认识就更加深刻。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探究任务或者设计项目,让学生围绕任务或者项目开展探究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例如,围绕“土壤改良”,可以设计一个项目,项目名称为“东北黑土肥力降低现象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得出最佳的方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总之,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活动的支持。教师需要基于地理课程特质,确立地理实践力培养视角,对高中地理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发挥主题统摄作用,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活动中自主建构,在多样化、层级化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龙永忠.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主题引领课外探究”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师,2020(02).
[2]邹有君.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主题探究——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2).
[3]陆芷茗.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与评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6(12) .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