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散步真正发生

2020-04-07 03:38赵金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散步小班游戏

赵金花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重视散步环节的教育价值,并以幼儿喜爱的游戏化组织方式散步,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散步活动不仅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和日光浴,还可以缓解幼儿初入园的焦虑和不安,同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好餐后散步活动,挖掘其蕴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一、餐后散步的意义

餐后散步在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所占时间不长,却是每个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幼儿在园最自由、宽松的活动。餐后散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满足幼儿户外两小时的活动需求,促进饭后消化吸收;二是可以让幼儿多接触阳光,促进身体健康成长;三是让幼儿能接触大自然,培养观察探索品质。

二、餐后散步的现状

(一)散步时间集中

幼儿的进餐速度有快有慢,尤其是小班的幼儿,有的还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吃完。在日常餐后活动中,一般先吃完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玩,或是集中在走廊玩自带的玩具,必须要等到幼儿全部吃完,教师才能组织散步活动。

(二)散步目标缺乏

散步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有效的组织,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这样的散步仅仅是身体的行走,幼儿不会与身边的事物产生互动,不利于教师捕捉幼儿真实的想法、经验和发生的学习。

(三)散步形式单一

小班幼儿的散步活动,往往是老师在前面带队,幼儿在后面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走,散步时往哪走、怎么走、做什么,这些都由老师决定。整个散步过程中教师比较高控,幼儿没有自由,失去了散步真正的意义。

三、调整策略

(一)散步时间由集中性变弹性化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弱,由于进餐速度各不相同,活动场地与进餐场地隔离。教师没有办法同时兼顾进餐和活动幼儿,所以班中三位老师的配合尤为重要,主班老师负责先吃完饭的幼儿,保育老师照顾进餐幼儿,两位老师轮流进餐回班级后,可以组织先吃完的幼儿先进行散步活动,个别进餐慢的幼儿由保育老师照看,待幼儿全部吃完,保育老师和主班老师做好交接工作。这样既保证了散步时间的弹性化,又使每个幼儿都有散步的机会。

(二)散步内容由重复性变多样化

散步活动应遵循“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无论选择何种散步内容,都要建立在“以幼儿为本”和“课程游戏化”两大背景之下。

在散步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念一念儿歌、唱一唱学过的歌曲等;可以选择合适的小游戏,如高人走矮人走、拉个圆圈走走、老狼老狼几点了、捉迷藏等;也可以有“大带小”的活动,通过和哥哥姐姐一起散步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交往更多的朋友。还可以利用自然之景,让幼儿感受四季的更迭,幼儿对一草一木都非常感兴趣,小小的西瓜虫、小蜗牛总会吸引幼儿停下驻足,主动探索动植物的变化。丰富的散步活动内容,不仅能使幼儿身心愉悦,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语言表达力、交往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散步形式由集体性变自由化

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深入,一日活动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每一环节,散步活动也可以用游戏化的方法去组织。散步游戏化,首先要提高幼儿走的技能,然后再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去散步。

1.直線式到虚线式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集体走的技能比较弱,为了避免幼儿在散步队伍中走散,可以采用拉着衣服的小火车状的直线式的集体散步。等到幼儿有了不私自离开群体的意识之后,可以尝试一个跟着一个走的虚线式的集体散步。对小班幼儿而言,一个跟着一个走的技能,需要不断地强化和巩固,在散步活动中进行避免了练习的枯燥,增强了趣味性。

2.虚线式到散点式

在幼儿掌握了一个跟着一个走的虚线式行进后,幼儿之间也相互熟悉了,教师在保证幼儿都在视线范围的情况下,让幼儿自由散点式的散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散步活动。在进行散点式散步之前,教师与幼儿应提前做好约定,比如:听到摇铃表示集合,不能走到看不到老师的地方,注意走路的速度等。

3.散点式到自由组合式

在小班后期,幼儿掌握了散点式散步技能之后,教师可以尝试放手,让幼儿自由找同伴组合,可以是小组式组合,也可以是好朋友组合。在开展自由组合式散步之前,也需要和幼儿共同制定规则,如:推选一名小组长、制定散步路线、听到音乐回教室等。当然,这需要全园教师的共同配合,保证校园内的每个角落都有教师护导,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让散步真正发生。

饭后散步的组织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量的教育契机。现在的散步,成了我和幼儿的共同期待,成了每日必不可少的快乐时光。它不仅拉近了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一次散步时获得的零散经验,分享整理,能让幼儿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提高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作为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身份,学会倾听、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在散步活动中的兴趣点,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及时反思调整散步策略,从最初单纯的组织者变为幼儿散步活动时的支持者、合作者。让散步活动真正发生,使幼儿从中获得快乐而有意义的发展。

【本文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 《支持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92001127 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

[2]张晖:《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的解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

猜你喜欢
散步小班游戏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小赛去散步
小豆豆去散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最美妙的散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