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绿萍
摘要: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不容乐观,而且日趋严重。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方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出发,闻述了家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长 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父母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经常说:在一个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其实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神奇作用,更是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心理状态、言谈举止及教养方式等多种家庭教育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使孩子向着积极主动、友好安定的方向发展。反之,家长采取粗暴的、压迫的教育方法对待子女,其孩子则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强,富有反抗性等。换句话说,孩子的行為问题与其父母不良的家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有一所学校里,老师对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査:“到目前这止,你认为对你成长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哪三种?”答案是:
(1)父母的影响占76.22%
(2)家庭其它成员的影响占12.8%
(3)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占43.9%
(4)社会现实的影响占67%
(5)朋友的影响占34.75%。
可见,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于:
1、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会被孩子不自觉效仿,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坏的被效仿了,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古语说:“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的,要走好每一步,在孩子面前,少一些指责性的唠叨,简单空洞的说教,处处以身作则,孩子也会耳闻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感染,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古言道:“不打吧成才,黄荆棍儿出好人”。在我们的家长中,经常这样说,行动上也就这样做,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拳棍交加,进行一次暴风雨般的洗礼,孩子还不知道为什么受了这般的皮肉之苦,总是埋怨父母不喜欢他,甚至怀疑是否亲生。
3、父母的期望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教育期望是指父母对子女学业成就、职业前途的主观期待。父母教育期望高,能积极为子女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子女的积极性和学业进步。相反,父母期望水平低,往往不重视孩子的学业,对孩子要求不严格,这也无疑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期望,有些学生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目标,家长就采用简单、粗暴、生硬的方法,要么斥责,要么殴打,给孩子造成厌学、畏学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二、加强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健康人生
1.因材施教,挖掘孩子最大的潜能
俗话说:“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知子是教子的前提。父母应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志向、兴趣、能力,根据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因势利导,使孩子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与优势。同时父母不可对孩子期望过高,这容易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导致孩子挫败感的产生;同时父母对孩子期望值也不能过低,这样容易使孩子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不能真正开发其潜力。家长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和孩子共同制订需经努力方能达到的目标并鼓励孩子一一实现。
2.正确对待,善于调节情绪
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要想孩子有着良好稳定的情绪,家长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就等于用行动在引导孩子犯错误;如果家长保持愉快的情绪,才能给孩子造就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不顺, 极容易把不良情绪和烦恼等带回家,甚至把孩子作为撒气的对象,就容易出现语言过激,甚至动手打骂孩子,这样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的增强,他们也会产生较强的负面心理。因此家长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应以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现实,在自己产生不良的情绪时要学会宣泄、转移,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并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3.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表现得偷快、喜悦、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圆中,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緒和处理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极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家长同时也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如何塑造孩子》,蒋星吾主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
2.《走向想健康活动篇》,沃建中主编,华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