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红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校可以组建了心理健康咨询小组,创办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孩子们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购买了儿童心理健康读物,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为留守儿童的快乐学习创造条件。另外,也需做好学生食堂,为只能在校就餐的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但是我认为各中小学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交流障碍、性格孤僻、厌学、逃学、辍学等心理问题,还应有更积极全面的策略探索。经过研究探讨,改善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至少有以下可用策略:
一、解决留守儿童交流障碍的策略:父母的陪伴和学校专门的训练
父母应在孩子语言成长关键期陪伴,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说好每一句话,说完整话,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当的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从小就养成仔细听话、注意观察、大胆说话的良好习惯。
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应从低年级开始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等素质能力为主。孩子们从一进入学校开始就必须抓好语言训练。实践证明,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训练抓得好,不但能很好地开发学生智力,而且为今后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也打下了基础,更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的心理问题策略: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的培养极其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孩子,一个家长如果口无遮拦地“语言泛滥”,孩子慢慢地也会“出口成脏”。这都是家庭的不良影响。在和谐幸福的家庭中,儿童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并自然地学会爱父母、尊敬长辈、热情待人、关心体贴有困难的人。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温馨、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是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在父母关系紧张的不和谐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状态中。他们常常烦恼不安,性情暴燥,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靠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情绪容易紧张,会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
三、解决留守儿童的厌学、逃学、辍学的心理问题策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关怀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
首先,作为教师可以利用每个学期的家访、电话交流、家长会等手段促进家长创设健康的家庭环境,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班主任做好班级档案,而这个档案最重要的要有关于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情况。这样每届老师接受新的班级,方便查阅学生档案信息,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对今后的教学工作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良家庭环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能够给予他们在关键时候某些方面的重要帮助。
班主任可以在处理学生问题前事先跟家长沟通好,采用何种方法对改善学生情况、解决问题更有效。老师也可通过校讯通多多表扬这类学生,这样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表扬内心会更想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师也可以利用广播,多多抓住这些学生的优点加以表扬,这样久而久之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解决这类在心理上受到伤害的学生问题。班主任对于已辍学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家访,规劝家长及时送孩子接受教育。
其次,学校应结合当地派出所、政府的力量与当地的网吧协商解决未成年儿童进入网吧上网的问题。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人士定期给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自我防范意识,主动识别和拒绝不良诱惑。
总之,中小学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各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