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
摘要:现阶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国高中音乐教学都是以学生聆听,教师讲授音乐知识或者是教师进行演唱为主,有的时候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其他的辅助性工具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慢慢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体态律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文章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运用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体态律动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体态律动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高中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有效的运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领会音乐节奏
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节奏,音乐节奏往往是最能够体现音乐氛围的。在愉快的氛围中往往是节奏较快的,旋律跌宕起伏。悲伤的氛围往往是节奏较慢和比较低沉的旋律,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体态律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下领会音乐节奏,感受音乐的魅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以及掌握音乐相关知识,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云南民歌》时,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或者是微视频的形式向学生播放云南地方特色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去学习当地的舞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高中生身心发展已经成熟,喜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魅力,云南的舞蹈轻松愉快很适合男生和女生学习,这样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实际的体态律动中领会音乐节奏以及掌握音乐知识,也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例如,在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钢琴伴奏,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的指挥,学生根据教师在指挥进行动作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
二、有效的运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歌唱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学不只要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还要运用在实践中当然音乐学习也一样,单纯地依靠理论知识,学生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经走向成熟的阶段,可以进行良好的歌唱练习,同时也已经具备较强的音乐基础,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笼统的进行理论学习,往往忽视学生进行歌唱练习,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如果离开教师的伴奏就会失去方向,不知道如何进行歌唱。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运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歌唱。
例如,在学习《辽阔的草原》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教授学生用手拍腿打节拍的形式,两只手同时拍腿是最强的节拍,一只手拍就是较弱的节拍等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用手转弯的形式进行升调和降调的练习,这样采用多种形式去学习音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情绪的变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多项记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节拍进行歌唱,提升学生歌唱能力。
三、有效的運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
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阶段,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体态律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江南民间乐曲》时,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江南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创作背景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解,当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肢体动作去表达自身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去感受音乐的主旨,体会作者在音乐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地区所乐曲风格,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价值,发挥体态律动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音乐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就是要合理有效的运用体态律动,发挥体态律动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在学习中感受到音乐魅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赵薇薇.律动教学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3 (71).
[2]朱小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体态律动运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
[3]向超.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