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过劳”的阴霾

2020-04-07 17:52张旭
人力资源 2020年1期
关键词:劳动者工作

张旭

最近,新华社记者徐勇突发心梗去世、艺人高以翔意外猝死等新闻,让“过劳”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其实,除名人案例以外,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多。有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超过50万,居全球之首。其中的原因,或许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但“过劳”毫无疑问是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与“996”甚至“007”形成了一种直接呼应。“过劳”似乎已成中国职场的常态。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过劳”,职场人绕不开的话题

“过劳死”的威胁对象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且呈年轻化趋势。而这已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现象,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都没有幸免。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然而,看似个体原因导致的“过劳死”,当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就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结果。比如,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事实上,许多员工为了养家糊口的薪水,以及息息相关的升迁、职业发展,常常选择“自愿加班” ;而一旦发生“过劳死”的悲剧,我国法律上也没有对疾病发作与工作之间关联性做出明确规定,导致“过劳死”处于无法律保护的尴尬境地。这种“过劳无责”又加剧了“过劳用工”的肆无忌惮。

高度竞争是超越个体选择的时代大背景,已经将大多数人卷入其中。竞争的橡皮筋很难在短时间松下来,因为一时之间,我们很难“实现物质极大丰富”,将劳动当做一种快乐。眼下能做的,只能是给超负荷劳动更强的制度约束,给休息休假权利更好的制度保障,给个人更多的弹性解压方式。给压力一个喘息的窗口,也是给生命机会。

我国的《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就通过了,但近十年过去,在很多单位仍是一纸空文。“领导凌晨两点还在群里布置工作,员工哪敢不及时回复”,“5+2”“白加黑”的是典型,主动休息休假往往被用“偷懒”作解释。而从考核制度上说,尽管“绩效考核”已经越来越人性化,但最终痛苦或舒适,依然取决于绩效标准本身。标准不合理,所谓的弹性工作制可能更加催生变相剥削,导致非自愿的“自愿加班”。只有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制度真正硬起来,劳动者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倒下去。

在许多外企、IT公司里,“弹性工作制”这样白纸黑字的市场化契约,让劳动监察部门也束手无策。此外,法律对“过劳死”的认定也很模糊。“过劳死”是否是工伤?用人单位承担多少责任?一旦惩戒力度不大,教训永远不会太大。

个人选择也很重要。毫无疑问,绝大多数劳动者并非老板“摁”在桌板上猝死的,他们往往是劳模,是拼命三郎,希望在工作中超越自我。因此,也有公司想办法平衡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以外的时间。一家荷兰设计公司想了个办法:到下班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办公桌连同桌子上的电脑都会升空,只有座椅还留在地面上。这种“掀桌子”的设计,不仅保障了休息权利,也敦促员工提高效率。或许,在这个越来越高强度的社会,每个人心中都应该自备这样一套到点升空的桌板,给健康一个有保障的缓冲区。毕竟,死生大矣,真正能保全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过劳”是“自愿加班”的产物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都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会被机器替代,然后闲得无所事事,这就和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大生产后,随着生产效率提高,人们都认为,我们将从艰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会进入一个“休闲型社会”,但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革命的勃兴,工业生产开始全球化分工后,我们不仅没有因为科技带来高生产效率和社会的日新月异,进入渴望的“休闲型社会”,相反以前劳工运动时代争取到的劳动权利,也开始被现实中的“自愿加班”所取代,进入了一个“过度劳累的时代”。

《过劳时代》的作者森冈孝二,系关西大学名誉教授,长期担任“大阪过劳死问题联络会”会长,可以说一生致力于研究“过劳”这个社会问题,甚至推动了2014年日本《过劳死等防治对策推进法》的制定,但他自己却因“过劳”死亡,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生产力高速发展之后,人们不仅没闲下来,反而越来越忙,越来越疲于奔命,不可否认,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但可用于自己的业余时间却越来越少,这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加班常态化,工会缺少加班的限制力,使得睡眠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面对疲劳综合征,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森冈孝二从全球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消费资本主义、自由职业者资本主义四个方面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原因。

全球资本主义的结果就是股价至上,这迫使资本时刻追逐利润和回报。本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的工作量应该减轻,工作时间应该缩短,实际是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尤其是信息全球化,以时间为核心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加上手机变为掌上电脑,可以与世界连接,模糊了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的界限,造成了工作无孔不入的情形,也使得企业在工作岗位上,更愿意使用非正式员工。

技术更新带来的压力,让职场参与者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不安。消费主义,则让每个人,不知不觉和周围,甚至和全球在消费上进行了攀比式的比赛。一些年轻人为了得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品牌包包,宁肯吃上两个月方便面,连续加班,冲业绩,不达到买包的业绩决不下班。在消费资本主义主导下,年轻人透支明天的工资来满足今天的欲望,开通花呗、借呗甚至是網贷,更可怕的是,短暂的消费并不能给人们带来长久的快乐,越消费越膨胀,人们便会越来越不满足。在新用工时代,灵活用工的方式越来越普遍,自由职业者的数量越来越多。随机调查网约车司机,平均每日工作时长高达14个小时,而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制度来保护他们的权益。

由于过度消费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撑,这不仅导致过度劳累,而且因为忙,丧失了许多该有的闲暇时间,“过劳”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个人在身体与心理方面的伤害都是显而易见的,工作时间的增长,减少了与家庭其他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危害了家庭,与邻里无暇来往,使得公共关系难以维持,人际交往冷漠化,诱发交通事故,抑郁症患者增多,也侵蚀本该分配给娱乐、文化等的时间,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让个人时常处于焦躁、不安、心神不宁、心情抑郁、身体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易出错、犯困、没干劲、乏力、疲惫、睡眠质量差等状态。

为什么法律法规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个体劳动者加班现象仍然大行其道,甚至在个别行业还成为一种潛规则,在个别公司成为一种加班文化?更是有公司认为,不加班就回家,公司不养闲人。许多白领甚至金领,在资本的自我激励下,让加班文化深入到个体劳动者的思想里,通过管理劳动者的“心”,用人单位能以更低成本甚至无薪方式来使劳动者加班,在不知不觉中,劳动者的身体被“自愿”地掏空了。

拒绝“过劳”生活,缓解工作压力

面对消费主义,个体被物质绑架,精神和心灵陷入各种危机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过劳”工作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在国外,包括日本都兴起了一种极简主义的慢生活方式,倡导把个体从一种物质欲望的消费中解放出来,回到以乡下为主的“菜园家庭”生活方式中来,以实现在工作之外认知生存的意义。正所谓城市谋生,乡村谋心。只是,我们何时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有大片的绿色沃田,茂盛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潺潺流水,富有美感的现代农舍,彼此没有界限,生活有快有慢,富有诗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困扰,相比祖父辈能吃一顿饱饭就是奢侈的年代,我们这一代却在考虑如何断舍离。如果你想要诗和远方,就不要醉心于高楼和霓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目前,我们确实做不到一面小桥流水,一面财务自由,美好的生活还要靠努力奋斗。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奋斗之余,能更多地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比如单位可以将为员工免费体检作为一项福利发放给员工,员工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创造更多的工作价值和生活价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你要考虑休假一段时间,放松心情,恢复精力。

如果你暂时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且在工作中感觉劳累过度,可以先用几个方法缓解一下。

●有节奏地呼吸,它能唤醒你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帮你减轻或控制压力。

●频繁休息,最好是在一项任务上工作20分钟或在办公桌前坐20分钟后,就休息5分钟。

●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和办公桌,比如既能坐也能站的那种,哪怕是在你的办公空间里放一个小小的绿植也好。

●在工作中寻找一名可以信任的导师,可以与这个人讨论并制订应对工作问题的其他策略。

●在工作之外寻找一个爱好,帮助缓解工作压力或者让你从工作中脱离出来。它不一定是具体的事情,不过经常锻炼或进行其他健身活动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并带来缓解压力之外的其他益处。

如果你能远程工作,那也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好方法。经常在办公室之外工作能让你尝试在一个安静的、适合思考的空间里工作,也许能增强你的创造力。它也能让你拥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时间。总体来讲,与人交流在对抗劳累过度方面效果最好。如果你跟其他人交往,那么你的健康状况、幸福程度,以及生活中的一切都会好得多,社交圈子、相互支持、相互陪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除了健康饮食、锻炼和睡眠,还有一个绝对有用的方法,可以对抗常见的小问题、对工作的不满、士气不振和劳累过度——大笑,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笑点。

总之,无论工作有多忙碌,生活有多压抑,别忘了对自己好一些。不要以为年轻就可以无限透支身体,要知道,“过劳”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关心你的人们。只有当你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会明白,用身体健康换来的一切都是不值得的。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走出“过劳”的阴霾。

猜你喜欢
劳动者工作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最美的劳动者——《纺车图》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