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镜知兴替

2020-04-07 17:53牟祉璇
人力资源 2020年3期
关键词:魏徵读史境界

牟祉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中这个“以人为镜”的“人”,便是指魏徵(公元580—643年),这句话是唐太宗在魏徵死后对梁公说的,后世多引此话佐证贤者人才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这句话包涵了三层含义,整体看来是指向了三种借喻对象,看似毫无关联的三句话,深入品味则蕴意不凡,潜藏着更为深刻的道理。笔者认为,唐太宗之所以对魏徵有这样高度的评价,正是因为魏徵本人常以铜为镜,正好自己的衣冠和精神面貌后,通过读史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进而向唐太宗进谏,使得唐太宗以魏徵为镜,才得以明得失。本质上是通过评价魏徵强调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的道理。以史为鉴就要读史,但是,读史并不是简单地读古史,读史、懂史、研史和用史,往往能体现出读史的不同境界。纵观古今,读史大体可以总结概括出以下几种境界:

读史:简单粗略了解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止于简单地了解历史,知道朝代的兴替。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简单读史和用史的程度。特别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至少应该包括大多数没有选修历史的初中生,他们所能达到的都是读史这个层面。从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设定来看,国家要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人能够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概况,处于这个读史层面的人对于历史只是单纯的传承,大概了解国家多年历史的发展总体进程和主要时间节点,具备一些生活和旅游等方面需要的基本历史知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亦如美国制琴大师卡尔·贝克所说过的,“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这种层面的读史作用就是传承历史,延续国家记忆,读史的人就成了传承历史记忆的载体。

懂史:洞察内在关系

读史的第二个境界——在了解历史实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它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明晰促使事件间兴替的内在关系。即读史的目的就是探求被传承的历史记忆的成因和价值以及内在发展规律。从历史教育设定上看,这应该是大多数选考了历史的高中学生所能和应该达到的读史层面。甚至很多知识广博的专业历史研究人员、学者,也包括很多历史老师,其读史研史的作用大都停留在这一层面。

从目前读史研史的普遍情况看,很多学者热衷于研究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引申出的一些历史衍生事件,或将同时期的各个国家的历史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诸如此类的研究做法,形成了这一读史层面的主要特点和作用,即读史目的在于洞察历史内在发展关系。读史的这一层面,大概可以用荷兰历史学家彼德·海尔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一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处于这个层面上的人,其眼光只是在不停地寻求历史事件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往往疏于对历史事件进行类比的处理研究。

研史:悟出经验道理

读史的第三个境界——做到真正的以史为鉴,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得出经验教训并运用到生活、工作,甚至国家治理上,明晰历史事件趋势的兴替。处于这个层面的人,读史的目的就是读史悟道,借古喻今,古为今用,也就是台湾交通大学曾仲强教授在《胡雪岩的启示》一书中写道的,“读历史的目的,是要从中得出一些道理来”,意思就是要通过读史悟出道理来,读出自己的思想來,读出自己的历史观点和历史价值导向来。读史读到这个层面,主要与读史人的格局站位、历史眼界、思想境界和人生奋斗理想紧密相关,与人的年龄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目前学术界的一个普遍认识就是,年轻学者的学识和积累普遍不如年老的学者,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但是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史来看,不能排除存在一些历史眼界和思想境界比较高的人,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能达到别人五十多岁才能达到的学识境界。历史的研究不同于科技的研究,需要不断学习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并且历史就是历史,是客观历史事实,不能随意更改,也不是任何人随意创造出来的东西。

所以历史素养的增加,不应该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时间的不断加长,就自然提高的事情,而是很大程度上由一个人的思想感悟程度决定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基于超常想象的一些思想往往有着经验无法比拟的价值。思想的厚度和长度往往决定了历史时空格局。正如斯大林说的,“思想在历史运动中有巨大的意义”。历史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读了历史才能从中悟到经验教训,才能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如果把读史所得的经验教训运用到政治和国家治理上,那么思想就在历史运动中具有了巨大的意义,这正如美国文学家亨利·詹姆斯所说的,“事实上,思想就是力量。个性的力量感是无比的,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历史”。

用史:抚今追昔知未来

读史的第四个层面是读史用史的最高境界,也是终极境界,就是能够通过历史的趋势,来推演出未来的兴替。纵观古今,能达到这个层面的人屈指可数,大多都是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和领袖级人物,能够做到抚今追昔知未来。由于能达到这种读史境界的人十分稀缺罕见,有人戏称说大概只有《圣经》中的救世主才能做到。实际上也不尽然,很多历史学家就成功预测了人类发展的未来和命运态势,例如,美国学者奈斯比特和他的《大趋势》。遗憾的是,很多时候这些超前的预见不被现实所认同,就算有人能做到这一读史预知未来的层面,但如果他只是普通的历史学者,他所研究的东西和思想往往不被人们接受,这往往是历史研究者的不幸和人类发展史的悲哀,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历史学界,就会阻碍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历史学家若不能具备前瞻性思维,那么就只能落入法兰克福学派历史学家沃尔特·本杰明所描述的那种窘地,“当预言成为历史时,再去研究他们吧”。

古罗马政治家西赛罗曾经说过:“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这应该就是读史第四种境界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读史的这几种境界无法要求每个读史人都做到,特别是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读史圣人,但是希望每一个凡人无论做什么职业,只要学过一次历史,就要读史知史,懂史用史,培养民族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让每一个读史人能够真正做到以古为鉴,知民族兴替,才能保持中华民族的奋进自省力,正如歌德所说,“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他所激起的热情”。

猜你喜欢
魏徵读史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读史(外一首)
魏徵:千古“诤臣”第一人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读史即悟
茶 戏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