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

2020-04-07 17:50李延伟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李延伟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主要职能和服务部门,其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合法合规运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办事的满意程度。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设置较为庞杂,内部管理属于粗犷式管理、办事流程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特别是不同职能部门的职权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精准的分析浅藏于内部控制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基于此,本文将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创新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内部控制不健全实施不到位,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是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是保障。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单位一把手不重视,内部组织建设不健全,仅靠财务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制约机制;内控制度不完善,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或为应付上级检查考核,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些内控制度仅流于形式,要么不切合本单位实际,要么是从网上拼凑抄袭过来,束之高阁,更谈不上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去执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有待完善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财务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钱都是国家的,怎么花都可以,存在着随意命名和扩大支出项目的问题,并且还有可能出现“专款不专用”违规情况;由于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每一个部门都是独立的个体,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了解和沟通,简单认为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各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不能主动参与预算编制职责,导致最终编制的预算脱离实际,要么预算额过大,要么过小,要么该纳入的预算项目遗漏了,要么不该纳入的预算项目纳入了,从而导致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随意性大,预算约束性不够,以及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与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

(三)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存在漏洞

科学有效的收支管理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更是保障国家国有资金安全和社会公共事业有序进行的基石。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收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财务收入违法违规,存在巧立名目乱收费,业务收入不及时入账;未定期对往来科目进行清查,“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中还存在一些未达账项,未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往来账款管理制度,未明确相应的往来款款授权审批权限,致使往来账款未及时清理,或年代久远无法查证根源,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财务支出监控措施不到位,审核工作流于形式缺乏严格性,存在虚列支出、滥发奖金补助、规避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超标准报销接待费等現象。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财务自查工作做得不到位,每年只是单凭外界审计工作来完成财务审计,不能及时发现在财务管理中潜藏的问题,虽然有的问题并不严重,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酿成恶果。

(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控制亟待加强

目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控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资产内部管理控制的思想认识明显不足;资产管理基础环节较为薄弱,并没有结合单位的资产状况,设立专门的明细账和资产卡片;“在建工程”科目所计入的资产存在长期挂账的现象,资产不能及时入账;对于已经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做做账务处理;没有及时对资产进行盘点;资产管理责任人不明确。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现了账实不符、大量资产游离于账外的现象,当资产出现损失时也无法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二、创新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

首先要增强内控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以后,单位负责人要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并要通过宣传发动,将每一项规定具体落实到相应的工作部门,以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夯实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再者要建立内部监督,强化责任追究。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保障,要想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就必须从制度着手,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笔者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具体做法:成立了由委一把手任组长的内控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为财务股,委班子成员及办公室、人劳股、医政股、基卫股、疾控股等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出台了《收入支出制度》《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内控制度;经多次召开内控成员扩大会,找准了所有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控风险点,逐一制定出了控制措施,科学设置了内控流程。并强化内控实施情况督导,前道内控手续不完备者,一律不予办理下步程序,落实责任追究制,谁审批谁负责。通过以上举措,县卫健委内控评价得分95分,真正达到了内部控制覆盖单位所有经济和业务活动,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的基本前提。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创新部门预算编制管理,立足实际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笔者所在宝丰县卫健委,近年来卫生项目资金预算基本上都得到了落实,医疗民生得到了保障,这主要益于在预算编制上下功夫,具体做法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测算,每年编制预算时,召开有委一把手参加的系统预算编制部署会,要求各部门汇报需预算保障项目,特别是对全系统每年新增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每一项目均附有文件依据、审批报告,理由充分、资料完备,每年卫健系统所有重点项目预算基本都给予了批复,并且卫健系统预算编制工作也得到财政局业务股室的认可,成为其他单位编制的模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为我国行政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内部着手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公众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连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会通讯(32):103-104.

[2]张汉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中国经贸(4):73-73.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