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

2020-04-07 03:47李慧
财会学习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准则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李慧

摘要: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的利益有着紧密的关联,公司可借助多种方法开展盈余管理操作。但是不良的盈余管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暴露出监管漏洞。近年来我国开始颁布实施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遏制,但同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也在产生新的变化。因此,我国应深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工作,从政策层面指导上市公司加强财务管理,促进社会监督的发展,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从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营造健康的会计环境。

关键词:新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发展

资产减值本身是为了公允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真实性,以及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为此我国新会计准则做出相应规定,提出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等要求,从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带来一系列影响。新会计准则在遏制公司不良盈余管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针对新会计准则产生的影响,今后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的准则,引导上市公司重视财务管理建设,实现对盈余管理的规范。

一、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遵循会计准则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调整,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为赢得竞争优势,开展盈余管理的行为较为普遍。国际范围内对盈余管理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使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还有学者认为盈余管理属于公司有目的地进行财务披露,从中获取私人利益的行为[1]。但整体上盈余管理带有以下特征,即公司是盈余管理的主体,对外披露的信息是盈余管理的实施客体,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是该行為的依据和方法,最终目标服务于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说,盈余管理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会计政策的选择。原有的会计准则本身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变通的机会,公司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会做出不同的管理和决策行为。这也为公司对政策进行再次选择创造了条件,准则中并没有规定过高的选择门槛,公司即使开展盈余管理,也不需要为此付出高额成本。

第二,交易时间的确认。公司运营过程中,对于各项交易所产生的时间,在确认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提前或是错后确认交易达成,也正是运用这种方法,公司能够对盈余进行操纵,例如本季度如果及早达成了利润目标,那么季度内产生的新增利润可计入下一季度,以减轻下季度的经营压力。如果下一季度即将产生收益,而本季度还未达成既定的利润目标,同样可以借助交易时间的调节,使股东认为公司已完成当季目标。

第三,关联交易的产生。作为上市公司,一般拥有若干子公司,这也是开展盈余管理的方法之一。当公司总部在当季的盈利不理想时,通过和子公司的交易行为,能够达到增加或减少收入的目的。而且在总部和子公司的交易中,交易价格可依据盈余管理的目标,高于或低于市场正常价格。

第四,资产重组的产生。上市公司每年业绩报告是股东和投资者尤为关心的内容,如果公司连年亏损,对上市声誉、投资者信心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股价会有下滑风险。所以为防止出现持续亏损的业绩报告,公司可在资产重组时,采用一次性业务,使利润发生波动,改变连年亏损的状况。

二、盈余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上市是公司募集资金的重要途径,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但上市后公司需要彰显自身的盈利能力,且管理者与相关利益人的目标存在差异,所以盈余管理也成为公司谋求利益的方法。

一方面,在公司追求利润的驱动下,盈余管理成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上市公司,会受到各方投资者的关注,公司需要展现利润创造能力,达到预期利润目标。公司经营所获的利润主要是依靠产品和服务销售创造,但是在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公司利润下滑,进而影响股东及投资者的利益。为此,公司经营者会借助盈余管理手段,粉饰财务信息,将报告中的利润信息进行调整,以便保持公司股票稳定,超出目标的利润还可转到下季度继续服务于新的目标[2]。

另一方面,盈余管理的产生也和监管漏洞密切相关。我国会计准则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原先的会计准则中,旧的资产减值政策本身具有一定漏洞,公司可以依据相关政策内容,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关联交易等手段,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3]。这本身也暴露出监管中的不足。我国的监管体系中,如果遇到公司管理者和会计事务所有利益关系时,就会给会计审计带来冲击,会计师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削弱监管效能,可见过度的盈余管理也反映出会计准则变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从盈余管理的方法和成因不难看出,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助于为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为财务信息披露增色,但由此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在过度盈余管理的行为中,利润操纵的问题较为突出。所以我国开始颁布新会计准则,力求减小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会计手段实施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新准则中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需要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条件下,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以及相关应用指南,在新会计准则中均有体现。按照基本准则的指导,上市公司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都将进一步规范。因此,新会计准则是为了促进我国会计环境的建设,引导公司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核算资产价值。而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资本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应用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变迁正在向国际化迈进,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着高度的协调性。但同时还应看到,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在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容易利用其中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而新会计准则的推出对此类盈余管理行为给予了遏制,其中的限制条件使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4]。例如原先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仍可回转,公司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在之后的时期实行转回,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虚拟利润。新会计准则对这些现象的遏制,也有助于保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且新准则要求所有子公司都要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范围,从而抑制了上市公司借助关联交易开展盈余管理的行为。

第二,盈余管理的空间产生新的变化。新会计准则顺应国际趋势,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司将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盈余管理的空间随之发生变化。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借款的资本化范围、开发与研究费用的不完全化等都是变化的体现。新准则实施后如果公司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公允计量模式同样会应用于盈余管理;而且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范围,所以公司借款的费用化占比直接影响盈余管理的空间;另外上市公司的开发与研究费用在总支出中占据相当比重,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公司可利用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

第三,盈余管理的变相操作。由于盈余管理是和上市公司的经营利益相关联连,新会计准则在遏制不良盈余管理的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盈余管理方式。特别是新资产减值的要求本身还存在不明确之处,易形成管理漏洞,资产减值的确认难度大,公司对外信息披露可能不够全面。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很大,公司还可变更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盈余管理。此外公司还可利用消耗性资产、存货等减值资产达到盈余管理。所以新会计准则颁布后,盈余管理正在呈现新的变化,需要在监管中予以重视。

四、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相关发展建议

新会计准则虽然在很多方面严格限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仍存有漏洞,一些公司也在不断从新准则中寻找空间,开展变相的盈余管理。為规范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避免不良盈余管理,构建健康的会计环境,我国应深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从政策层面指导上市公司加强财务管理,同时促进社会监督的发展,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第一,深化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工作。从会计准则的变化过程来看,盈余管理一直在推动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和发展。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界定仍有模糊之处,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主观影响,不利于资产质量的客观评估,也会留下管理漏洞。今后我国应在现有会计准则基础上,继续明确相关规定,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避会计准则中的漏洞,减少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操纵的可能性。

第二,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控。上市公司对于预期利润目标的达成既是保障股东利益,也是对投资者负责,更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作为上市公司有责任也有义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止片面追求利润目标而忽视财务管理的规范。国家应严格监管制度,从政策层面指导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使公司专注于可持续发展创造利润增长点,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审计、审批等环节的管理机制,充分重视规避资产减值风险的重要性,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实[5]。

第三,促进社会监督发展。公司上市后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社会监督氛围。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发展,相应的社会监督机制应当得到健全,不仅会计人员要具备职业操守和风险意识,社会范围内也应当建立起审计监督的环境,合理提高信息透明度,使上市公司重视隐瞒资产减值所带来的独立审计风险,在社会监督下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合理计提资产减值。

第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资产减值的计量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与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关。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过程中,公司应当聘请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专业功底和丰富经验的会计人才,由专业会计人员对资产计量给予科学的评估。另外社会范围内也要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秉承职业精神,提高职业判断的敏锐性,善于从实际出发,避免主观随意判断,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从多方面降低盈余管理操作的可能性,进而推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总结

公司上市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上市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其中盈余管理常被作为上市公司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但是同时也需注意,不良的盈余管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为上市公司规范盈余管理提供了指引。今后我国应持续完善会计准则,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财务的科学管理,并在广泛的社会监督中提升盈余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呈地.浅谈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8 (4):66+68.

[2]胡正燕.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纳税,2018(11):50.

[3]李晓东,张晓婕.公司战略、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J].会计论坛,2018(1).

[4]刘旸.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学习,2019(21):152.

[5]孙咪佳,杨成文,孙同阳.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永泰能源为例[J].北方经贸,2019(5):137-138.

猜你喜欢
新准则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新会计准则下发电厂会计成本核算对策
和而不同:职工薪酬新准则的财税差异透视
浅谈《职工薪酬》准则的变化
浅议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