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育娟
摘 要:当今时代,文化差异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地域文化符号作为城市个性的载体,是城市魅力形成的重要部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而提出的。文化符号对于地方形象建构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从文化符号传播角度出发,探讨在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过程中,构建地域文化符号并进行有效传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符号;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3-0055-02
符号与人类文明,以及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开始,符号行为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例如,图画意味浓厚的“甲骨文”、充满象征意义的“图腾”、东汉开始第一次传播的“丝绸”、宋代开始形成的“瓷器”文化符號传播等。这些符号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语言文字、图画、人们的行为习惯等具体表现;二是它所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精神内涵。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长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资源的凝结式标识,反映了某个特定社会或社会群体所特有的精神、物质、智力与情感等方面的一系列特质[1]。卡尔西在《人伦》中列出“人——运用符号——形成文化”的公式,在他看来,符号就是连接人和文化的桥梁,文化符号的传播,不仅能够增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还能提升蕴涵着这些文化符号的国家或地区的形象。
一、地域文化建构的内容和意义
不同的地区由于历史传承、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符号,例如,兰州的黄河文化、陕西的兵马俑、苏州的江南园林、广西的壮族民歌等。地域文化符号也就是特定地域的鲜明文化标志,它的传播对于地方形象建构具有特殊意义。一是地域文化符号更具地方特色,它是根植于当地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历史烙印,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差异性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独特性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特点;二是更具凝练性,它高度概括并展现了本地区的文化自信,增加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三是更具形象传播的功能。向内,同地区的人群容易通过共同的文化符号产生共鸣;向外,不同地区文化符号的传播容易形成沟通,促进交流和理解。
2016年,北京市通州区被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将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居民的认同感,构建和传播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作为一项重要发展内容。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符号建构的内容与价值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察时强调,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2]。地域文化符号的建构通常勾连“古”“今”两头,一方面,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带有强烈地方色彩、被广泛认可成分;另一方面,提炼当下的地域特色、凸显现代风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符号建构也是从这两方面切入。
从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背景看,通州自古为京畿咽喉重镇,自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路县开始,至今已有2 2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为“水陆要冲”“左辅雄藩”[3],是重要的漕运仓储存中心。京杭大运河成为流传最广、认可度最高的文化符号,一是由于京杭大运河及其所衍生的留存古迹众多,如燃灯佛舍利塔、三教庙、路县古城遗址等。二是大运河文化所蕴含的当地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烙印,包括一些地名的留存,如中仓、后南仓、验粮楼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如运河号子、运河龙灯会等;一些生活饮食习惯的延续,如大顺斋糖火烧、小楼烧鲢鱼、万通酱豆腐等;一些文脉的流传,到近现代形成了以刘白羽、高占祥、刘绍棠、浩然、李希凡、房树民为代表的运河乡土文学,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然而大运河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201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接受北京专家进基层课题的邀请,对通州进行人文形象设计,提出要在原有“古”和“文”的基础上做文章,突出北京的漕运特色,构建“京孕-京韵-京运”形象识别系统[4]。大运河文化符号被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新城空间格局由大运河文化带统领,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打造新的地域形象。通州重点选择运河文化特征项目进行修缮挖掘,城市景观设计上丰富运河历史文化元素,围绕大运河建设绿心城市公园、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用运河资源突出城市特色。
现代风貌同样需要提炼和挖掘,地域文化符号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凝练和塑造的。“宋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所承载的艺术繁荣和文化包容的价值内涵,因其无法复制的地域特色,成为通州新的地域文化符号。这个文化符号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丰富和充实着城市形象。
一座日新月异的新城,通过地域文化符号的打造,其地域特色和魅力更加鲜明,但要起到增加文化认同感、增强居民凝聚力的作用,还是离不开传播。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传播?
三、地域文化符号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传播者和受众的媒介。“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5],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古代社会,传播大多是建立在人际传播的基础之上;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成为文化符号传播的重要载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机、电脑传播功能的强势加入,文化符号的传播除了开放、包容、共融的特征,还呈现出快捷的时代特征。
地域文化符号的传播,当下主要依赖区域主流媒体。2018年7月,北京市通州区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实现各种渠道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传播渠道进行了融合,但进行有效传播还存在一些困境。第一,需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利用本地资源、讲好本地故事、服务本地群众,是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业,但在发展中,受利益驱动,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不能很好地平衡新闻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区县级融媒体除了新闻宣传,政府服务和生活服务也是其重要职责,不能过于注重新闻的“新”和“快”,忽略了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削弱了服务功能,进而影响文化符号传播的效力。第三,对地域文化符号传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地域文化符号因其地域性特征,传播价值受到忽视。2019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运河大桥设置了中国最大宽幅桥体水幕,呈现“通州八景”等景观。这条新闻被“新闻联播”“东方时空”“北京新闻”等平台关注并传播,这个成功的传播事实说明,地域文化符号结合新闻要素,能够不断获得新的传播价值。
地域文化符号传播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地域文化自信、加强地域凝聚力,迅速提升地域形象。一座新城如何在趋同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用更鲜明、更强烈的地域特征彰显城市魅力,除了更有设计感的外观形象,独特的地域文化形象符号具有不容小觑的传播效力。
参考文献:
[1] 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符号传播[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45.
[2] 习近平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24/c_1120527204.htm,2017-02-24.
[3]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委员会编.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历史文化丛书之通州上下两千年浩瀚长河[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12):3.
[4] 朱麟.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8):59-60.
[5]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62.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