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莹
摘 要:本文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出发,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以及当前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己化学教学的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情境;探索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67-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如在学习“分子”时,可以通过有趣的“空中发烟”实验创设情境:用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气中把两根玻璃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再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这时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型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变小了。学生很迷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衡定律?学生在积极讨论后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且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这样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非常有趣。以探究的形式自然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二、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发探究意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对学生提出疑问,或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查资料、讨论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当的时候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一条普遍的规律,为了使学生掌握理解该定律的内容和原因,我将此节课设计成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实验教学,采用问题→实验→讨论→归纳→科学抽象→结论→应用等环节组织教学,效果很好。在教学和实验中我采取了如下方法:首先,设置探索情境,提出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最后优选得出实验所需仪器、步骤等内容,并由师生归纳出下表实验提纲。学生分小组依提纲通过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
再如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处理尾气的方法:①用气球收集尾气;②改进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的火焰燃烧掉CO。利用这两套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各装置的利弊。①气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险;②用酒精灯火焰处理不节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案,集思广益,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循环利用法来处理尾气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同样多的CuO,采用循环利用法可以减少CO的用量。
三、注意渗透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与构造发展科学体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渔”。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滋滋的声音等等实验现象。只有现象观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结合其他知识彻底搞清“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2.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堂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切勿包做包讲。当然,仅仅观察课堂演示实验还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化工生產中的实验现象。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慢慢被侵蚀,又怎样保护?为什么要兴建火力发电厂、而为什么又要关闭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3.要注重验证性实验
化学教材中很多是验证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使用常见的仪器,组装仪器,自己作实验,而不应该操纵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失败时,应该及时地帮助他找到失败的原因。
4.要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进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时,就可以先按照常规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辨别红褐色沉淀的本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怎样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甚至还可以对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经过探索获取了知识,还获取了方法。
总之,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只有参与并注重实践,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