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

2020-04-07 03:48骆增翼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逻辑

骆增翼

摘 要:落实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流程与方法来支撑与保障,其中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保障学科素养落地生根的前提。要想设计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我们必须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精准解读课标、深刻分析教材、全面分析学情、准确制定目标、精心安排流程,从而确保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3-2

历史学科要落实立德树人总任务,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和载体,要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内涵的理解与转化能力,而这种理解与能力最直接就是体现在教学实施前的教学设计,因此,我们可以说,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设计的理念

历史教学要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设计藩篱,必须树立和强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我们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内容[1](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指向,引领学生进行知识自主建构,要落实这一理念,在技术层面至少要关注三个向度:“教学目标的重新审视:课程内容标准与学习目标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内容的深度统整:书本知识与学生起点相链接的结构化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创生:探究问题取向与形成性评价的兼容”[2]。此外,还需考虑学段之间的区别,这一点是由历史学科特点和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相同的历史事件初高中都有,只不过考察的难度有别。不考虑这一点在设计时容易出现难度失真,要么偏难,要么偏易。

可以看出,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在理念上必须发生转变:必须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课程”为中心;必须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必须要从以“知识记忆”为中心转向“记忆、能力、思维”并重;从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化等。尤其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达,因为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制约着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3]。既不是对以往“双基”、“三维目标”的否定,而是对其统整、融合和提升;也不能将教学目标与五大核心素养机械的一一对应,更不能采取割裂式的表述。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我们现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透视、目标确立、流程设计、效果反馈等几个环节来设计《原始农耕生活》这一课。

二、课标解读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与本课相关的课程内容为:“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课标内容既规定了学习的内容与范围,又规定了对能力的考察层级与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知识与能力划分为三个主要层级:识记(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理解(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运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5]。依据三个层级的划分,我们可以明确“了解”、“知道”属于识记层级的要求,识记层级“又可以分为三个子层级:陈述、辨别和再现”[6]。具体到本课,即学生通过对学习能够陈述半波人、河姆渡人生活、生产情况和原始农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能够辨别半波人与河姆渡人生活生产情况的异同,能够通过考古发掘的遗迹以及基于考古成果的复原模型等再现原始农耕生活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南北的差异,使学生初步学会对具体历史资料的解读、归纳、概括、分析和比较并由此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与方法,初步认识到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两种不同的农耕文化,体会我们先民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创造智慧,进而对我国悠久历史产生自豪和认同。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是在第1课旧石器时代的基础上,讲述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学好这一课,有利于学生认识原始农耕生活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要理解本课教材内容逻辑,需要借助史学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约在公元前6000多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7]。新石器时代的“基本标志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和纺织技术的出现,人类由完全依赖自然赐予的采集经济过渡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已发现新石器遗址,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7000余处,各遗址之间的面貌特征与关系可以归纳为既是多元区域发展,又具有內在联系与统一性的特点。”[8]当然,强调中华新石器文化多元区域发展并不抹煞他们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毫无疑问,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遗址是内涵最丰富、影响最大的新石器文化的代表,而处于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处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则是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

在了解新石器时代这一时空背景下,我们再来分析本课教材内容。本课课题由三个子目录构成,分别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前两个子目录之间是并列关系,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的典型。前面两个目录与第三个目录之间是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讲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是为讲述“原始农业的发展”作铺垫。“原始农业的发展”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基础上的抽象概括。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本课教材内容概述为:通过考古发现,复原新石器时代典型代表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先民生活、生产状况,感受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原始农业、手工业逐渐诞生与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半坡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子,会制作精美的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白菜等,饲养猪、狗等家畜。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人工栽培稻;他们住着干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由点到面,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都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这就使人类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为人类生活进一步发展到文明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学情透视

关注学情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既要考虑到学段的学情,还要考虑具体学情,学段内不同区域、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班级学情的差异。考虑到七年级是起始年级,本课又是刚刚开始学习的第2课,学生历史学习的习惯、能力与思维尚未养成,尤其古文阅读能力还很薄弱,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史料的阅读与理解,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考虑形式多样性,图文并茂,注意对冷僻字要进行解释与说明;选用史料时要尽可能地照顾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比如讲到原始农业产生提及炎帝时,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小学五六年级语文必读书目中《上下五千年》涉及到,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还小有精通。

五、目标确立

1.立足核心素养的目标阐述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认知,而是在认知过程中,促进学生情绪体验,感受过程、掌握方法,促进学科价值的落实,不能割裂,更不能厚此薄彼。”[9]核心素养指引下的目标是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的融为一体,知识是根,能力与思维是两翼,方法是载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方向。基于对课标、学情和教材等因素的考虑,我们将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按照时间顺序描述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产和生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如: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整体上表现为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变;一定的社会生产决定一定的社会生活等。

(2)通过对《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的教学,教师可向学生初步渗透时空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原始农耕文化既是多元区域发展,又具有内在联系与统一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感。

(3)通过运用阅读、比较、分析、归纳、推断、情景体验等方法,教师可向学生初步渗透史料实证意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概况,归纳农耕生活的特征,提升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对历史文物图观察,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农耕产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迈进,体会祖先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认同中华文化。

2.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

重点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建议教师采用列表法,比较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农耕生活概况,归纳两个聚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受远古人类的高超智慧,理解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了远古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

难点:农耕生活(文明)逐步产生的进程和相关历史概念。

难点突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以及一些考古发现的图片,通过史实推断、合作探究、情景体验使学生逐步了解农耕生活的形成与特征。

六、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反映教學目标,体现教学策略,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成为整个流程设计的核心。因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环节,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目标展开。”[1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5.

[2]俞静娟,赵珊珊.论知识自主建构取向的历史教学设计:意蕴及其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01):8083+44.

[3]王民,仲晓敏.地理教学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35.

[6]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14316.

[7]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65.

[8]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12.

[9]黄莉敏.地理教学设计的路径与技术[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05).

[10]廖哲勋.革新学生学习方式 推进高中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4(0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中学历史人文教育回归原点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D/2018/02/217);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题“立足‘三史课堂的学生表达素养培养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JK12-L16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江苏 连云港222023)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