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价值、原则与路径

2020-04-07 03:42张有武顾徳龙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张有武 顾徳龙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具有超越现实性、客观真实性、灵活便捷性、互动性的特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要坚持政治性与导向性原则、实用性与同步性原则、实效性与整体性原则、主体性与主导性原则。文章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路径:建设教学网站、开发网络游戏、开发手机App、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考核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有武(1984- ),男,山西浑源人,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山西  太原 030008)顾徳龙(1988- ),男,黑龙江拜泉人,太原硕成语言培训学校校长,硕士。(山西  太原  030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及山西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B492)和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提质增效研究——以山西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9zsszsx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6-0091-0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显著特征。马克思1845年春于布鲁塞尔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①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高职院校要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要求,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形式。

一、虚拟实践教学概述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和信息技术进步,虚拟实践成为继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处理实践、科学文化实验之后的新实践形式。虚拟实践指主体依照特定目的,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数字化系统与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空间中开展的探索并能动地改造虚拟客体的客观活动。由于虚拟实践技术能够给予参与者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卫生、航天航空、军事等领域。为增强教学实效性,教育界也广泛开展了虚拟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不会置身事外。他们通过设置虚拟实践教学场景或者创设模拟体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仿真环境中感悟世界的同时,形象直观地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具有超越现实性、客观真实性、灵活便捷性、互动性的特征。超越现实性是指虚拟实践教学场景源自现实社会生活,但又不是简单模仿复制,而是对现实社会生活场景的超越,通过这种超越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虚拟成可能,并预测未来走向。客观真实性是指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有虚拟元素,但教学内容、目标与手段依然是客观真实的。教学内容的客观性是指教师预先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置入虚拟实践教学软件中,学生通过软件学习,感受教学内容及其反映的现实世界。教学目标的客观性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感受现实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真实性是指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场所、硬件、软件系统等都是可以感知触摸的客观存在事物。灵活便捷性是指虚拟实践教学只要将网络连接到电脑、手机即可,受课内外、校内外、有无经费、安全与否等因素影响较小。互动性是指在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自由互动,这种互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可以自由转换,学生可以担当教师的角色,为教师和其他同学讲解;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相关教学设备内存储的教学资源。

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价值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途径、新举措。

1.能够突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实践教学、节假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方便组织,但缺乏实地感受;节假日社会实践存在管理难度大、安全風险高、经费短缺、实践考察基地不足等问题;校园文化活动集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但部分学生因缺乏演讲、朗诵、写作等方面的才能而显得有些“被参与”。虚拟实践教学在较小区域空间内,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而形成的虚拟环境,既能给每个参与者平等参与的机会,也能克服安全、经费、场地等硬件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教师高效组织指导。

2.能够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虚拟实践教学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变革是其显著特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维要新、知识要广、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勇于创新,提高虚拟实践教学能力。另外,由于虚拟实践教学具有匿名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征,教师要在课前做好规划、课中全面统筹把控局面、课后总结教学经验,这无疑会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3.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在强调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更强调实践体验与亲身感受。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由于高职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和分辨能力不强,所以必须对其加强思想引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虚拟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在线课堂与互动交流论坛,课前学生在网上点击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自学;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题,有疑问既可以向教师请教,也可以与同学交流,还可以在网上查询。课上的虚拟实践教学场景使学生直观地观察仿真于现实的虚拟景象,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课后给学生布置虚拟实践教学作业,让学生深度剖析时下热点,加深理论学习。

4.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高职院校育人效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完成好这一重任,传统的讲授与说教显得无力,必须运用好虚拟实践教学这种新形式。通过虚拟实践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内在关联,即网络空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与网络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原则

1.坚持政治性与导向性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与重要平台,在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担负着价值引领的重大任务。虚拟实践教学依托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具有速度快、信息多、影响广等特征的同时,也存在内容庞杂、优劣并存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必须确保政治性与导向性,教学内容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及时剔除教学资源中落后的、消极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最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坚持实用性与同步性原则。高职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感情丰富,但是理论知识欠缺,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应立足学生思想实际、知识实际与心理实际,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虚拟实践教学必须与理论教学同步同向同行,起到既印证前期理论教学内容,又促进后期理论知识学习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各取所长,形成最大合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3.坚持实效性与整体性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既要符合互联网时代快速便捷的特征,也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征,第一时间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基本路线传达给学生,增强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因而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在建立虚拟实践教学资源库时应有一个整体规划,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中有一部分内容相近,应做到资源共建共享。

4.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思维方式,创设符合學生实际需要的虚拟实践场景。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做好虚拟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做好课堂流程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路径

1.建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网站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同教师一起成为网站的开发者、使用者和维护者。在网站设计方面,除了包括用户登录、常用链接等常规内容外,还要包括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任务发布、主要教学资源上传与下载、学习成果展示、分数录入与查询等内容。

2.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游戏。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游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学生知识积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强,贪玩心重,多数玩过网络游戏,少数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游戏,可以破解传统实践教学的困境,通过游戏这种较为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设计游戏时,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当多重社会角色,在不同角色中感受不同的担当与使命,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对关卡的挑战,磨炼学生的意志,并且挑战成功与否,及时反馈。这些挑战,其实就是知识点,因而通过网络游戏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3.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机App。当前智能手机已基本普及,高职学生是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群体,因此开发设计适用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手机App十分必要。在开发手机App过程中,需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适用度。在页面功能设置上,既要体现课程教学内容,还要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第二,体验感。感官体验、情感体验都要关注到,这样学生才会在愉快的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持续使用手机App。第三,互动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手机App,可以随时随地互动交流。另外,手机App还应有信息查询功能,以便学生及时接收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以及查阅教师的课件与作业批复、作业成绩等,从而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4.建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平台。虚拟实践教学教室内要配备齐全的虚拟实践教学设备,如教师用机、学生用机、教学资源系统、3D屏幕、3D眼镜、教学控制平台等。教室内既有局域网,也可以接入外界网络,教师通过教师用机将实践教学任务发送到学生用机,学生在学生用机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并提交结果。学生还可以依据教师提出的实践教学要求,在虚拟空间(如虚拟展览馆和科技园,以及资源库)进行参观,通过图文并茂、立体生动的场景与画面,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5.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考核机制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主要了解学生阶段性收获与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状态和感受,以便修正调整虚拟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结果性评价主要看学生通过虚拟实践教学是否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是否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第二,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是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因此,评价不能只是教师评学生,还要让学生评教师与教学过程。第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就是通过量化指标进行打分评价。定性评价,不是简单的“好中差”评价,而是要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特点、规律、变化和实际效果进行总体描述,以促使教师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注释]

① 中央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政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

[参考文献]

[1]张明仓.虚拟实践教学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戴钢书,汪馨兰,朱强,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曹顺,丁志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1):106-10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