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
化学实验教学有别于化学课堂教学,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避免让学生变成“高分低能”的书呆子。除此之外,化学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后续的化学课程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微型化学实验”为基础,提出了注重自主探究、注重分组实验、注重开放实验等方法并进行了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在与高中其他化学教师沟通时,笔者得出一些结论:高中教师几乎所有的化学学课程设计都十分相近,甚至是完全一致的,部分教师不了解化学实验设计的要素,只是简单地将网络或教学设计模板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从而造成教学目标和设计内容含糊不清且难以量化。
2.教学策略不合理。通常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设计应该包括化学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的具体顺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忽略了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设计的重要性。
3.教学评价不完善。对高中化学授课计划的大量研究,笔者发现部分教师没有完整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有的只是用一两句话来反思自己实验教学中的评价,而且所评价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1.注重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是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的主要时间,也是学生掌握和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地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发挥,从而促进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同时促进学生化学知识与实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氧气的制取”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制作成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1)实验用到哪些仪器设备?(2)实验中那部分是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3)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排水法进行氧气的收集?(4)收集部分的安装原则是有哪些?当学生思考完这些问题并作出回答后,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并制取两瓶纯净的氧气,并用自选的试剂来验证氧气的氧化性,这时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的现象和过程,就可以说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一过程的感受,就会不自觉地分析所用试剂是否能够验证氧气的氧化性,这样我们的实验就变成了一种探究性的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注重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探究能力的原因是缺乏探究实验的机会,而分组实验则是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的分组,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分组实验的优势,并积极探索和优化分组实验的措施方法,保证其在化学实验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例如,设计一个“燃烧条件”的微实验,在学生掌握了实验步骤之后,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进行实验。首先让学生完成一份实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步骤、现象、结论,而后让每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上述的方式就可以得到物质燃烧的关键因素,带学生讨论完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说明本组结论,然后再一起进行活动的小结:燃烧条件是______。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实验,给了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3.注重开放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利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这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传统的实验室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带领,虽然这种方式保证了一定的实验效果和设备的安全,但是却因为受到实验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此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实验,而传统的实验却不能给学生提供这样良好的平台,直接会对学生的创新性能力造成很大的阻力。
例如,设计一个微实验:取一支试管并在其中放入几颗锌粒,倒入几毫升的稀硫酸,让学生观察现象。这时教师再拿出一个螺旋状的铜丝,伸入到稀硫酸中并与锌粒接触,让学生观察现象。我们发现,当学生把铜丝插入稀硫酸中之后,铜丝上就会有气泡产生,这一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就产生了矛盾,这样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正确认识实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灵活应用教材,以微型化学实验为支撑,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