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单一,应该多样化,使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在学校找到适合创新型人才,建立多元评价方式。为了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会引导学生规范行为,确立目标,根据学生的德育水平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思想品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增加信心,提高道德品质。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评价时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和期待式评价,多鼓励学生,用积极的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看到学生能够把调到地上的纸屑直接捡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表扬学生在维护班级环境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将这种美好的行为坚持下去。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亲近式评价,使学生能够信任教师,爱戴教师。
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的方式来提高行为表现,促进学生在评价中成为学习主体。例如在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后,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机会。教师可以提前对学生渗透集体教育、团结意识、相互帮助意识、友爱、文明等教育,使学生在运动会中有意识地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当运动会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反思运动会中的表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自我思考,主动探究不同的道德品格和德语要求,促进学生自我提高,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通过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鉴别,主动诊断,促进学生发现自己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学生学会调整。例如在集体劳动中,有的学生偷懒,逃避劳动;有的学生主动承担,热爱劳动。在学生互评中,他们会主动发言,说出自己在劳动中看到的不良现象以及好的方面。学生的互评会使偷懒的学生感觉到无地自容,也会使积极参加劳动的学生得到肯定,产生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劳动中,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学生的互评会让学生在评价中发挥鉴别和诊断功能,促进学生相互跳街,相互激励,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评价指导下了解自己的表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为了教育学生尊老爱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养老院去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养老院,学生可以帮助老人洗衣服,倒水,穿鞋,陪他们聊天,给他们捶背或按摩……在这里学生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是一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会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学生,通过主动评价的方式来点拨学生,促进学生在多元评价过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和感染,实现道德品质的提高。
在活动中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总体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通过积极评价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体验和感悟的方式了解到正确的做法,树立正确的思想,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教师总体性的评价会提高学生对尊老和敬老的认识,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教师的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关注自己的道德行为和情感,提高判断和分析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
学生在活动后进行自评会促进学生反思,主动探究,在自评中反思,主动地加工德育知识。学生通过参观养老院与老人亲密接触,学生会了解到老人的需求,了解老人的生活实际,感受到老人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从而发自内心地回感受到老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沟通中,会听到老人传授的人生智慧和人生故事,会让学生变化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自评中会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从是否主动参与,是否积极与老人沟通,是否主动帮助老人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的自评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改变自己,向着优秀学习,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
参观养老院活动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专门的评价表格,引导学生通过实事求是的方式来填写表格,并相互打分,让学生能够客观地通过相互评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表现。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会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表达自己对尊老和敬老的认识,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相互评价的方式学生会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在道德行为上的表现,促进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
总之,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教师关注多元化评价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受到道德品质教育的熏陶和感染,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多元化的评价会使学生沐浴在道德品质教育中,使学生不断地受到影响,形成感触,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