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转变

2020-04-07 18:32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协同素养过程

一、从被动学习到能动学习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只追求知识传递的课堂视为“高效”,其实完全相反,学生与老师之间不能只是简单的问与答,而是在问与答之间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独立思考的一个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课堂转型的可能性。教学的过程不是单独的记忆过程,而是用集体思维,在思考和综合活动中产生判断和表达的过程,所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的交互作用能让每个学生调整或者更正各自的思考。教师联系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意识到回答的视点和根据,并让他们发现新的关联,产生新的概念,这样的问答才是有效的教学,才是真正能动的学习。

能动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它不仅关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动性、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且它强调了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要学会优异的知识就应该踏踏实实地钻研——我们不能死记硬背教材的知识点,而是要通过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把它们有效地归纳串联,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所以,我们学习的内容,不是单纯地找出“答案”,而是包括了得出这种答案的理由与根据。这种学习要有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在这里,为了驱动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我们还应该有效地利用“协同学习”的方法;在对话学习中要把学生自身的经验与原理原则联系起来,共同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

佐藤学说,“学习共同体”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培育每一个儿童成为“学习的主权者”。但实现这个目的异常困难,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造成的几个问题:学习对象的缺乏,学习同伴的缺失,和学习意义的丧失。其实学习的实践就是攻克这三方面传统的教学现状。我们要开放“封闭”的学校教育;让课堂从个人学习到协同学习。真正的学习实践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参与”,“一种文化实践的参与”。“理解”是指能感悟到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价值与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协同学习就是打破封闭的个体学习,展开与他人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课堂不是单纯促进学生记忆的场所,而是通过学习活动所进行的不断提升自己的新的创造活动。

学生的成长不是孤立的。在课堂上所有学生和教师其实都是“分享学习”和“协同学习”。重视协同学习、和同伴一同探讨、分享,这样就能提高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而进行主体性、能动式的学习。“协同学习”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学创造的原理。充满协同精神的“协同学习”不同于普通的小组学习,它具有以下几点基本要素:

1.肯定性相互依存——在协同学习中要达成学习目标,就得基于基本的信赖关系,求得相互依存,最大限度的协力。它是有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

2.积极性相互交流——倘若不能积极的交流,也不能期待学习成果。在协同学习中,同学之间面对面地交流、互教互学是一个前提条件。

3.个人的双重责任——每一个学生都肩负双重责任,即对自身学习的责任与对伙伴学习的责任。倘若伙伴不理解的场合,要求自身做出反思,积极地加以支援。

4.社会技能的促进——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需要具备必要的学习技能与沟通技能。若学生没有掌握这些技能,就得有意识地展开教育。

5.活动的反思——要提升小组活动的质量,就需要在协同学习中对学习活动进行建设性的评价,反思学习活动中的言行,不得以甄别或批判伙伴为目的。

只有不断满足这些要素的小组活动,才能称得上是协同学习。

三、从表层学习到深层学习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只掌握表层的知识概念而没有去深化概念,没有深刻地理解概念,没有把概念上升到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学生也就不能提升他们学习知识的“质量”。所以,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辅助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有效地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度探究。有效地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学生通过学后不断的反思就可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归纳起来,实现主体性、能动性的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二点要求:第一,“问题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更多的来自教师的提问,基本没有学生的的疑问。我们要采用“激疑”的教育策略、还要有来自学生疑问的机制,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差别表现出来。其二,“问题共享”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问题分享,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分享,在分享中反思。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慢慢深化问题、激活思维、产生新问题、找到可持续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以上“问题形成”“问题共享”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这就是课堂改革转型的方向。

这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转型讨论的不只是“有效学习”,更是“优质学习”的问题。就是说,“有效学习仅仅是限定于一定的目标做出的评价,而不问这种目标本身的价值是什么,但优质教育不是单纯追求有效,而是以所选择目标本身是否有价值(符合教育目的、教育观、学生观)作为必要条件的”。这样,我们越是贴近教育的现实,就越是要关注育人价值的问题。当下教育改革是“核心素养”界定的时代,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迫切需要我们的课堂做出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

猜你喜欢
协同素养过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