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职古诗文学习来说,最好的方式便是诵读,在诵读中融入情感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深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与内涵,并且接受其熏陶,实现自身情感的丰富。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中职古诗文诵读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师基本都是采用传统单一式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无趣,教学效率低下。所以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和转变,结合实际合理引入多媒体与网络等,以便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要想更好地读懂一篇古诗文,需要中职学生做到读得流利、读得精准,并在诵读中可以很好地呈现出古诗文的节奏与重音。而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来说,就需要做好范读演示,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准确的诵读方式,实现高效学习。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因为一位教师需要面对很多学生,所以难以避免出现顾及不到的情况。换一句话说,仅靠教师个人的范读声音,有的时候很难辐射到整个班级,进而使得部分学生没能听清,在诵读时发生读音偏差的情况[1]。针对此,中职语文教师便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如在网络上搜索优质的诵读音频,之后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并在呈现过程中,遇到关键点的时候,教师便能及时暂停,然后给学生解释。
例如在《六国论》中的“六国互丧”中的“丧”字读音时,学生便极易读错。所以在借助音频播放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将其重点凸显出来,帮助学生有效了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聆听效果,而且教师的时间、精力也能得到极大地节省,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提升教学效率。
中职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如果教师在诵读练习时盲目采用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毫无波澜地叙述文字,那将很难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影响学生对古诗文的把握。中职古诗文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领会其中的情感,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带入其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2]。不过因为时代所处角度不一样,如果缺乏合适的手段辅助,学生便很难切身体会。而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帮助便能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登高》这一古诗文诵读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当时年代的资料信息,同时还有作者的生平与经历等。这样,便能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为接下来的诵读做好准备。之后在学生具体诵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背景音乐,以便起到烘托诵读氛围的效果,促进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文本情感的理解,提升诵读效果。
多媒体与情境教学法有很大的练习,所以在中职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与网络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一种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体验。借助情境教学法,能够将作者文章创作时的情感很好地呈现出来,而学生深处情境中,便能有效接受,情感投入也能更为顺畅。
例如在《陈情表》这一课文教学中,作者在文章创作过程中深感朝廷恩惠,不过因为一些原因难以报答。所以,整篇文章中都蕴含深切的真情,而且语言也是非常委婉与恳切。合理诵读便能感受其中忠孝难以两全的情怀。对于中职语文教师而言,便应该抓住这一点,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创设中含蓄的诵读情境,以便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再组织开展合适的练习,这样,便能帮助学生准确地将其中蕴含的深意诵读出来,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师还应该积极进行诵读模式的创新,引入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并且给予学生新鲜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诵读学习中,达成理想的学习目标。古诗文属于一种系统化的学科教育,如果仅靠课堂短短的时间是很难帮助学生有效诵读的[3]。例如在一节课堂上,教师需要进行古诗文中心思想、内涵等的讲解,这样便会影响到诵读时间的分配。而合理引入微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这一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因为该篇古诗文比较长,所以一节课往往只能开展一次或者是两次的泛读演示,时间显得比较紧凑。为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中的经典演绎诵读来解决问题,提取其中的精要,然后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因为微课视频内容精练时间段,所以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便能实现随时随地的回顾。而且这样还能实现学生碎片化的阅读,有效地加深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诵读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是中职学生感悟古诗文内涵、提升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把握新型技术的优势,之后从多个角度着手引入合适的教学手段,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便实现对古诗文的深度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