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2020-04-07 12:43徐苗苗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迟发性蛛网膜下腔

徐苗苗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有调查表明,中老年患者动脉瘤形状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较青壮年相比明显较高,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剧烈头痛,正常生活及工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该病的病情进展速度比较快,如未能及时处理,将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未完善相关护理干预方案,提升护理质量,我院引入综合护理,并围绕护理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86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分为各43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女占比20:23,年龄跨度40-69岁,平均(53.41±6.53)岁。后交通动脉瘤患者19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4例。研究组男女占比22:21,年龄跨度41-68岁,平均(55.74±6.65)岁。后交通动脉瘤患者2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加强对患者意识状态以及颅内压水平的观察,采取正确的方式缓解患者脑水肿程度,及时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结果上报给主治医生以便于及时进行治疗方案的额调整。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掌握患者呼吸以及血压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手术一侧肢体血液的流通情况,加强对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如穿刺部位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加强对患者颅内压的监测,并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血压过低情况,按照医嘱要求选择相适合的时机使用甘露醇降低患者颅内压水平,每间隔一小时进行一次颅内压测量,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指导患者家属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程度,如患者血液粘稠度出现异常及时进行补液治疗,确保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比容保持在30%以上。

1.3 观察指标 使用Hunt-Hess分级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状态进行评定[3],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为0-20分;中-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颅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为20--45分;倦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50--70分;木僵,中或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脑强直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75-95分;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状态为100分,评分越高患者临床状态越差,分组计算护理前后评分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Mean±SD)描述,行χ2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6例患者护理前Hunt-Hess分级评分分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196),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unt-Hess分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5.79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unt-Hess分级评分(Mean±SD,分)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动脉瘤,动脉瘤组织受力破裂之后,血液会快速渗入到蛛网膜下腔位置,对该部位的组织器官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功能障碍情况。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加强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颅内压情况的关注,同时引导患者参与到患者护理监护中,能够尽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适合的护理干预措施。颅内动脉瘤主要病变部位为动脉壁突出部位,此部位的血管较容易破裂,进而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出现行为或者语言异常情况。综合护理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通过护理干预的完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unt-Hess分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可见,综合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疾病康复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迟发性蛛网膜下腔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