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嫣,甘佳鑫,付红敏,杨家武,聂文莎
1.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2.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云南 昆明650034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呈迅速增长趋势[1]。小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吞噬细胞功能不强等因素常导致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受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后,可在发病后1周左右检测到血清中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且在急性期呈持续升高趋势[2],免疫荧光九联检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现已广泛的应用在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中。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法,探析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收录的病例均来自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637例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时间收录在2018年10月~2019年9月,637例患儿中包括337例男性、300例女性,平均年龄(3.52±0.81)岁、平均病程(5.52±0.53)周,此次研究获得患儿家属与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与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之后首先采集患儿静脉血液2ml,以3000 r/min转速离心处理10min,取上清液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对呼吸道中常见的抗体进行检测,在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时,采用的检测原理是在抗体中,将没有结合抗原的除去,形成抗体复合物,在干燥、封片处理后,选用免疫显微镜进行观察。在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试剂盒上的说明书开展检测流程,在每次的检验过程中,需要进行阳性与阴性的对比,确保实验的精准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的指标数据为检测结果,主要指标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肺炎衣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Q热立体克次体九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将所收录的病例资料数据输入到SPSS.25中进行处理,研究的病原体属于计数资料,检验形式为卡方,最终的表现形式为百分比。
最终的检验数据呈现出,637例患儿中,病原体检测以阳性呈现的为255例,主要表现在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肺炎衣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Q热立体克次体等病原体上,具体的例数与占比情况见表1。
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3],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各种细菌、病毒均可引起该病,患儿在发病后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头痛、乏力等临床症状[4],更有甚者进展到肺部引起心率增快、呼吸困难,严重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由于各种细菌、病毒均可致病,为达到精准治疗,需尽早明确病原体,从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表1 检验数据
对我科637例患儿数据研究表明,具有特异性病原体IgM患儿255例,阳性率达40.03%,该阳性率与国内大致吻合。最容易感染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16.32%)、甲型流感病毒感染(6.59%)、呼吸道合胞病毒(4.87%),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4.39%)、副流感病毒(3.45%)、腺病毒感染(3.45%)、嗜肺军团菌(0.90%),未检出衣原体及Q热立体克次体,与其他学者调查结果相比略低[5],一方面可能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相关,血清中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的形成常在发病后1周左右方可检测到,所以会影响检测结果;另一方面,有些患儿入院前已予抗生素治疗,也会造成检测结果的阳性率。
小儿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的诊断出呼吸道感染原因,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并且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具有准确率高、操作便利、经济实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