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产业信息滞后等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给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就业指导与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遇到最困难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这就需要医疗机构深入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焦虑心理和各项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心理护理对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适当的心理指导[1,2]。
1.1 研究资料 选取某市W大学2018年10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300名,男女比例为172:128,年龄21-25岁,其中包含131名农村人口以及179名城市人口,独生子女252,非独生子48人。
1.2 研究方法 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所有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计300份调查问卷,最终得到29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到97.33%。所有文件采用完全一致的指导语,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对焦虑心理人数进行统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性别高校毕业生焦虑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统计不同生源高校毕业生焦虑发生率比较并进行对比;统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校毕业生焦虑心理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P13.0分析计数资料χ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Mean±SD),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性别维度下焦虑心理情况 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维度下焦虑心理情况对比结果(n,%)
2.2 不同生源焦虑心理情况 见表2。
表2 不同生源焦虑心理情况对比结果(n,%)
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校毕业生焦虑心理情况 见表3。
表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校毕业生焦虑心理情况结果(n,%)
在我国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大多数行业对于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普遍高于女性劳动力,致使女性高校毕业生社会竞争压力普遍高于男性,就业前景更加严峻。另外,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仍然是弱势群体,整个社会环境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过去4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同时还表现在社会公共意识、法律意识、自主意识以及日常消费倾向等各个方面,直接造成城乡居民在思维习惯方面的偏差。由于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置在城市,农村大学生在升学后将直接面临各种不同角度下的“城乡差异”,并且几乎全方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路径,进而产生焦虑型。
首先,要专门针对患者性别上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对策。对于男性焦虑心理患者来说,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严峻的就业环境以及永无止境的竞争压力。医疗机构可以与高等院校展开合作,将高校毕业生心理焦虑情况调查结果你想给高等院校,呼吁学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呼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于人才市场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做好高校人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对接工作,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作为护理人员,则应该针对男性患者特有的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比如学业压力、工作压力、求偶压力以及养老压力等,主张患者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明确周围环境对自身的期盼,进而明确自身当前的社会身份,根据重要程度对人生目标进行排序,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有序进行,切不可急功近利、过于急躁,长期停留在亚健康状态,走进焦虑心理的误区。
新形势下的医疗机构应该对高校毕业生焦虑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帮助高校毕业生走出心理焦虑的误区,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实现我国人才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