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志聪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现阶段介入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同时介入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具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中此技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对很多疾病进行治疗时,此技术成为了其中治疗的首选方式[1,2]。但是针对介入技术而言,其进行操作之时一般都在高危的职业环境中,其中相关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威胁。所以在此情况下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护师的职业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4]。
1.1 一般资料 参与此次研究的目标全部为我院的心脏介入导管室护士,所有护士全部自愿参加此次研究,且承诺会积极主动的配合研究。所有护士中,护士的年龄并没有明显差异,其工作时间对比后也无区别。同归对护士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后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按照相关文献资料和日常的工作经验归纳和总结心脏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见表1。
表1 心脏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3.1 出现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
3.1.1 X射线辐射 在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甚至肿瘤介入以及介入检查等相关操作中,都需应用到X线进行照射,这样的情况下护士会经常处于X射线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人体会因为X射线而受到十分严重的伤害。如果长期的接触X射线则十分可能会导致护士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放射病,比如白细胞下降和疲倦以及脱发还有食欲下降等情况,甚至在情况严重后之时还十分可能导致护士出现致畸或致癌的可能。
3.1.2 噪音污染 为了保证患者相关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在介入导管室一般会配备很多设备,比如多导心电功能检查仪和吸痰器以及多功能监护仪等仪器,实际应用这些设备之时会出现强烈的噪音。这些设备的噪音已经严重超过了噪音标准限值。如果护士长期在这种噪音下工作,那么则会出现头痛和听力减退以及疲劳还有烦躁等情况,甚至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护士出现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病率。
3.1.3 负重性损伤 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会穿防护服,防护服的重量可以达到几十公斤,同时在工作中护士一般都是站立操作,所以此情况下十分可能会导致其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甚至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其骨骼肌肉出现损伤,患者会出现强烈的背痛。
3.2 化学因素
3.2.1 化学消毒剂 比较常见的有含氯消毒剂和碘酒以及戊二醛等,这些物质都会对护士的身体产生一定危害。护士使用的相关物品也会接触到化学药品,所以如口罩和帽子等都需使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部位环氧乙烷会残留到护士的物品上进行挥发并通过呼吸道进入到人体后。
3.2.2 化疗药物 在介入导管室中化疗药物的配置是日常工作之一,如果防护措施不足或是操作不当则会导致这些药物通过皮肤或是呼吸道进行到人体中,人体的正常组织会受到一定损伤,比如出现骨髓抑制和脱发自己皮炎等。
3.3 生物因素 手术器械和多种侵入性操作都可能会导致出现意外损伤,比如划伤或是刺伤等,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医源性感染的几率不断增加。
3.4 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开始进行介入手术前,患者的相关治疗需详细了解,操作程度严格执行,避免不必要的曝光和重复照射,仪器将护士受到的辐射量有效减少。另外护士还需原理辐射源,将相关防护措施做好。对于心脏介入导管室的护士而言,需对每个月所接触的辐射量进行统计,在全年中,所接受的辐射量不能超过5%。
这对护士而言,需对职业暴露危害以及相关防护措施充分了解,在介入室真确操作相关器械,针头和玻璃碎片以及刀片等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如果被刺伤或是被划伤则需立刻用肥皂进行冲洗,然后在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将其中的血液挤出后再次冲洗,最后将碘伏在伤口涂抹并包扎。
介入导管室中的空气需保持流通,定期开窗透气,将有害气体及时排出。每个月对过滤器清洁一次,每周对通风罩清洁一次。各类消毒剂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将其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使不良反应得以有效减少,有效的避免出现二次感染的情况。如果眼睛或是皮肤上溅落了污血,需立即清洗,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是血液时需带好手套,并做好相应的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