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4-07 11:14刘红云熊晓丽
医疗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刘红云,熊晓丽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结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开腹手术、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均为治疗结肠癌患者的常见方式,其中开腹手术具有术中视野清晰程度较高的优势,但手术创伤大,不利于预后[2];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应用广泛[3]。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9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40~71岁,平均(57.95±4.30)岁;肿瘤直径2.5~9.1 cm,平均(6.12±2.31)cm;肿瘤位置,乙状结肠13例,降结肠13例,盲肠/升结肠13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17例,Ⅲ期15例。腹腔镜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2~73岁,平均(58.01±5.14)岁;肿瘤直径2.6~9.1 cm,平均(6.17±2.42)cm;肿瘤位置,乙状结肠13例,降结肠15例,盲肠/升结肠12例;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7例,Ⅲ期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4]中结肠癌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均为初次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方式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转为开腹手术患者;存在肿瘤细胞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有效配合完成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失访患者。

1.2 方法

开腹组:全身麻醉,仰卧位,腹部病灶处做纵形切口(长度约15 cm),逐层切开,暴露术区,依据肿瘤部位进行病灶清除,并清扫相应区域内淋巴结,术后为预防切口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

腹腔镜组:全身麻醉,仰卧位,头低足高,取4孔法,脐部做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压13 mmHg(1 mmHg=0.133 kPa)],依据癌变位置在麦氏点及两侧锁骨中线留置操作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确定是否发生肿瘤转移、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等,根据病灶情况进行对应手术治疗,具体见下。(1)游离患侧结肠,在横结肠末端、回肠末端以布带结扎。(2)不同病灶部位处理办法:乙状结肠,在病灶上端13~15 cm处将乙状结肠系膜持续向下分离至肠系膜下血管位置后离断,以超声刀做盆腔锐性淋巴结清扫,保护双侧输尿管,进入直肠后间隙,腹腔镜直视下,以超声刀游离骶前筋膜处淋巴结直至肿瘤下方5 cm,保留自主神经丛后行肛门直肠吻合;横结肠、升结肠,分离回盲部外侧肠系膜,病灶11 cm位置切断肠管,并于右下腹麦氏点做切口(长度约3 cm),病灶近端10 cm处切除癌变肠管后将肿瘤及肠管拖出腹腔,后进行肠管吻合,将肠段放回腹腔,冲洗腹腔、置入引流管。术后为预防切口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

1.3 临床评价

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开腹组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短,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腹腔镜组长,术中出血量较腹腔镜组多(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术中出血量(ml)开腹组 39 144.52±11.48 3.30±0.45 15.24±3.48 153.69±27.48腹腔镜组 40 162.74±13.35 2.21±0.37 12.40±2.13 345.84±35.72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时间(d)住院时间(d)t 6.497 11.773 4.387 26.75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并发症

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腹腔镜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术后1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

开腹组术后1年生存率与腹腔镜组相近(P>0.05),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较腹腔镜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比较[例(%)]

3 讨论

结肠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应积极开展治疗[5]。根治手术为结肠癌患者常见治疗方式,其中开腹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步骤简便等特点,手术稳定性较高,但缺点在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影响大。

随着医学的发展,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技术逐渐完善,手术稳定性、安全性逐渐提升,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特点,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进而达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有利于预后[6]。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考虑原因与腹腔镜操作步骤较开腹手术复杂有关;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开腹组少,说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创伤小,可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保证患者内环境、内分泌水平的稳定,达到缩短术后康复周期的效果;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低,考虑原因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创伤水平,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降低术后感染风险;腹腔镜组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均较开腹组低,考虑原因与剥离肠系膜可阻断肿瘤细胞转移途径,进而降低复发率相关;虽然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相近,但腹腔镜组仍有优势。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提升术后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1年生存率。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