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形态与意义
——以《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为例

2020-04-07 03:02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格林童话玛利亚扇门

李 翔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格林童话是由格林兄弟搜集德国民间故事编辑整理而成,该著作的产生对世界儿童文学具有重大意义,并受到学者广泛研究。众多学者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解析格林童话,在《格林童话<莴苣>的精神分析解读》一文中,蔡佳、林嘉文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讨了主人公莴苣姑娘从本我到超我的人格演变过程[1]27。格林童话也备受女性主义者关注。例如,吴敏在《女权主义视角下的格林童话公主》一文中从公主这一角色出发,分析其气质,认为公主形象为父权文化、男性视角下的产物[2]6-9;余剑虹、刘峰琳在《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格林童话>》一文中则从主人公母亲的形象、父亲的“缺席”以及结局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格林童话体现了男性社会对女性形象具有规约作用的结论[3]51-52。同时,格林童话作为著名儿童读本,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一定教育与启示作用。郭天山在《论格林童话对儿童心灵的启迪》一文中指出:格林童话有利于引导儿童建立真、善、美品格,但其中糟粕部分应客观对待,应巧妙选取格林童话的精华[4]300;张鹏鹏在《简析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一文中指出格林童话对于儿童心理认知、道德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儿童文学中的瑰宝[5]104。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主要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视角、教育功能等多角度对格林童话进行研究。但笔者认为:精神分析与教育功能的研究应该有一个基于文本的扎实基础,就是普罗普叙事理论指导下的结构图示,这样可以更好地梳理童话文本细节。因此,本文将从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对格林童话中《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进行解读,对其结构形态与意义内涵进行研究。

一、普罗普叙事理论下《圣母玛利亚的孩子》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又名《圣母的孩子》,主要讲述了由于家庭贫困,主人公小女孩被圣母接到天堂生活,一次圣母外出,将一串钥匙交给小女孩,并禁止她打开第十三扇门。小女孩打破禁令,面对圣母归来后的询问,还撒了谎,因此,她被圣母派遣到荒野并且失去说话能力。后来,国王出现将小女孩带回王宫,并生了3个孩子。每次生孩子后,圣母都询问小女孩是否打开过第13扇门,小女孩都否认,作为惩罚,圣母带走了她的3个孩子。小女孩被民众认为是吃人的妖魔,被判处了火刑,在大火中,小女孩终于承认自己打开过第13扇门行为,并取得圣母的原谅,最终圣母将孩子和声音还给了她。笔者认为,这则故事符合普氏理论中神奇故事的结构,同时具有象征意义及教育意义,但还未有学者做过相关方面研究,因此极具研究价值。

普罗普是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代表人物,他在《故事形态学》中指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字是多变的,并且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行动,但神奇故事中的人物行动或者功能性质是一致的,可通过角色功能研究故事[6]17。笔者将通过运用普罗普神奇故事31个功能项,按照故事本身发展顺序分析《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则童话中的功能,简叙其功能性质并列出定义以及该项功能代码,最后得出故事功能图,如表1。

序号简述功能性质定义功能代码故事情节27主人公回答问候主人公的反应(r2)“不,我没有打开那扇禁止打开的门[7]235。”28对头掠走一个人加害(A1)圣母玛利亚夺走初生的婴儿。29主人公负面反应,受到惩罚失败者受到残酷的惩罚(Zconter)孩子不见了,人们便议论王后是吃人的妖怪[7]235。30赠与者问候主人公并盘问他赠与者的第一项功能(Д2)一年过后,王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夜里圣母玛利亚对她说:“你承认打开过门,就还你孩子并让你开口说话;你继续否认,我就把你这个初生的孩子也带走[7]236。”31主人公回答问候主人公的反应(r2)“没有,我没有打开那扇门[7]236。”32对头掠走一个人(在这里赠与者转变身份变成对头)加害(A1)圣母夺过孩子,回天国去了。33主人公负面反应,受到惩罚失败者受到残酷的惩罚(Zconter)人们认为孩是被王后吃了。34赠与者问候主人公并盘问他赠与者的第一项功能(Д2)又过了一年,王后生了一个女儿。圣母玛利亚便说:“要是你承认你打开过门,就把你的两个儿子还给你[7]236。”35主人公回答问候主人公的反应(r2)“没有,我没有打开那扇门[7]236。”37对头掠走一个人(在这里赠与者转变身份变成对头);三重化加害(A1)于是圣母带走了她的第三个孩子。38主人公负面反应,受到惩罚失败者受到残酷的惩罚(Zconter)“王后是个妖怪!我们必须审判她!”她被判处火刑[7]236。39主人公回答问候,这一次是正面的回答,承认自己的错误主人公的反应(r2)突然,她大声喊道:“是的,我开了那扇门[7]236!”40缺失被解除灾难或缺失的消除(л4)话音刚落,大雨从天而降,浇灭了火焰。圣母对王后说:“一个人只要承认自己的罪过,并忏悔,就能得到宽恕。”她把三个孩子交给王后[7]237。41魔法被消除灾难或缺失的消除(л8)让她能重新说话[7]237。42结局:主人公过上幸福生活举行婚礼C3并且让她终身幸福。

随着故事发展,角色在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作用。在《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小女孩是主人公,国王在故事中扮演的是英雄形象,是故事中的相助者。圣母玛利亚既是帮助者同时也承担派遣公主到荒芜地方的角色,是在主人公撒谎后掠走孩子的对头,一人分担三角色。根据角色排列功能项,《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有以下五个行动圈:

(一)对头的行动圈包括玛利亚驱逐小女孩到荒野、小女孩破禁后对头对其施加魔法使其手指变成金色、对头玛利亚掠走王后的孩子等加害行为。

(二)赠与者行动圈即赠与者圣母玛利亚出现并盘问主人公是否破禁。

(三)相助者行动圈国王是故事中的相助者,包括国王将主人公从荒芜之地移动到王宫,消除灾难,以及小女孩(主人公)摇身一变穿上美丽的衣服等。

(四)派遣者行动圈派遣者玛利亚将小女孩从天堂派遣到人间荒野中。

(五)主人公行动圈即小女孩打破禁令受到惩罚以及面对赠与者玛利亚提问的反应,同时包括和国王婚礼等。

故事主要由两个母题链构成:即,a:禁令——打破禁令——受到惩罚;b:主人公接受询问——回答问候(反面)——受到惩罚,这一母题链在文中共出现3次,是三重化的体现。在第3次受到惩罚后主人公觉悟,承认自己的错误,最终得到玛利亚的原谅。

从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这则童话故事《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与大多数童话故事相同,并未将31个功能项全部包含。这则故事铺垫部分包括家庭成员外出、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打破禁令三部分。接着引入主人公,灾难被告知,主人公被派遣离家,这时主人公为落难型。相助者出现使情节进程展开,主人公改头换面并与相助者成婚。主人公对赠与者提问产生反应,3次都为负面,在受到惩罚后重新产生正面反应,故事达到高潮,灾难与缺失被解除。但假冒主人公提非分要求、给主人公出难题、敌人受到惩罚等功能项缺失,最后故事以主人公过上幸福生活结束,是大团圆结局。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最初故事回合结合方式属于两个回合首尾相连即一个回合接着一个回合。第2回合结束时主人公面临两个灾难;第3回合解决其中一个灾难;第4、5、6回合是三重化并列的回合;3回合相继发生并拥有共同的结局属于一个大回合;第7回合接着前面第6回合发展,解决第2回合灾难以及第4、5、6回合缺失,故事结束。故事一开始,小女孩的父亲遇到难题,圣母玛利亚出现并解决难题,带小女孩到天堂生活,第1回合结束,故事暂告段落;紧接着圣母玛利亚外出,小女孩成为新回合主人公,她打破玛利亚对她下的禁令并撒谎,因此受到惩罚,出现新的灾难,故事开始进一步发展;小女孩被发配到荒野,国王出现并将她带回王宫举办婚礼,第一个灾难解决,这一回合结束;小女孩生孩子后,圣母玛利亚出现并询问其是否打破禁忌,都以否定回复,受到惩罚,以圣母玛利亚带走孩子结束,这一回合出现3次,是三重化表现;孩子的缺失导致主人公面临新灾难,由于主人公的悔过,孩子归还,缺失消除,并且小女孩恢复开口说话能力,第2个灾难解决,最后故事结束,主人公过上幸福生活。

将这个故事的所有功能项记录下来就会得到以下公式:

Ⅰ.ie1Д2r2R1

Ⅱ.e161Mor61e2b1K1B4(Д2r2)×3ZconterB5A9A11B5↑

故事作为一个整体,其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上述部分笔者运用普氏理论从形式角度分析故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了解故事本身。接着笔者将运用精神分析学方法解读《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探讨主人公人格的演变,并揭示故事内容所蕴含的道理。

二、《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诚信与谎言

童话作为儿童最喜爱的读物,是切合儿童情感需要的。因此,笔者将从心理角度阐释这则童话故事。弗洛伊德观念里,潜伏的、被压抑的东西是无意识的原型[8]86。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最原始的自己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这时“我”会满足自己一切愿望,以内心快乐作为行为准则,目的在于避免一切痛苦。“自我”拥有一定理性,以现实为原则[9]7。受道德支配的“超我”,是自我、本我、超我中最高存在,是完美与理想化的产物。《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小女孩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无意识状态支配,以及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冲突。

青春期的孩子总会面对各种各样抉择,《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小女孩同样如此。在故事第2回合中,圣母玛利亚外出并告知小女孩不能打开第13扇门后,小女孩答应了圣母的要求。但随着同伴(陪同小天使)外出后,我们通过小女孩的内心活动:“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进去看一眼,没有人会知道我打开那扇门[7]233。”则可发现,第13扇门诱惑着小女孩。我们所说的无意识在大部分时候指心中所压抑的欲望与恐惧等,这第13扇门代表着诱惑、无意识等毁灭性的力量。小女孩“自我”的力量并没有去克制自己欲望,没有战胜这一恶势力,她屈从于“本我”想要打开第13扇门的倾向,盲目的顺从内心想法,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最终打开了第13扇门。同时,她打开那一扇门的行为,也符合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而面对圣玛利亚归来后的提问,小女孩内心是恐惧的,在无意识驱使下,她撒谎并选择逃避,因此,她也受到了玛利亚的惩罚,包括派遣离家到荒野与不能开口说话两个处罚。

故事第3回合中,小女孩被抛弃在人间荒野中的场景,令人难以忘怀。她在森林里承受着撒谎的处罚,面对密密的荆棘丛怎么也出不去,这体现出面对困难时,小女孩是弱小无助的,但她不得不承受处罚。直到在森林里打猎的国王出现并发现小女孩时,状况才得以改变,国王带着她骑马回宫,赠与小女孩衣物,并且娶她做了妻子。国王将男性保护者形象显现出来,这里的国王是有爱心的、强壮的、救人脱难的形象。正是国王的出现,解救了处于惩罚与危险中的小女孩,解决了第2回合中小女孩被派遣到荒野的灾难,使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

在故事的4、5、6回合中,小女孩生孩子后,圣母玛利亚3次询问她是否打破禁令,她都否认自己破禁的行为。面对询问与考验,在小女孩“本我”和“自我”的斗争中,作为理性代表的“自我”仍旧无法抵抗来自“本我”的意愿,并未战胜“本我”,其最终选择撒谎。作为撒谎的惩罚,圣母玛利亚带走了她的3个孩子。这3个回合中小女孩以负面形象出现,将人性的阴暗面展现出来。童话不仅是适应儿童心理的文本,同时也能满足老于世故的成人心理,读者与童话文本之间存在一种对话方式[10]4-5。看此童话的人会投射并直面自己、反思自己内心的阴暗想法,回忆自己的人生中是否有和小女孩一样行为,从而产生共鸣,并感知自己也有相同的阴暗面。而对于听故事的儿童而言,则是一种启示,说谎是危险的,故事中的小女孩因为撒谎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儿童会认识到说谎的危害,即他会像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样得到教训。

接着,在第7回合中,由于孩子的丢失,小女孩被民众认为是吃人的恶魔,是妖怪,她被判处火刑,这里的火刑是作为触犯“超我”的禁忌存在。面对大火,小女孩后悔自己曾经撒谎的行为,“超我”觉醒并战胜了“本我”的意愿,她在临死前承认自己打破禁忌,打开第13扇门的行为,并获得原谅,圣母玛利亚归还了她的3个孩子并让她能开口说话,解决了第2回合丧失说话能力的灾难及4、5、6回合中孩子的缺失,故事结束。结局中的小女孩不是被无意识等邪恶所毁灭,而是在道德支配下获得更高人格的进步,战胜了内心的邪恶,诚信战胜谎言,美好的品德战胜了阴暗,将负面人格控制,成为超我的完美化身,以幸福美满为象征。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故事中的小女孩完成了由“本我”占据主导到“自我”与“本我”不断斗争,但不断失败,到最后“超我”觉醒并战胜“本我”的人格发展过程。同时,小女孩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得到圣母玛利亚的原谅,这一体验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相类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许会犯错误,但重要的是要诚信,在犯错误后勇于承担,而不是推卸与逃避。儿童只要承认自己的谎言与错误,即使犯下自认极为严重的错误,也可以很容易得到原谅。这也是这则童话所要强调的一点,而这一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可以令儿童消除自己在犯下过错后害怕受到责罚,认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无法挽回从而放弃努力,甚至破罐破摔行为。在儿童心理中,常常会放大自己所犯错误、所经历困难的严重性,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未成年人犯下自杀自残等恶行的原因。这则童话告诉儿童,即使犯下在天堂欺骗圣母的错误,即使错误令自己的孩子消失,只要承认错误,一切都可以挽回。

三、结 语

民间童话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和意义内涵[11]1。笔者通过普罗普叙事理论对格林童话《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进行形式分析,划分出功能项,从而理清故事结构。同时,故事结构的发展可清晰呈现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的主人公通过打破禁忌、难题考验等情节,暗示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中的第13扇门,金光闪闪,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主人公,将其内心欲望显现出来。同时,主人公在无意识支配下做出行动,人格在不断发展,超我最终战胜本我,走向幸福。童话作为一种儿童读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神奇、动人、曲折的情节将儿童带入幻想世界,但其主旨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格林童话玛利亚扇门
来自《格林童话》的困惑
这扇门
万事通大夫
第8扇门
推开那扇门
“过期”的《格林童话》
第八扇门
在白宫的童年
——玛利亚·奥巴马
灯节上的玛利亚
玛利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