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0-04-06 14:30苏凯琳
中国市场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

苏凯琳

[摘 要]固定资产的有效管控是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完整且实现资产保值的有效方法,也是确保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完善对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6.115

1 概述

1.1 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是在单位价值5000元及以上并且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资产,它在产品检测鉴定、日常办公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固定资产在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企业如何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如何正确使用固定资产及财务账务处理,如何提高对闲置、报废的固定资产有效监管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活动要求。能否管好用好企业的每一个固定资产,延长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寿命,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使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1.2.1 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维持运营的重要资源。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变化、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1.2.2 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挖掘潜力,提高利用效率,不仅是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1.2.3 有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在检测鉴定活动中需要注重固定资产的正确、有效的运行管理。尽可能做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价值,提高企业资产运营水平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更好的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的效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盈利能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随着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高新技术企业经过数年的努力发展,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也需要慢慢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刷,也不断采购大量新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多、投资时间长等,因使用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会疏于日常管理,高新科技实验室的固定资产在日常使用中常会出现一台仪器多人使用,使用人没有进行相应的维护,分工不明确,容易出现互相推卸责任,工作人员一味只知道使用,但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点、维护等方面管理控制工作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利于高效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

2.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升管理水平,要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相关管理制度,没有按照固定资产类型以及使用特征来构建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3 固定资产的非正常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会普遍存在非正常流失,而且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价值评估不够准确,存在很大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缺失和不完整;另一方面对于企业高层而言,企业往往关心的重点是直接影响企业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而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如该淘汰的固定资产继续以正常设备使用,该维修保养的不定期进行处理,仍然继续正常使用,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和不可预测的损失。

2.4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如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化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进行相关固定资产信息工作,也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固定资产带来更大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要全方位地实现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进行固定资产资源共享,但其共享的信息程序却是很低,并且经常会出现多个部门同时使用一个固定资产情况,容易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存在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不合理的现象。许多企业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容易造成企业资产管理的各部门在工作中信息掌握不对称或不全面,可能会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问题。

2.5 固定资产的清查效率低下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批贵重的精密实验仪器,由于专项科研和生产设备对适应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容易出现仪器设备受损的现象,很多企业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检查工作,并且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比较烦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要求清查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落实资产存放地点、资产状况等,如实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对清查中发现的需要报废、报损或做其他处置的固定资产,要求查清原因,提出处理建議。还要求核实财务账册和使用台账是否相符、卡与实物是否相符,对有异议的项目再次清点确认,确认后根据盘点结果详细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清查人员对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进行复核确认,提交领导审阅存档等一系列烦琐流程,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的清查效率。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效率低下,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不能充分满足企业资金节流。

3 建议

3.1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是企业的硬件要求,需要从基层设备使用人员到管理人员都要提高对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意识,对使用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固定资产,分组进行分工定期对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管理人员每月对现有可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维护情况,形成书面盘点维护情况报告书,有效使用及维护现有的固定资产,使现有的固定资产发挥其最理想的使用价值,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保证。

3.2 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建设

对现有的固定资产制度进行整理、查漏补缺或直接删改不切实际的旧制度,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更完善更科学。创新固定资产制度的控制方式,可以使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建设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积极使用货币的科学方式来管理固定资产,同时使用科学条码技术来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借助此技术来监控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的制度。

3.3 避免固定资产的非正常流失

首先,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核算工作的管控,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必须有一整套合理的核算制度和方法,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如分类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和残值规定等。其次,加强高科技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台账和资料存档,设专人管理和登记,特别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报废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要时刻掌握着企业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报废情况并要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有效的固定资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4 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信息化水平,企业需要建设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来规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在工作中掌握信息不对称或不全面的情况,合理降低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问题。需要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相关联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固定资产的购买申请流程、处置报废闲置流程,可以对采购、处置报废固定资产等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但缺少財务核算模块。财务系统里面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有固定资产登记、分类、核算,但仅限于财务人员使用和管理,限制了其功能产生的效益;若能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软件相结合,就会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类数据共享,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利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3.5 提高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应当建立智能化固定资产盘点、处置的清查制度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清查的固定资产进行金额、数量执行科学的把关流程,定期定点检查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利用现代化智能管理系统,简化对固定资产进行系统盘点、清查工作,对固定资产的异常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做好统计及标识,并给予可报警提示,提醒工作人员能及时做出相关处理。在清查时对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相应处理,如出租、出售等方式及时回收资金,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

4 结论

总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充分意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应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提高企业综合能力和市场实战能力,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降低管理成本提供有效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及长期的组织管理工作,树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入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晓莉.探究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9(4):31-32.

[2]张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难点和有关建议[J].现代国企研究,2019(6):17.

[3]于洪.探究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2):197-198.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企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