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
【摘 要】本文针对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粗放式”学情分析、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将课程教学设计为“三段十步”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课前以学情分析为核心,课中以师生互动为关键,课后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解决教学问题,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品市场营销学 信息化教学改革 学情分析 师生互动 个性化辅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67-02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即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加偏重实践教学的模式,要求培养出适应岗位和社会需求的人才,这就更需要教师提升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构建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不断发展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将信息技术嵌入教学系统,使整个教学环境实现信息化。
药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涉及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是医药卫生学校药学专业技能课程中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医药相关产品(化学药、中药等)营销策划、销售执行核心能力的主要课程,旨在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及复合型的医药市场营销型人才,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市场应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分析高职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药品营销人才。
一、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主要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采取大班全程灌输的教学手段,缺少教学实践,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而市场学和营销学的知识点生涩难懂,营销案例陈旧,学生理解难度大,单靠教师的单向输入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性对生活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教师急需将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于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粗放式”学情分析。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制作PPT和书写教案上。课前教师没有渠道去了解班级里每个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难以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能依靠平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印象进行主观、经验式的学情分析,形成“粗放式”学情分析,缺乏客观判断依据。这样的学情分析显然不能够为教学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教师只能依据主观经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是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评价模式单一。目前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主要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这种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将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医药市场中,去解决在医药市场中遇到的营销学难题。这种评价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存在一定缺陷。同时,单一的评价模式只注重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對平时多元化学习的学生来说有失公平。
二、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
基于以上教学现状的分析,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的结构,重构面向未来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可将“教”与“学”融合在一起,促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将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设计为“三段十步”的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三段”指的是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十步”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即资源推送、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导入、任务驱动、实时检测、总结提升、推送作业、个性化辅导和教学反思这十个教学步骤(如图1)。
(一)课前精心设计—— 学情分析是核心。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备课,根据本课程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医药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微课等作为课前自主学习性材料。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形成课前章节任务点,同时针对课前学习材料推送作业、案例讨论等,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完成课前章节任务点的学习,通过平台记录问题,基于平台进行相关讨论。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能够实时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正确率等,快速掌握学生实时学习效果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现实需求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进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策略,实现以学定教,为课中、课后的教学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中精致教学—— 师生互动是关键。课中,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要阶段。教师可以选择药品市场营销学的案例背景来创设情境,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实时课堂检测,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教师借助平台的统计功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时反馈,快速聚焦经典错题,利用共性疑难点集中精讲,深入巩固与强化学习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对情境导入任务进行合作探究,检验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根据课堂检测和课堂探究的反馈信息,再一次精讲难点、强化重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发起投票,进一步深化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自我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课中精致教学,师生立体互动体现了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创造思维的构建。
(三)课后精益辅导—— 个性辅导是重点。课后辅导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及时弥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知识漏洞,尽可能达成学习目标。首先,发布课后作业,学生通过平台完成并提交作业,客观题平台可以即时自动批改和反馈,主观题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作答情况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给每个学生。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查缺补漏,做到“堂堂清”。最后,学生基于网络学习平台记录的学习过程发布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疑问,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网络学习平台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原始记录,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教师根据平台数据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改进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后多元化评价—— 过程考核是亮点。教学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反馈调节机制,在整个教学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线上线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形成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线上评价体现的是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前章节任务点的完成情况,课中考勤、探究学习和实时检测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线上评价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评价信息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一定的校正和激励作用。线下评价体现的是总结性考核,主要包括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和实训课的成绩。线下评价主要体现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多元化评价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卫生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慧医疗、智慧药房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模式,对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医药卫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随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瑗彬,石伟平.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职业院校教师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1).
[2]赵建华,姚鹏阁.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16(4).
[3]李胜连,熊国保,黄立军,等.市场营销学点、线、面多维立体创新教学模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3).
[4]施能進,罗文华,徐茂华.高职院校专业群共享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3(14).
[5]高环成.基于项目教学的药品市场营销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1).
[6]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药学专业《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育技术信息化应用的改革与实践”(2019B103)
【作者简介】夏 梦,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讲师。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