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甜甜 李娴 吴奕锦
为应对疫情影响,加快学校教育变革,由湖北省教育学会主办、长江大学承办的“湖北省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于2020年11月21日在荆州召开。湖北省教育学会会长王坤庆、常务副会长程斯辉、长江大学副校长周从标、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刘立富等出席会议并致词。
会议以“后疫情时代的学校变革与教育改进”为主题,收到年会论文370余篇、教育故事210余篇,到会代表近260人。围绕会议主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涂艳国、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沙市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焦超、荆州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李大春、武汉大学教授程斯辉等就疫情防控时期学校教育变革进行了热烈讨论,展示了有关理论思考成果、传递了实践探索经验。
学校教育的“不变”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涂艳国基于教育现代化背景,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他认为,教育发展与技术变革息息相关,当前基础教育发展改革最重要的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涂艳国教授从教育本質、性质、任务、规律不变的角度分析了基础教育的不变,基础教育要把握基础教育的底线、底色和底蕴,要坚持培养人的本质目标不变。
“教育应该像教育的样子,学校应该像学校的样子。”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描绘教育应有的模样:一是顺应天性;二是立德树人。通过案例展示,张校长点明过度教育对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要发展体育,避免把学生当白板、课堂去问号、课堂基本面向中等生等问题,教育最关注的“人生起跑线”应是身体发展和社会担当的“底线”。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爱国指出,学校和家庭教育缺位导致部分学生存在“空心病”、缺乏目标、丧失动力、心胸狭窄等成长问题。后疫情时代教育要培养有格局的人,首先要以价值塑造滋养精神,培育内心信念;其次要以生涯规划树立理想,确立人生目标;再次要以内心修炼开阔心胸,涵养胸襟气度;最后要以生活实践砥砺责任,培育担当精神。
南漳县徐庶学校教师邓玉梅从4个角度阐述了教育如何培育学生的“中国心”:倡导“身、家、国、天下”一体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达德之才,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植入学生内心;注重个体自觉,以“学生乐学”作为评教标准之一;面对疫情,因势利导、变危为机,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强国意识、奉献意识。
学校教育的“变”
(一)重视历史遗留问题
武汉大学教授程斯辉基于全程教育体系、全员教育体系、全域教育体系、全时教育体系、全面教育体系的大教育体系,对当前教育短板进行分析。从全程教育来看,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衔接教育存在短板;从全员教育来看,基层干部教育、社区居民教育、农村农民教育、特殊群体教育、教育者教育存在短板;从全域教育体系来看,家庭教育、社会博雅教育、休闲教育存在短板;从全时教育体系来看,线上教育、泛在教育、智慧教育存在短板;从全面教育来看,法治教育、应急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常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存在短板。程斯辉教授强调当前教育应大力弥补教育短板。
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祖春通过一则招聘广告,引发三点教育思考:一是优秀师范生以优厚待遇为求职导向,教育均衡发展受阻;二是学校理念偏离教育本质,教学目标功利化、教学过程学案化、学生主体公式化、学生学习形式化;三是学校文化浮于表面,杂乱无章。张祖春副会长强调,学校文化不是校长个体文化、表面文化,应是教师群体文化、内在文化,校长不应将自己理解的所谓文化强加于学校、教师和学生。
(二)推进区域教学改革
沙市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焦超表示,在核心素养的思想引领下,沙市区正从理论建构、合作学习、自主管理等方面推进区域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焦院长指出,在建构素养课堂的价值取向上,学校应把握课堂时间和策略,积极开展探究、小组合作和成绩评价,使基础教育回归基础属性和育人本质。他强调,教育在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提升核心素养与终身发展。
荆州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李大春指出,荆州区以强均衡、重公平、重活力、提质量为改革导向,双管齐下: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区管校聘;二要坚持现有方式,勇于推陈出新。同时,强化教师编制的管理职能,强化激发教师活力的配套机制,强化学校对教师岗位的合同管理职能,强化学校对教师绩效积分考核职能,以达成优化配置、盘活存量、增强意识、激活能量、提高能力、整合力量的预期目标。
(三)深化学校实践探索
湖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韦耀阳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学校公共关系应对策略。他强调,后疫情时代的防治重点在社区和学校。他提出须协同多方开展社区疫情治理。社区感染应对程序包括舆论调查与需求评估、计划拟定、传播沟通、计划执行、评估与校正等。在策略实施上,要秉承资源共享、共同合作及提供服务等原则,建构信息调查研究体系,让学校与社区实现资源与服务共享。
英山县南河镇中心学校校长毕朝晖分享了该校的线上教学经验。疫情期间,南河镇中心学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开展教学工作,具体措施包括组建“校长钉钉群”、在线教学、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开展教师网络研修、“停课不停学”工作推进会、“在线教学”现场推进会等。基层学校应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线上线下教学工作,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随县尚市镇中心小学校长徐奎从素质教育角度分享了该校颇具特色的书法教育实践经验。第一步,宏观引领,整体推进。学校邀请专业书法教师和书法名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培训。第二步,落地执行,分步推进。学校在低学段采用美术和书法融合的教学模式,由专职教师和语文教师合作教学。第三步,文化涵养,收获宁静。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师生同写校名、手写获奖牌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熊华生对班主任制的问题和改革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当前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首先要凸显“班主任工作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赋予“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同等的地位,同时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能力,促使班主任制真正走向“善治”。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范丹红着眼后疫情时代小学卓越教师协同培养展开讨论:一是建立资源库、构建服务机制、搭建发展平台,校内校外共融促进“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二是推行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专业能力认证和自主学习,课内课外共进实现“双标双联”协同培养;三是开发精品网络课程、打造翻转课堂、应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线上线下共享达成“建用合一”协同培养。
长江大学教授徐红对乡村新招录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乡村新招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入职门槛设置过低、教师在各专业维度的成长水平不均衡;乡村新招录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在年龄、第一学历、是否师范毕业以及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她提出三点改进建议:一是适当提高乡村新招录教师的入职门槛;二是切实加大乡村新招录教师的培训力度;三是努力完善乡村新招录教师的培训课程。
(五)变革教学活动方式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艾翠珍认为,教育服务的优质、精准、个性化蕴含在大规模的通用教案中。在设计通用教案时,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内驱力,实事求是、融合创新、团结协作,研制模板,优化评价标准,人人共享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通用教案的个性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服务每一位孩子的全面发展。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教研员张琦从空中课堂教学出发,提出教师要从“研教者”角色转变为“研学者”角色,了解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提升信息素养;学生要从“单一被动化”角色转变为“交互探究式”角色,培养自学力、自控力和互学力;家长从“培护式成长”转变为“陪伴式成长”,成为孩子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学校要从“围墙式校园”转变为“智能化校园”,推動学校资源智能化、教学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
“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
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要准确把握学校教育“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在“变”中把握“不变”,在“不变”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不变”的信念应“万变”,实现教育育人的目标,做到目的正确、指标科学。
所谓“变”是学校教育之“形”发生了变化,疫情防控期间,区域在协同聚力推动教研战线形成方面已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提炼区域性经验可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学校慕课、线上教学等网络课程开发呈井喷式爆发,学生在学校之外、在网络之上,有了更多的个性化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学校要在把握教学方向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工作,调整改进教学计划,交流推广好的实践做法和案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及权威,师生关系也在变化,教师主要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育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都在发生转变。未来最重要的知识必然是不可复制的知识,如创造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批判思维等,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关注理性的、可复制的知识,更应该关注不可复制的、感性的知识,学校教育必须充满无限的张力,这是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学校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并未发生实质改变,学校教育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其本质要求和目的。学校教育“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它有自身的教育规律,不会因为疫情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就失去“初心”和“方向”。学校教育变革既是应对疫情的短期行为,也是一场长期的教学革命,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顺应形势,终身学习,要在“变”中发现“不变”,思考一些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变的东西,寻求贯穿其中的、亘古不变的教育之理和教育之道,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