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属于儿童的节日课程体系

2020-04-06 03:54朱凤江贺小红尹繁荣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德育校园儿童

朱凤江 贺小红 尹繁荣

学校应该是让孩子们欢笑、唤醒孩子们灵动的生命生长的地方。学校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武汉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博学校区整体构建校园活动,打破点状堆砌的壁垒,构建序列化的校园生活;提升活动育人价值,构建融通校园生活的德育生态,最终构建属于儿童的节日课程体系。

节日课程根植于学校文化之中

武汉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博学校区是一所伴随着开发区的崛起而成长起来的学校,学校提出办学理念为“唤醒灵动的生命生长”,形成了“健康、安雅、灵动”的培养目标,致力于构建灵动的德育课程。

灵动德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学校结合德育“六大育人项目”,统整德育内容,形成了纵横交织的课程内容体系,节日课程是学校灵动德育的重要实践载体。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幸福、唤醒生命生长?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情感、体质、交际、审美等素养得到均衡发展?又如何让孩子在平凡的校园生活中有不平凡的童年记忆?带着这样的思考,学校结合传统节日,设立“三节五日”两大序列的节日课程体系,三节即“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五日即“诚信日”“体验日”“拥抱日”“爱校日”“换客日”。

一场基于儿童立场的体系构建

这是一场基于儿童立场的体系构建,分为年段纵向序列和内容横向序列。

年段纵向序列。同一个节日,年级不同,学生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从易到难,更加系统、科学。爱国爱校,从践行一个个小梦想开始。比如,学校持续开展“我是三角湖小学一滴水的活动”,根据年段制定不同的目标,一、二年级促养成;三、四年级怀感恩;五、六年级有责任。低年级的穿衣、整理书包比赛让孩子们体验独立自主、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成功和喜悦。这种纵向的阶梯式的活动目标,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

内容横向序列。节日课程力求贴近儿童,相同的节日,每年开展不同的活动。2019年的“三角湖好声音”,班级、年级、校级晋级赛,让每个孩子都来歌唱美好,展示自我;2020年的艺术节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选择美术主题,举办了线上抗疫书画作品展和优秀作品云端拍卖活动。

孩子们在体验、合作、创作中追求美、感受美,从而唤醒灵动的生命生长。

让节日课程成为儿童的校园记忆

2019年,伟大祖国七十华诞,在体育节活动中,学校邀请年过八十的战斗英雄郑善斋来现场演讲,勉励全体师生珍惜美好生活,为祖国繁荣而努力!在比赛中,孩子们挑战身体素质,磨炼个人毅力,展现集体风采,诠释了团结合作、永不言败、坚持到底的运动精神。

体育节活动中,学校坚持儿童本位立场,无论是入场式还是体育项目,人人都能参与。儿童是课程的主体,作为节日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和创造者,教师应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参与感。

也许有人会质疑,体育节有入场式和达标项目,容易实现人人参与,但艺术节上怎样实现人人都登上舞台的目标呢?作为体艺特色学校,学校在活动中大胆采取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结合小组管理,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集体的艺术展示。小组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寻求家长、教师和其他同伴的支持帮助。策划者开始还担心组长们能否完成任务,但这一策划得到了家长和班级学科教师的支持,更激发了孩子们抱团成长的欲望。

儿童本位,就要求课程内容适合孩子。每一年的“换客日”,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的课程活动,比如“以卷换物”“以物换物”“开创意店”“以创作兑换体验”等。2019年,教师设计了“换客日暨迎军运和平世界年”体验活动,融入了传统和国际的元素,开设世界各国新年习俗体验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18个不同国家的新年民俗体验场馆都准备了特色活动,既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的习俗,又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体验。孩子们在丰富的节日课程中体味着童年的温暖和灵动。

为了让社会实践活动序列化、课程化,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特色发展需求,学校精心规划了孩子们在小学六年需要进行的研学体验课程,分阶段进行了课程安排,以体验日为契机,分层有序开展。2019年春季,孩子们参与校外研学活动,六个年级分赴四个不同的地点。一年级走进花博汇开展探寻蝴蝶的主题研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二、三、四年级进行河流生态探索,到园博园寻访“濒危动物”,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和长江文明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还原热带雨林中的生态场景,引导他们对生命与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五年级的学生走进长江日报印务厂,见证从活字印刷到数字印刷的技术演变,动手体验印刷工艺;六年级的孩子走进“红心教育基地”展开两天一夜的励志之旅,让孩子们深度体验,学会“欣赏”,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替别人着想”。孩子们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主动学习、提高能力,在研学中收获,在活动中锻炼。

节日课程彰显儿童创造

灵动的节日课程就是要激发孩子善于学习、富有创意,学校经常在节日课程中为孩子们搭建创造的平台。

在2019年“老师,最爱您的笑”的拥抱日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就是给老师设计相框,这个环节让孩子们既感到有趣又深感神圣。在集中活动现场,在《老师》的音乐中,“小精灵快递员”们冲向了自己敬爱的老师,紧紧拥抱他们,并将精心准备了好几天的手作相框送给老师。相框里是精心设计的老师相片,温暖的笑容照耀着孩子们小小的心田;创意的相框设计更感动着老师们,成了师生共同的校园记忆。

每场活动应以精彩的创意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每场活动都理应致力于培养“自由创造者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激發创造。2019年的“换客日”以“绿色环保,感恩新时代”为主题,学生人人参与制作环保手工作品。别出心裁的设计、独具匠心的制作、垃圾桶便捷功能的探索、智能垃圾桶现场展示等,一次次合作,一个个创意,都融入在一个个七彩垃圾桶中。在节日课程中,合作激发创造,更体现了节日课程的价值。

节日课程体现儿童本位、走进儿童生活、注重儿童体验、彰显儿童创造,让节日成为孩子们永远的校园记忆。

节日课程润物无声,让平凡学校生活有了亮色,有了意义;让每一个孩子以自己的姿态绽放;让师生有了能长久纪念的、幸福的学校回忆。节日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校园记忆、一种校园文化、一种校园精神,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生根、成长。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德育校园儿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