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语是为表达对人、事、物以及行为的敬意而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更体现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体现了人们如何理解自己、他人以及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体现了某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因此,学会合理地使用各种敬语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社会适应程度的重要体现。
在母语学习中,除了正式的语言教育以外,日常交往中的模仿学习是更为主要的学习渠道。但在二语学习中,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学习者运用二语进行日常交往的机会较少,正式的教育就成为敬语学习的主要渠道。然而,目前很多汉语教材并没有单独列出敬语的教学章节,更多是将其加入课文对话之中。1909年,微席叶(Vissière)编著的《北京官话初阶》首次出版,它系统收录了北京官话中的各类敬语并做出解释,这与当代汉语教材迥然不同。[1]敬语教学为何在不同时代的教材中处于不同地位,当代汉语教材应该如何处理敬语教学内容?本文以《北京官话初阶》中的敬语和当代普遍使用的敬语为研究材料,试图分析敬语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解释这一问题。同时,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带动的汉语传播热潮,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将汉语敬语更好地融入到国际交往之中,如何让世界汉语学习者通过汉语敬语更全面地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制度。
敬语在东亚语言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最典型的是日语、韩语等。很多学者对此作出大量研究,比如日语的敬语历史沿革,敬语类型,敬语语用学,敬语教学和运用等方面都得到很多关注[2-6]。相比之下,汉语敬语则受关注较少。有学者认为尽管现代汉语的敬语不像日语那般多样,但汉语的敬谦辞大致相当于日语的敬语[7]。然而在现代汉语教育中,敬语通常不被单独列为教学内容却是事实。
法国汉学家微席叶(Arnold Jacques Antoine Vissière,1858-1930)对汉语敬语的看法明显不同于当代现代汉语教育教学者。他在《北京官话初阶》中将汉语敬语称为“礼貌话”,并设置独立章节对其分类整理和做出含义解释。他的分类包括“称呼”“自称之词”和“应酬的话”[8],即符淮青说的尊称、谦称和一般交际用语[9]。微席叶教材中的汉语敬语是清朝末年普遍使用的语言,大致涵盖了北京官话中最主要的敬语。
微席叶注意到了汉语敬语的一般特点,并将表示尊敬或自谦的核心词汇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归类,这样既方便理解也方便掌握。如表一中的爷、老、贵、令、尊、高、大、宝、钧等词语在汉语中表示尊敬、敬仰、美好等意义,将其置于他人的身份、姓名、观点、行为等词语之前,可以清晰地表达说话者的敬意,同时也起到了交际功能。在自称之词中,小、鄙、贱、敝、家、舍等词语有降低自己身份的功能,说话者借此表达了对他人的尊敬之意。在日常交际和应酬时,说话者通过表达自己喜悦、不舍、感激、期盼、恭敬等感受来表达敬人之意。
表一 微席叶《北京官话初阶》中的部分“礼貌话”
微席叶还将“姑娘、老哥”等词语划入敬语之列,表明尊称他人的敬语不仅体现身份地位,同时也是日常交际的工具。这与藏语敬语是相似的,藏语敬语不仅对社会地位高的人使用,对平辈乃至晚辈也会使用敬语[10]。微席叶的这一做法,表明他认为汉语敬语是普遍存在于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应该通过专门的讲解和说明向汉语学习者加以解释。一些学者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出发,认为现代汉语尊称变动不居且缺位[11],这与微席叶的看法恰好相反。表一中所列的很多敬语,实际上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如先生、老哥、贵姓、兄弟、对不起、请问、托福、失陪、再会等等。这就是说,从语言的角度看,并不存在汉语敬语缺位的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一些学者提出的汉语敬语缺位问题,又该如何看待汉语教材没有将敬语列为单独章节或独立内容?问题要从当代汉语敬语使用的情况来分析。
刘桂芳、王如辰主要强调汉语泛尊称的缺位和变动不居。他们指出:当代汉语中的泛尊称主要包括“同志”“师傅”“先生”“女士”“小姐”“老师”等,这些泛尊称的使用随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动,但总体处于缺乏状态,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经常无法找到合适的泛尊称[12]。张先亮、魏颖对此问题做出了探索性解释,他们从语言生态位角度分析此问题,提出资源缺失、功能弱化和空间变窄是汉语敬语萎缩、泛尊称缺位的重要原因[13]。
如何理解汉语敬语萎缩或泛尊称缺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从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汉语敬语的使用仍然是非常普遍的。如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第二册(下),课文中多次使用“辛苦你了、哪里、请问、谢谢啦、不客气、阿姨、欢迎、您、过奖了”等敬语,其中既有尊称,也有谦称或交际用语[14]。尽管不似微著教材将敬语独立成章,但并非没有敬语内容。不同的是,微席叶教材单独且集中讲解敬语,更容易使学习者形成统一的敬语意识,也在无形中确立了敬语的一般使用原则。而《汉语教程》中的敬语则需要学习者自主体会和理解,如果学习者本身没有敬语意识,就只能依靠记忆对话情境来掌握敬语。从这个角度看,微席叶的安排更加合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汉语敬语的使用其实很丰富,不同场合使用何种敬语也有一定的区别。李明洁曾对上海地区泛尊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普遍使用的泛尊称包括“同志、师傅、朋友、老师、老板、小姐、太太、先生”等,不同阶层使用泛尊称情况有所不同,干部、知识分子和高级职员认可“先生、小姐”,普通体力劳动者认可“同志和师傅”[15]。这意味着人们学习敬语的渠道是某个职业阶层中的生活实践,是模仿和经验塑造了人们学习和使用敬语的习惯。相反,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对人们敬语使用习惯的影响却不明显。换一种角度看,将敬语教育归为家庭教育的责任是造成该问题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陈瑶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小学生礼貌用语,提出要加强家庭教育对礼貌用语的重视程度[16],但这明显是一个误区,如果家庭中的父母或长辈本身不了解敬语,也没有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又该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提高未来社会成员的礼貌程度呢?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分阶层的,学校教育应承担打破阶层差异的任务。因此,要使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都形成良好的敬语使用习惯,应该依赖学校教育而不是家庭教育。
上文总结了微席叶教材的敬语教学特点,也总结了当代社会生活中现代汉语敬语教育和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微席叶汉语教材和现代汉语教材在敬语教学方面的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对敬语使用情况的理解,另一方面来源于不同教育者对敬语教育和教学安排的不同理解,而这两方面的不同理解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敬语的使用和教育呢?
敬语使用和敬语教育首先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总体特征的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两极分化越大、权力和声望相对集中于特定人群的社会,通常在文化上会表现出典型的高低上下之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总量密切相关。这种情况下,敬语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刚性需要。语言生态位理论就强调了这一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外生态环境会对语言发生作用,使民族、阶级、宗教等因子影响语言的使用[17]。一个专制的社会体系,各种资源被少数人掌控,敬语就成为服务于专制者身份的一种工具。微席叶教材中整理的大量敬语和清末的整体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清朝达到鼎盛,任何社会成员如果不能掌握服务于专制社会的敬语,就有可能因此招来某种惩罚。尽管法国大革命倡导民主,但法国同样有专制社会的传统,微氏特别关注敬语使用实际上也符合他的文化习惯。当代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典型的民主社会,社会资源分布虽然仍不均等,但总体上来看,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拥有满足自身需要和理想的资源。这样的总体社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不再重视传统的敬语,并开始对敬语的使用进行全面变革。
社会团结形式对敬语的使用和教育也会产生影响。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形式主要有两种: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共享同样集体意识的一群人就形成机械团结,而依靠社会分工连接起来的一群人就形成有机团结。在机械团结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对尊卑高下的判断标准是一致的,对社会成员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社会成员面对强大的制度约束。当人们违背某种制度时,就会招来千夫所指,其结果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此时,敬语是有效避免某种社会性惩罚的手段和工具。当社会成员明确知道与何种身份地位的人能讲哪些话、不能讲哪些话时,敬语的使用和教育就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了。在微席叶整理的晚清敬语中,大部分敬语体现了机械团结的社会意识,体现有机团结的职业敬语等比较少。
相反,在有机团结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对尊卑高下的判断标准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尊敬别人,也可以不管别人的身份地位,因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分工关系,这种分工关系经常是相互的而非单向的,且不会永远不变。在有机团结的社会里,人们也更关注自己的想法,关注自己的主体性而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判断,不必为言语上的不敬受到惩罚,平等成为有机团结社会中的典型特征。此时,敬语使用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被忽视。
社会变革也经常会打破敬语使用习惯并改变敬语的教育模式。微席叶所处的清朝末年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定之时。从晚清至今,中国社会经历了几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影响了敬语的使用和教育。清末,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式敬语与传统汉语敬语并行不悖;民国时代,尤其五四运动之后,民主科学理念的传播直接促使人们开始语言革命,现代白话文为今天的现代汉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现代汉语中敬语的式微埋下了伏笔。平等理念通过社会变革尤其是通过社会革命直接影响语言运用,不管身份是否有本质的变化,至少在称谓上要发生根本变革,诸如“同志”“战友”等象征身份平等的称谓被热切追求;新中国建立后,打倒土豪劣绅,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为彻底打破传统敬语习惯提供了最强大的保证。一些曾经被认为是敬语的词汇开始有了贬义色彩,如“长官”“老爷”等;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追求经济富裕,以财富为核心的评判标准也开始影响敬语的使用,“老板”“经理”“董事长”这些词语不仅代表身份职位或职业,同时也是流行的尊称。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变革一方面打破原有敬语体系,另一方面又会根据新的需要建立新的敬语体系。
阶层制度和阶层分化模式同样影响敬语的使用和教育。通常来说,社会阶层分化主要分为垂直分化和水平分化,在不同的社会体系中,阶层制度和阶层分化模式有所差异。专制社会下,垂直分化更多,而且是典型的两极分化;现代社会中,水平分化较多,且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一般不会两极化。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专制社会,垂直分化占主体,敬语通常体现下层对上层的尊敬,而同一阶层或上层对下层的敬语则很少甚至缺位。微席叶所总结的敬语正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层特点。从文化的角度看,微席叶的敬语教学不仅是要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敬语,更是要告诉他们中国当时的社会阶层是如何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
时至今日,社会阶层已经从典型的垂直分化转变为水平分化。尽管不同阶层的人还是会觉得自己和另一个人不是同一个阶层,甚至不自觉地衡量孰高孰低,但事实上没人在乎我们自认为的高低。阶层水平分化会带来多元评价标准、多样化的敬语使用习惯,难分高下的阶层成员必须努力进行相互沟通才能获得对方的资源和支持,也才能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社会交往形式对敬语使用及教育的影响也很明显。社会交往受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分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反复性的角度看,社会交往形式可以分为多次交往和单次交往,博弈论将其称为重复博弈和非重复博弈。但不管如何称呼,人们的社会交往总是会涉及沟通过程,涉及语言使用,也会涉及敬语使用。通常,经济发达的社会里,社会分工会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社会交往会增加,沟通时就需要使用敬语,而且敬语类型也比较多样;相反,经济欠发达,社会分工简单,社会交往相对减少,敬语的使用就会减少。这一原理很容易在人烟稀少地区和繁华的大都会里得到验证。在多次交往机会较为普遍的社会中,敬语教育的期待也会较高,人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敬语教育减少敬语沟通中的成本,更好地遵循社会规范。日语敬语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就与此相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汉语敬语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各种问题,我们尤其需要思考将来的汉语教育模式。
当代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影响语言体系和语言应用,最典型的例子是网络流行语。很多学者关注到网络中的敬语使用,如高建路系统分析了电子商务邮件中的礼貌用语,汉语敬语和英语敬语在商务邮件中的不断碰撞融合[18]。邓兆红则关注了网络生产新敬语的功能,分析了以“美女”“帅哥”为代表的泛尊称的使用情况[19]。网络传播的敬语通常来源于网络匿名性交往过程,网络交往主体并不关注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地位,于是就产生了具有通用性的泛尊称,这些泛尊称常常使用非常通俗直白的词语,尽管颇具诙谐感,但也直接威胁了传统敬语的使用。已经模糊不清的传统敬语教育原先存在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中,时下更显得苍白无力。
敬语使用和敬语教育也受到语言本身的影响,尤其是某种语言中敬语的发展程度对敬语使用和敬语教育有巨大影响。敬语的发展程度可从敬语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等方面考察。比如日语的敬语发展程度较高就体现在敬语体系较为复杂,相较之下,现代汉语敬语的发展程度则较低。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变革使人们重新定义尊敬,在现代社会制度下,我们强调人人平等,这降低了人们对传统敬语的重视程度,而且更加追求反映平等身份的语言词汇。
此外,现代汉语教育更重视字词、语法和篇章结构的教育,相对忽视了汉语本身所表达的文化理念。传统汉语教育中,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后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古文观止》等都是将文化教育和语言教育融为一体,学习者的重点在于深刻认识和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换言之,现代汉语教育重视汉语的工具性,而传统汉语教育重视汉语的社会价值。正是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敬语使用状况和敬语教育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微席叶教材中的汉语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汉语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而当代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语教育理念与当代中国的汉语教育理念同样一致。由此理解汉语敬语的缺位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敬语教育的缺乏就易如反掌了。
我们从多方面分析影响汉语敬语使用和敬语教育的因素,是为了说明不能简单地从语言形态解释现代汉语敬语使用和敬语教育表现出来的问题。敬语的使用受到社会环境、文化习惯、社会制度、科技、语言文字特点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外汉语教材如何安排敬语教学体现了我们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如何看待汉语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微席叶的教材促使我们反思这样的问题:何以一位法国汉学家更加重视通过汉语教学介绍中国文化,而我们却更重视汉语的工具属性而忽视了其文化传播属性?随着我们不断向世界推广中国,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如何进行汉语教育,如何将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融汇于汉语传播和汉语教育之中。
微席叶将汉语敬语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以加强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种策略既体现了他对语言教育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文化教育的理解。无论对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汉语学习过程都承担了语言传承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因此,更加重视汉语敬语教育是当代中文教育应做出的转向。那么,如何重构汉语敬语教育体系呢?依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微席叶的做法值得借鉴,单列汉语敬语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语言教育如出一辙,重构汉语敬语教育体系首先应当回归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在当前的语文课本中,汉语敬语通常隐藏在课文之中,我们应该考虑单列敬语内容。敬语教育有一个养成的过程,因此,应该从学前教育开始就单列敬语教学内容。日常生活敬语教育应贯穿于义务教育之前的所有语文教学之中。
其次,敬语教育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经济变化状况,同时也要坚持基本的汉语传统,坚决反对庸俗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汉语敬语不可避免地会做出调整。敬语教育不是抱着千年前的语言习惯不放,而是要与时俱进,随时适应社会经济变化。但汉语敬语的变化必须反对庸俗化,必须坚持基本的原则和立场。比如,当前人们常用“美女”“帅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敬语,学校的敬语教育应对此做出批判并坚决反对这种做法。敬语教育要坚持优雅、正式的基本原则,不能随意将各种网络流行语言纳入正式的敬语教学内容之中。
第三,我们需要重新梳理和制定符合当代社会生活需要的汉语敬语教学内容。语言风俗调查和敬语文化研究是制定新的汉语敬语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深入地开展敬语风俗调查整理各种类型的敬语,形成当代敬语的语言学谱系。同时,还需要对汉语敬语文化进行全面地研究,建立汉语敬语的筛选标准,以此对风俗调查中收集的各种民间敬语进行过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官方的标准敬语教育内容。
第四,要将汉语敬语教育与日常生活教育紧密结合,重构语言的生活教育过程。敬语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使用的语言,与生活融为一体是敬语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汉语敬语教育不仅要单独在教材中体现,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应在各种场合让教师和学生乃至每一个人都不断实践这些敬语。各种媒体要在日常的宣传活动中坚持使用正规敬语而不是网络流行语,要营造良好的汉语敬语教育氛围。
总之,汉语敬语教育既关系到汉语的纯正性,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关系到国际汉语学习者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更关系到文化自信,关系到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承担应有的责任。我们需要重构汉语敬语教育体系,为汉语成为一种更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