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晴
【摘 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8年9月~2019年9月150例头皮静脉穿刺患儿,根据不同持针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采用三角持针法,B组采用上下持针法,C组采用变换持针法,对比三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穿刺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结果:比较发现,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均高于B组(P<0.05)。虽然,A组与C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穿刺时间、OPS评分分别短于、低于B组、C组(P<0.05)。结论:三角持针法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与回血率,且能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儿疼痛,值得运用。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82-01
临床实践表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同持针法的成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鉴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就本院儿科150例头皮静脉穿刺患儿三种不同持针法的应用效果展开对照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8年9月~2019年9月150例头皮静脉穿刺患儿,根据不同持针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2±0.5)岁;体重3~17kg,平均(9.8±2.7)kg;疾病类型中,上呼吸道感染25例,肺炎17例,腹泻8例。B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1±0.5)岁;体重3~17kg,平均(9.6±2.8)kg;疾病类型中,上呼吸道感染26例,肺炎16例,腹泻8例。C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1±0.6)岁;体重3~17kg,平均(9.6±2.7)kg;疾病类型中,上呼吸道感染25例,肺炎18例,腹泻7例。对比三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做好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前准备,操作者站在小儿头侧,助手协助固定小儿头部与四肢,选择好头皮静脉,必要时剃掉局部头发,用2%安尔碘局部消毒,待干后进行穿刺,穿刺前排空输液管与头皮针管中的空气。
A组:采用三角持针法。拇指、中指持针柄前后方,食指尖位于针柄上,三指尖呈三角形。先稍微下压中指、上抬拇指,针头和皮肤的角度约为15°,快速刺入,恢复拇指、中指力度,让针头和皮肤呈<5°刺入血管,回血后推进少许,固定。
B组:采用上下持针法。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方,针头和皮肤的角度约为15°,顺静脉向心方向刺入,回血后向前推进少许,固定。
C组:采用变换持针法。拇指、食指先持针柄上下方,针头和皮肤的角度为5°~10°,快速刺入皮肤,之后变换手法,即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方,让针头平行于血管,直入血管,回血后向前推进少许,固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穿刺时间以及疼痛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一次穿刺一阵见血,静脉输液15分钟未出现局部肿胀、阻塞[2]。穿刺时间:从选好静脉消毒后开始计时,到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为止[3]。疼痛程度:运用客观疼痛评分法(OPS),评价项目为兴奋、哭闹、腿部运动、姿势、痛觉部位,评分为0~2分,满分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越明显[4]。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回血率对比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A组为94.0%(47/50),B组为80.0%(4,0/50),C组为90.0%(45/50)。
回血率:A组为96.0%(48/50),B组为84.0%(42/50),C组为90.0%(45/50)。
比较发现,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均高于B组(x?=4.332,P<0.05);但A组与C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x?=0.543,P>0.05)。
2.2 三组患儿的穿刺时间与疼痛程度对比
穿刺时间:A组为(6.2±2.0)s,B组为(12.5±3.8)s,C组为(11.7±4.3)s。
OPS评分:A组为(3.6±1.1)分,B组为(7.8±2.5)分,C组为(7.0±2.1)分。
比较发现,A组穿刺时间、OPS评分分别短于、低于B组、C组(t=2.125,t=3.516,t=3.451,t=4.350,P<0.05)。
3 讨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输液治疗的基本操作,也是儿科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小儿的组织结构具有特殊性,头皮静脉多,形似網状,皮下脂肪层也多,且血管较细,部分小儿的血管深且位于浅表层,导致其静脉穿刺难度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5]。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较为有效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对比三种不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持针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比较发现,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均高于B组(P<0.05)。虽然A组与C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回血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穿刺时间与OPS评分短(低)于B、C组,提示A组的应用效果优于B、C组,即三角持针法优于上下持针法与变换持针法。
综上所述,三角持针法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与回血率,且能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儿疼痛,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房伟华.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8):168- 169.
[2] 张金芬,林俊,李媛,等.左手食指前压静脉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C]//中国中药杂志/专集: 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 2016.
[3] 李改珍.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1):181.
[4] 谌章丽.负压穿刺技巧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 2016, 24(11):220-221.
[5] 孔凡平.两指法持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旬刊), 2018, 25(10):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