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2020-04-05 01:14杨清馨谢亚娟解瑞宁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湿质高血压病气虚

李 鹤 张 锐 杨清馨 谢亚娟 于 斌 解瑞宁

(1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2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济宁 272000)

高血压主要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并可伴有多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1]。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中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3],加剧了医疗负担[4],中医学在高血压防治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5]。“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核心理念,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6]。体质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质[7]。体质学说是“治未病”的抓手[8],因此,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基础,探讨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Meta分析,综合评价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证和阴虚质等中医体质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中文数据库检索均在篇名或题名中检索“高血压AND体质”,并在全文或不限定字段中检索“中医”,检索的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VIP及CBM。

外文数据库检索制定检索策略:#1:Hypertension;#2:constitution;#3:Chinese medicine;#4:#1 AND #2 AND #3,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及TheCochrane Library.

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月。数据资料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归纳。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主题为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不限定文献的语种与发表形式;2)研究对象体质测量工具为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9];3)研究对象已被明确诊断患有高血压;4)文献中可通过原始数据获得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各种中医体质比例的数据。

排除标准:1)未报道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2)纳入对象存在其他可能影响中医体质类型的严重疾病;3)对同一人群就行重复报道发表的文献;4)对已有文献的分析、病案报道、文献综述及动物实验;5)体质数据不完整的报道。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主要结局指标:痰湿质体质高血压风险性;次要结局指标:平和质、阴虚质和气虚质体质高血压风险性。由两名评价员分别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然后交叉核对结果,不同意的地方由第三方参与共同讨论得出结果。提取内容包括:1)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2)研究地区;3)研究起止时间;4)样本量及病例数;5)研究对象的基线调查年龄或平均年龄;6)研究对象性别;7)诊断标准;8)报道的体质类型;9)文献质量评分。

1.4 偏倚风险评价

病例对照研究的评价标准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10],从研究人群选择、组间可比性、暴露因素的测量3个方面8个条目进行比较,满分共9分。

1.5 统计分析

使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效应值以比值比(odds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进行描述。通过P值定性,I2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当P>0.05且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根据地域进行亚组分析。当纳入研究数量≥10篇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11-23],样本量总计6684例,其中高血压人群3500人,正常人群3184人。研究开展地区包括辽宁、江苏、云南、广西、新疆、广东、福建、贵州8个省份,包含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5大地理区域。见表1。

表1 文献基本特征

表1 文献基本特征(续)

2.2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3项研究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各研究之间具有较大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所占比例>15%。见表2。

表2 中医体质类型的Meta分析结果

2.3 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共有13项研究报道了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和气虚质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群人数,痰湿质、平和质和气虚质高血压人群各研究异质性分别为I2=68%,I2=90%,I2=53%,故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并按照地域进行亚组分析;阴虚质各研究异质性I2=3%,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湿质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是不患高血压病的1.83倍,平和质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是不患高血压病的0.54倍,阴虚质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是不患高血压病的1.73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是不患高血压病的1.32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体质人群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群Meta分析

2.4 敏感性分析

采用逐一剔除样本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排除结果前后基本一致,说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进而对行亚组分析的指标采取逐一剔除亚组的方式进行敏感性分析,痰湿质各组间无异质性,前后结果基本一致;平和质剔除西南地区报道文献后组间异质性显著降低(I2=90.3%变为61.6%),OR值剔除前后分别为0.54[0.36,0.81],0.44[0.29,0.65],前后结果基本一致;气虚质剔除东北地区后组间异质性显著降低(I2=59.7%变为34.9%),OR值剔除前后分别为1.25[1.05,1.48],1.17[0.98,1.40],前后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地区可能是主要的异质性来源。

2.5 发表偏倚分析

研究纳入数量>10篇,对主要结局指标行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图形提示不完全对称,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见图1。

图1 痰湿质高血压风险性漏斗图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4]。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匡调元[25]研究发现,患者发病后临床证型的趋向性和体质的特殊性有密切联系。体质类型决定疾病的易感性及转归的倾向性,根据体质辩证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5]。

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基于6684例人群发现,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出现频率最多,人群比例均高于15%,高血压风险是对照人群的1.83、0.54、1.73、1.32倍。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痰湿体质由湿聚成痰而成,多因饮食偏嗜、雾露潮湿之气致脾虚不运,津液聚而为湿,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27],通过补益心气,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说明气虚证与心功能减退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朱燕波等[28]通过横断面调查发现,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体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罗辉等[29]对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发现痰湿质和气虚质为疾病的风险因素。古人将“阴阳平和”视为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讲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平和质是人体的一个健康状态,黄蓉等[30]针对原发性痛经大学生中医体质分析发现平和质可能为疾病的保护因素,患者通过将体质调理为平和状态,可以有效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通过体质的调理,使偏颇体质向平和体质转归,对于防治高血压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严格按照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学质量相对较高。在研究中,分析了各个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性,并对出现频率>15%的体质进行了亚组分析探析异质性来源,结果提示地区差异可能是异质性的来源之一。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限于资料,纳入文献均为中文文献,面向人群均为中国居民,研究结果仅限于中国地域,且未能从种族、饮食、性别等因素分别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痰湿体质、阴虚体质和气虚体质患者,较其他体质患者更易发生高血压等心脑血管不良病变,平和体质是高血压疾病的一个保护体质。今后可以通过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随访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发病的关联性,并从饮食、睡眠等易影响体质转归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中医学辩证防治高血压提供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湿质高血压病气虚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