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璇,臧春鹏
(中日友好医院,a 人事处,b 保健医疗部,北京 100029)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识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国内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对于医生幸福感的研究则刚起步[1]。医务人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群体,他们在工作中拥有稳定积极的情绪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助于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他们的幸福指数关系到这一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干部保健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总体幸福感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医院管理角度出发,在提高干部保健医务人员幸福感方面提出建议。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研时间为2019年6月至7月,调查范围为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干部保健病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94%。这些研究对象均长期在干部保健病区从事医疗、护理、技术及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包括:自编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岗位、从事保健工作年限、职称、月均收入等。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版)[2]由段建华于1996年改编,被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3],由Schwarzer等编制完成,中文版最早使用于1995年,至今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知觉压力量表[4],中文版由杨廷忠修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社会支持量表[5],由肖水源编制,刘继文等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描述、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有效问卷159份中,性别:男性27例,占17%;女性132例,占83%。年龄段人数最多的是26~30岁(51例,占32.1%),其次是31~35岁(32例,占20.1%)和46岁以上(26例,占16.4%)。婚姻状况:已婚占大多数(110例,占69.2%)。学历:本科人数最多(109例,占68.6%),其次是硕士和博士(38例,23.9%)。从事保健工作年限:1~5年的人数最多(88例,占55.3%),26年及以上仅8例。工作岗位:以医师(33例,占20.8%)、护理(90例,占56.6%)人员为主。职称:中级人数最多(66例,占41.5%),其次是初级(75例,占47.2%),正高人数最少(7例,占4.4%)。月均收入在1万~2万(含)的人数最多(101例,占63.5%)。
2.2 总体幸福感基本情况 表1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总体幸福感均分63.30分,其中各维度评价中均分最高的是“松弛和紧张”,而均分最低的维度是“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在各维度的总体幸福感评价中,得分最高的条目是“感到放松或紧张的程度”,得分最低的条目是“生活是否幸福、满足或愉快”。
表1 总体幸福感及各维度评价得分(n=159)
2.3 一般自我效能感、知觉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基本情况 从表2结果来看,被调查人群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分2.47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分别为“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和“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知觉心理压力均分25.52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分别为“发觉自己在惦记着一些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和“感觉到有信心能够处理好自己的问题”。社会支持均分56.70分,其中各维度中均分最高的是“主观支持”,而“对支持的利用度”这一维度均分最低。
表2 一般自我效能感、知觉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得分(n=159)
2.4 一般自我效能感、知觉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可由表3结果看出,总体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支持的利用度、月均收入呈正相关(P<0.05),与知觉心理压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
表3 一般自我效能感、知觉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2.5 影响总体幸福感主要因素回归分析及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分别以社会人口学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岗位、从事保健工作年限、职称、月均收入)、一般自我效能感、知觉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4。由其见,知觉心理压力是影响被调查对象总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消极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技术劳务价值被低估、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公立医院存在的普遍问题[6-8],干部保健医务人员在承受更大精神压力的同时也有同样的问题困扰,已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年轻的干部保健医务人员。
表4 影响总体幸福感主要因素回归分析及差异性分析
3.1 心理压力是影响干部保健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的知觉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25.52分,说明干部保健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压力对干部保健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的消极影响程度最大,影响程度占比超过50%,这与高卫益等[6]、赵昭等[7]、何爱萍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干部保健工作是医疗工作,也是政治任务,具有一定特殊性。因为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院对干部保健医务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使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干部保健医务人员承担医疗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政治责任,这使得本就是职业焦虑多发群体的医务人员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影响幸福感的负面情绪。因此,医院完成干部保健任务的同时,也应多关心干部保健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门诊、定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等方式,降低干部保健医务人员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干部保健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3.2 一般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干部保健医务人员,其总体幸福感越高 一般自我效能感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与工作中会更积极、更主动。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人群的一般效能感平均得分2.47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干部保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较低、处理问题的主动态度上不够积极。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够坚持的时间更长,遇到挫折时也能很快恢复过来。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总体幸福感产生比较明显的积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高的,总体幸福感也比较高。当干部保健医务人员长期面对超高龄、疾病复杂的患者和医院的高要求时,可能会出现工作倦怠、一般自我效能感降低的情况。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长期从事干部保健工作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人员,容易出现业务缺乏专科特色的现象,导致大部分干部保健临床人员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等方面缺乏竞争力,这可能也是影响工作积极性、一般自我效能感降低的原因。医院应从管理上给干部保健医务人员提供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在职称晋升、专业发展、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帮助。
3.3 对收入的不满意,也会降低干部保健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务人员除了在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方面获得了更多的提升,伴随国家绩效工资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务人员在收入方面也有明显的改观。各大医院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绩效工资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比如门诊量、手术量、床位周转率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收入状况对干部保健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受影响程度占比约为6%,影响强度仅次于心理压力。考虑到可能原因是由于医疗服务对象不同,比如服务对象范围相对固定、服务对象人数相对较少、长期卧床患者较多、内科疾病居多等,他们很难达到医院规定的绩效考核要求。因此,相比其他科室,干部保健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院应从干部保健工作特性上考虑,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等方面制定适宜的考核指标,适当地提高干部保健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