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丹丹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放疗科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鼻咽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从当前的临床治疗上看,一般予以放射治疗方案,其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而对于鼻咽癌患者而言,患者病情治疗情况与治疗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中,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效果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在临床上需要选择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效果。本研究特对本院鼻咽癌患者应用不同的放射治疗方案,探究肿瘤放射增敏剂的应用价值。
研究对象为鼻咽癌患者,总例数为50。始于2016 年5 月,止于2018 年5 月,将50 例样本依据治疗方案的异同分组,分组比例为25:25。对照组25 例中,男性13 例,女性12例,年龄限制为24~61岁,平均年龄值(41.1±2.2)岁,其中病理分期I期为8例、II期为12例、III期为5例;实验组25 例中,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限制在23~60 岁,年龄平均值为(42.1±2.1)岁,其中病理分期I 期为6 例、II 期为13 例、III 期为6 例。研究已将参与研究病历资料送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家属也支持研究,两组资料数据差异不影响研究科学性。
对照组患者予以调强放射治疗,未采用任何增敏剂,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 线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治疗,每天1次,每周放射治疗五次。
实验组患者加用增敏剂甘氨双唑钠,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每天1次,每周放射治疗五次。给予增敏剂甘氨双唑钠药物,剂量为0.8g,加入100ml 生理盐水,采用静脉注射的治疗方式,每周注射3 次,持续用药直到放射治疗结束。
(1)总有效率(CR:患者治疗后所有病灶消失,并且维持四周;PR:患者病灶直径缩小30%,病灶面积缩小50%,病灶体积缩小65%,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所改善;SD:病灶无变化,或病灶直径增加增加20%、病灶面积增加44%,病灶体积增加75%);(2)毒副反应发生率。
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明确,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分析(n,%)
研究明确,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1 例、吞咽困难4 例、口腔黏膜溃疡5 例,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9 例、吞咽困难15 例、口腔黏膜溃疡10 例,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8.0%,实验对照两组在毒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较为优异,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
鼻咽癌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在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当中发病率最高[1],而在临床治疗中一般予以放射治疗方案,根据临床研究证实,对于鼻咽癌疾病而言放射治疗的疗效虽然较好,但是临床上的复发率较高,而且由于毒副反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对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在放射治疗中,患者通过X 射线治疗与γ 射线治疗后[2],一方面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同时还能对患者肿瘤病灶周围的正常细胞造成严重伤害,而且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还会应用放射药剂,也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放射剂量越大,患者所造成的毒副反应也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对于放射治疗而言,如何降低放射治疗对人体造成的毒副作用同时提高放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的重点关注问题。根据临床研究表明[3],在鼻咽癌患者当中,放射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予放疗增敏药物,进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甘氨双唑钠药物属于一种硝基咪唑化和药物,能够对患者肿瘤细胞中的乏氧细胞进行增敏。当患者肿瘤细胞受到放射治疗后,甘氨双唑钠有着较强的电子作用,同时还能对患者固定损伤的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加速了患者恶性肿瘤的细胞死亡[4]。
在本研究中已明确得知,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例数为10 例,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例数为34例,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8.0%,实验对照两组在毒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较为优异,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
综上所述,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加用肿瘤放射增敏剂,能够明确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减轻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