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玲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2018年,我国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应用”阶段走向“融合、创新”阶段。尽管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教育管理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认识主要还是停留于工具层面的简单应用,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理解不到位。[1]为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教育部开展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相关工程;而对职前教师这一块能力的培养,从目前来看还主要是依赖于师范院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但从相关的文献研究分析来看,这门课程对培养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在现实教学中长期存在教者为难、学者无心的情况。这种情况为何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呢?基于此问题,本文从已有相关的文献分析入手,探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1、研究趋势分析
为使检索达到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在CNKI检索相关文献时,没有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而是选择以主题“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检索,检索的时间段为从2000年至2019年2月,共检索到400条结果。从图1可看出,自2000年至2011年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自2011年开始至2018年,其研究出现下降趋势。
信息时代对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师范类院校以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也应该越来越得到重视,但从研究的下降趋势来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前景不容乐观。
图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研究文献数量趋势图
2、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发现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研究内容的文献篇数是最多的。这些文献或以作者所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情况进行分析,或以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大多数文献其研究思路基本一致,分析得出的问题非常相似,如:课时少(一学期32~72学时),学习环境单一(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内容庞杂(涉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大多数课程的内容,堪称“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浓缩版”)、更新慢,学科专业性针对性不强(主要体现在资源获取、教学设计、学科课程整合等内容上),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主要以总结性考核为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所提出的解决思路多是“治标不治本”,如:增加课时,改善教学环境,以技能学习为主,多元教学评价等。但其中也不乏有独特视角的文献,如《新加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刘梅,中国电化教育,2010.11)一文[2],从新加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背景、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几点启示,虽然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较早,但从其内容来看,对我们现今的教学仍有很大启发。
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采用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网络课程”为研究内容的文献,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这些文献对混合式学习等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作用都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些学习模式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为研究内容的文献也不少,这些文献提出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教学、问题—探究等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或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及策略”为研究内容的文献,多为硕士研究生论文,文献都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模式及策略。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为研究内容的文献,以2013年前居多,主要是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实验课进行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为研究内容的文献,多数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教学手段及方法、课程评价形式等多方面提出改革思路,或将思路运用于实践、验证思路的有效性,如《基于“新能力标准体系”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以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为例》。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体系”为研究内容的文献,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媒体技术与教学应用、教学设计、学科课程整合等,应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
已有文献也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网络课程设计”、“网络教学平台”、“教材使用及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评价体系都认为应采用多元评价体系。
图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研究内容分析图
3、研究创新分析
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文献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都提出了如何改善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思考,但这些策略与思考还是停留于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来改进,如增加课时、调整内容、改变单一评价方式、增强学科专业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等。
有些文献则能够突破常规的思路,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如《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穆瑞辉、苗国义,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3)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能单纯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课的教学,必须建立起立体的培养体系,调动多方力量及创设多种途径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3]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施主体及其职责划分》(彭敏军等,教育参考,2017.6)一文中,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肯定了前文所提及的立体的培养体系对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及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性。该文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一种跨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其培养所涉及的授课教师也应是跨部门的,因此为实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有关培养,有必要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任务实施的分解,构建起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能力模块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并且提出这三个能力模块应由不同的实施主体负责,由这些主体开展对应的教学内容和应该实现的目标。如,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由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负责培养,教育技术基础能力由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研室负责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由各师范类专业教研室负责培养。实证研究表明,此做法可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难度较大,因为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同,致使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也参差不齐。[4]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实践示范等,给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提供了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门课程,这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发展是有利的。但从上述的文献研究分析来看,培养师范生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仅仅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从胜任《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师所具备的信息素养来看,如果多做些努力,这门课程在培养师范生一定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方面,是能够起到作用的。在此,笔者仅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公共课对如何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明确课程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这个目标可以说很宽泛,不具体,各个学校对其解读也不一样,如有些学校侧重理论教学,重点讲授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有些学校则完全偏向实践技能学习,重点讲授各种软件的使用,有些学校则二者兼顾,既重视理论基础教学也重视实践技能学习,但无论哪种形式,其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实还在于这门课程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公共课来说,在有限的课时内,单纯靠这样一门课程是完全承担不起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任的。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前面一些文献中提及到将任务进行分解,由各自的主体负责外,还应明确这门课的课程目标。杨宁在其博士论文《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中指出:未来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表现为技术学习力、技术整合力、技术创新力和技术领导力[5]。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如果学生只掌握了软件与技术的操作,却不知道在何种场景下运用,这种学习其实就是无效的。作为任课教师不应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去学习各种软件与技术,而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各种软件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建立起在教学与学习中能够自主运用各种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的意识与态度。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目标具体化下来,就应是让学生建立起利用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的意识与态度,而不是专注于理论或是技术本身。
2.教师和学生应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
《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公共课在教师教学任务重、课时少的情况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与课程内容相矛盾的现象,教学内容讲的是信息化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但在课上教师采用的仍是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来。
因此,课程目标一旦明确下来,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任课教师来说,就应将这一目标渗透到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来,应用身边已有的信息技术与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如“雨课堂”、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等,让学生在真实的信息化教学情景中体验什么是信息化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身边已有的信息技术与平台去进行学习,如推荐一些和他们专业学习有关的慕课课程、微信公众号、学科应用APP等,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讨论交流、提交作业等。通过师生双方信息化教与学活动的开展,逐渐让学生习惯并认同信息化的教学与学习,在这种过程中将信息化教与学的理念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技术使用异化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就是要学会利用技术去支持教与学的理念与方法。教师与学生在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使用各种技术去支持教与学,这时就要注意教学不能被技术“裹挟”,不能过分推崇技术的使用而导致教学自身价值的异化,例如,不是每次课都要使用“雨课堂”等这些课堂互动工具。同时要避免出现“配合老师为使用而使用”的技术异化现象,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技术的价值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定位。处理不好技术使用异化问题,会导致信息化教学流于形式而使教育自身的价值异化,不利于信息化教学的持续进行及创新发展。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技能操作所占比重较高,在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主线”的课堂化教学模式下,实践练习多采用教师布置实验课题,学生各自自主练习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技术的使用流于表面,为完成作业而做。因此,在技能操作内容的实训环节中,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技术对他们的学习及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4.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
教育信息化2.0下的信息化教学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深度融合,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上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实践。“信息化教学创新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和知识的全新方式,其焦点在于形成技术支持下教与学的全新文化,此时学生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一项信息化教学创新项目,其最终目标是达成规模化推广,实现深入(引起课堂实践变化)、持续性(课堂实践变化持续保持)、传播(在更多的课堂中扩散)、变革(引发教与学的整体转变)的过程。”[6]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任课教师来说,思考与实践信息化教学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要传递给学生及其他人的重要信息就是技术会如何变革我们的教育与教学的。
从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经历了三十多年历程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思考存在的问题,并能在此基础上突破常规有所创新,与其他课程一起承担起培养师范生利用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意识、态度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从其课程内容上来看,比其他课程承载了更多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因此作为其任课教师来说,更应积极思考与实践信息化环境下课程的教学创新,对信息化教学的持续推进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