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向死而生”的中共第一个女中央委员

2020-04-03 14:01沈申甬
上海工运 2020年3期
关键词:溆浦女校妇女

◎沈申甬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溆浦人。1919 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 年回国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执教。在中共二大上成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随后任中共第一任妇女部部长。1924 年,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青年妇女部助理。1925 年领导各阶层妇女投入五卅运动。1925 年赴莫斯科学习。1927 年在武汉从事工人运动和主编党的刊物《长江》(又名《大江》)。中共第四届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1928 年在武汉被捕,不久在狱中就义。

青春故事 青春岁月的憧憬教育救国的夭折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出生于湖南溆浦一个商人家庭,家中长辈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她六七岁就进入私塾念书。1912 年,向警予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习,该校校长朱剑凡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他认为:“中国四万万人,有二万万妇女。中国要富强起来,就要使二万万妇女认字、就业。”而妇女素质的提升唯有靠教育,“女子沉沦黑暗,非教育无以拔高明,要自立于社会,有学识技能,才能拔于黑暗。”朱剑凡的这种思想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向警予亦不例外。向警予在该校求学期间,刻苦学习,团结同学,深受师长的好评和同学的喜爱。当时毛泽东的老丈人教育家杨昌济曾在《达化斋日记》中写道:“昨至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赴其成绩展览会。见本班(科)二年生向俊贤之日记颇有抱负;时痛亡母,性情亦厚。且时及王阳明之绪论,亦曾研究蒙特琐里(蒙特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编者注)之训练谈,可谓女教育界中之人才。”

1914 年朱剑凡因思想进步被当局顽固派免职,向警予也愤而退学,转入周南女校,并改名为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警惕。在周南女校读书的两年间,向警予十分推崇毛泽东尊敬的教师徐特立的言论:“我国的教育,重知识而轻技能。”因此,要实现“实践第一,书本第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本,可以不要,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本越多越好。”他所作的启发,对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认为学校“是焙铸国民之炉”,改造社会非以学习为“铸造炉”不可,而教育的目的“非徒铸造适应于现世社会的人,尤必铸造创未来之社会,以左右现世之社会之人”。

▲一九二○年向警予(前排右四)在法国蒙塔尔纪女校勤工俭学时与蔡畅等人的合影

1916 年夏,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怀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抱负,回到家乡溆浦,创办了溆浦女校。在一穷二白的溆浦创办女子学校,困难可想而知。首先就是缺乏经费,向警予为筹措经费奔走呼号,她不仅自己不拿工资,还捐出家里的柑橘园作为校舍。此外,为了解决生源少的问题,她顶风冒雨,跋山涉水,挨家挨户地敲门劝学。家长们觉得她的话有理,纷纷送女孩们进学读书。1916 年11 月,溆浦女校正式开学,向警予在开学仪式上宣告:“为读书而读书,为嫁一个如意的丈夫而读书,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读书的目的是要做个新国民。”开学后,向警予一心扑在教学上,她给学生讲述国家大事,宣传救国思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还邀请了一批有真才实学又愿意投身教育的老师到校任教。同时,在教学中,向警予坚持以教育指导实践,取消了以往的《经学》课,改设实用的裁缝课、家政课。向警予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溆浦女校的生源数越来越多,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好。但是,在黑暗的旧世界,教育救国的路是极为艰难的。面对办学经费困难,向警予虽然一再申请,但腐败的官吏熟视无睹,办学陷入困境。而且学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也引起了顽固派的反对。向警予深切感到“学校教育十年而不足,社会破坏一朝而有余。”她的教育救国的理想开始幻灭。

1919 年,向警予收到了友人约她赴长沙筹备女子赴法勤工俭学的信,这让她喜出望外。向警予满怀热望离开家乡,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效法英雄 倾心投入宣传教育 致力妇女解放运动

1922 年初,向警予从法国来到上海,随后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执教。她编写的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还用上海话创作反映在工厂的女工悲惨境遇的歌曲。她的执教风格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著名作家丁玲就是平民女校的学员,她晚年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对她我只有无限敬佩,她是女性的楷模”。如今,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共二大会址旁的平民女校依原样复原,人们踏进这里,能依稀领略到向警予等革命先驱留下的气息。

1923 年6 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其中决定在设立专门的妇女运动委员会的同时,要创办一种出版物,使之成为全国妇女运动的“精神的中心”“以指导并批评日常的妇女生活及妇女运动”。同年8 月22 日,由向警予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创刊。创刊词这样写道:“我们自喜有机会能够发刊这一张小小的周刊,把我们的意见贡献于社会,我们不肯自视太轻,敢望我们这一张小小的周刊对于妇女运动有一些帮助:我们更希望国内同志加以严格批评。”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向警予在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

《妇女周报》按妇女劳动、婚姻恋爱、家庭、参政、儿童、教育等问题分组编辑。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动员妇女投入国民革命运动,指导女工斗争,成为当时唯一能反映中国妇女运动全貌、指明妇女运动方向和任务、引领全国妇女解放思潮的刊物。

▲向警予主编的《妇女周报》成为当时指导全国妇女运动的『精神的中心』

1925 年1 月11 日《妇女周报》发表向警予撰写的《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在中国妇女运动中的地位》,明确指出妇女运动应该有全国统一集中的组织。向警予撰写的评述中国和世界妇女运动的文章,始终把妇女问题与政治问题,妇女解放和劳动解放、民族解放紧密相连。她针对妇女缺少文化的特点,不讲抽象高深的大道理,而是根据她们所经历的苦难,多作分析和解释,使她们了解革命的道理。

向警予在《妇女周报》上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她不顾怀有身孕,每天早出晚归,不仅要组织领导妇女罢工、街头宣传演讲,完成日常工作,还要完成每期《妇女周报》的撰稿、编辑、审校甚至发行。在负责《妇女周报》发行期间,她共撰写评论、消息和致读者信30 多篇。

向警予以她坚定的信仰、超人的毅力、杰出的才华,在为妇女解放的征程中,留下了名垂青史的光辉篇章。

英名永存 无情未必真豪杰 有志还看女英雄

1927 年夏,向警予担任武汉总工会宣传部工作。面对白色恐怖的笼罩,向警予四处奔走,想尽各种办法希望保全组织,发动群众不断斗争。她多次与周边的同志说:“我们共产党员是群众的核心,要说话有人相信,就要联系群众,带动群众,不摆一点架子。周围没有群众,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工作繁忙的她有时一天只能吃一个饼充饥,身体越来越瘦弱。周围的同志十分担心向警予的健康,纷纷劝她:“武汉的形势越来越艰难了,您还是转移到别处工作吧。”但她坚决地说:“别看我瘦,身体却是好的,又没有病,能够坚持工作。”“斗争越困难,我越要留在这里。我是党的干部,怎么能先撤呢?”她一刻不停歇地工作,白天她照常出席基层党组织会议,直接面对工人群众,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晚上她在法租界的一幢小楼里,为编写和刻印党的秘密报刊而通宵达旦工作。其间,她负责主编党内秘密刊物《长江》,在武汉三镇影响很大,成了当时武汉工人阶级的重要精神食粮。

随着革命形势进一步恶化,武汉省委重要机关先后被破坏,省委负责人也相继被捕牺牲,革命环境非常险恶。为此,向警予的助手建议道:“您的处境太困难了,不如离开武汉,到上海要求党中央另派同志来此工作,这里的机关暂由我看守。”向警予沉默一下说:“确实,目前的处境很困难。可是,正因为这样,我更不能离开,派其他同志过来也是一样的艰难。”接着她加重语气,坚定地说:“大风大浪的时刻,一定要沉着镇定!武汉三镇是我党重要的据点,许多重要负责同志牺牲了,我一离开,这里的机关无人支撑,《长江》必然停刊,那会叫许多工人怎样失望!这是对敌人的示弱,我决不能离开!”

1928 年3 月,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在武汉被捕。敌人得知捕获了共产党的妇女领袖欣喜若狂,把向警予的被捕作为头条新闻,并想方设法把她从法租界引渡到卫戍司令部军法处。在狱中,敌人一次又一次对她严刑逼供,想获取有用的信息,以便能将武汉的中共组织一举破坏,将共产党员全部抓获,但向警予严守党的秘密,始终不屈,只字不吐。

敌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决定在5 月1 日对她痛下杀手。在赴刑场的途中,向警予呐喊:“我是向警予,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为解放工农劳动大众,革命奋斗,死而无憾!”敌人万分恐惧,宪兵们凶残地殴打她,刽子手们残忍地在她嘴里塞满石块,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但她始终不屈服。

▲龙华烈士纪念馆内有关向警予烈士的展陈内容

向警予的足迹留存上海,声音响彻湖北,灵魂回归湖南。

猜你喜欢
溆浦女校妇女
关于博文女校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证
一条溆水激扬楚辞骚韵
介绍一个鹅品种
——溆浦鹅
屈原与溆浦山水风俗的关系研究
当代妇女的工作
勾搭留学君!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英式淑女是如何炼成的
女院长的密语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