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现状

2020-04-03 08:23:02冯国华张志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师课题研究生

冯国华,张志毕,张 媛

(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500)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医学研究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医学事业的发展,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关乎创新型国家的构建[1]。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研究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科学真理的能力[1]。科研是医疗新技术持续不断产生的摇篮,是医疗与教学的先导,也是医学事业发展进步的源泉与动力。高素质的医疗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有创新思维的科研攻关能力。因此,不论对于学术型或是专业型的医学研究生,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2]。然而,受就业压力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也收到了冲击,本次研究针对在校的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的现状及个人能力评价进行调查,希望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生在科研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对部分在读硕士研究生访谈结合文献的查阅,自编调查问卷,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2016 年至2019 年在读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表的方法完成问卷,发出问卷193 份,回收193 份,回收率100%;其中无效问卷3 份,有效率为98.45%。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各评价指标间采用kendall's tau-b 相关分析,a=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接受调查的硕士研究生中,男生79 名(41.6%),女生111 名(58.4%),其中一年级的有79 名,二年级的72 名,三年级的39 名;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含腔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生物学、社科类及其他专业;有工作经验的31 名,没有工作经验的159 名,见图1。

图1 受调查研究生专业来源Fig.1 The majors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2.2 研究生对科研方法和技能的自评情况

经Kendall's tau-b 相关分析,研究生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与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P<0.05)、外语水平、评述文献和学术资料的频率、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数、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学校开展学术活动情况(P<0.01)成正相关。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运用程度与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科研方法和技能的自评情况[n(%)]Tab.1 Self-evalu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skills [n(%)]

2.3 研究生对科研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

经kendall's tau-b 相关分析,科研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与个人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向导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学习、和对公开发表论文的看法相关(P<0.01)。所参与课题来源、英语过级有压力与科研学习情况自我评价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科研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n(%)]Tab.2 Self assessment of research study [n(%)]

2.3.1 导师管理的情况与个人科研学习指标的评价经kendall's tau-b 相关分析,在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方面,笔者发现导师管理的宽严情况与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相关(P<0.05);与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导师交流、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和课题来源相关(P<0.01)。评述文献和学术资料的频率、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2 学校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资源和管理的评价经kendall's tau-b 相关分析,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与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学术活动开展现状、图书和数据库资源、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学校对研究生的管理、学校对科研能力培养情况、学生对自己总体科研水平的评价相关(P<0.01),见表4。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研究生科研实践工作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科研结果的成败,此次研究中研究生对自我科研技能和掌握程度的评价与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P<0.05)、外语水平、评述文献和学术资料的频率、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学校开展学术活动情况、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数(P<0.01)成正相关。结果表现出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表现紧密,表达交流能力和计算机运用程度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从一个侧面说明研究生沟通交流和计算机水平有所提高,已经成为学习的基本技能,不受学习类型的影响。

表3 导师管理的情况与个人科研学习指标的评价[n(%)]Tab.3 Tutor management and personal evaluation index in research study [n(%)]

研究生科研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此次研究中研究生科研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与与个人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向导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学习、和对公开发表论文的看法相关(P<0.01)。这一结果表现出研究生科研学习多是在与导师和同学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沟通交流中来进行的,通过与导师、同学的以及课题研讨的的交流方式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交流的方式越多,对自己科研学习的满意度也越好。结果中显现课题的来源、英语过级压力与科研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即课题的级别以及英语过级对研究生的学习满意度影响较小。

本次研究中,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方面,笔者发现导师管理的宽严情况与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相关(P<0.05);与导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导师交流、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和课题来源相关(P<0.01)。导师的管理与导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评述文献的频率相关(P<0.01),44.74%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管理严格,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越高;管理严格的导师,学生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集中在4~9 h 占37.37%,有13.16%的学生用时超过10 h。其中包括4.22%导师管理不太严格的学生。有79.47%的学生参加过课题研讨,然而结果还显示有20.52%的学生从来没有机会参加课题研讨,这其中有11.05%的学生认为导师管理一般或者比较松散;导师的管理严格的研究生课题有47.94%来于省级以上课题,来源于自筹仅占的3.16%,这可能与导师本身对课题项目的重视程度有关。

表4 学校管理的情况与个人科研学习指标的评价[n(%)]Tab.4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personal e3 valuation index in research study [n(%)]

在对学校研究生的教育方面,与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学术活动开展现状、图书和数据库资源、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学校对研究生的管理、学校对科研能力培养情况、学生对自己总体科研水平的评价成相关(P<0.01);42.63%的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教育表示满意;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教学方式(48.15%)、图书和数据库资源(44.21%)、实验条件(53.68%)、学术氛围(54.74%)都评价为一般,且有57.90%的学生认为学术活动开展的太少、说明学校在研究生科研氛围和条件上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3.1 强化研究基本技能,活跃科研氛围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关乎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活跃的学术氛围是激发灵感,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也有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或者邀请国内外科研大家到学校开展学术论坛,让我们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医学科研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和兴趣。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大家可以就自己近期阅读的优秀文献进行分享,也可以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不仅可以增进组内成员之间的感情,而且会使大家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3.2 注重科研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医学科研的特点赋予了医学研究生们应具备更突出的创新思维、更全面的科研素质、更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更坚韧的探索精神[2]。爱因斯坦曾说“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创新人才的教育有3 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对于创新人才教育的一个核心想法是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科研思维决定了对研究对象进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3-4]。加强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医学人才的科研素质[5]。科研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下几方面进行:多读文献,多读好文献,多读多写,研究借鉴好词句,增强语言表述能力;着刨根问底的精神.善于类比和联系,善于总结,追踪新热点,了解新动态,增强科研选题创新能力;多询问交流,多向导师请教,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加强前沿信息学习,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等[6-7]。

3.3 加强导师的引导

“只有身处学术发展前沿的导师,才能引导学生走上学术发展前沿”[8],使研究生能够接受到高水平的科研训练。导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去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正视失败,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还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科研选题,敢于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鼓励研究生申报创新基金,并给与充分的重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期间,要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获取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将本专业研究热点问题的相关文献与学生分享,并安排学习任务定期进行汇报,帮助研究生梳理相关研究的逻辑性、创新性和可行性[9]。由导师带领的研究团队根据研究进展定期举行课题讨论和研究总结;在全体研究生中,广泛开展不同研究方向,多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及研究生论坛,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课题的申报,推进自选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原则下的独立创新活动,推进教育教学与科技创新、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10]。

此外,一个好的导师,应具备严谨的学术作风,踏实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科研学术不端的行为屡遭曝光,究其原因,急功近利的学术作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导师必须将科研诚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

3.4 重视学校科研教育环境

3.4.1 优化课程布局,完善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要选修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础课程和技能培训,另外对于常用医学软件要求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通过组织学生自学、自讲、自评及自拟题目进行实验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在查阅资料、对外交流、撰写外文文章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水平[11]。

3.4.2 丰富教学手段,活跃科研氛围强化研究生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研究生的培养可以在校内外结合完成,授课、实验、科研、答疑各环节可以在合作单位和学校之间共同进行,使研究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来消化、交流和掌握,达到一时多用、多纲并提,共同提高的目的。活跃的科研氛围是激发灵感,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也有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兴趣[12]。

3.4.3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考核、考评制度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4,9]。争取每年派出1~2 名教师到国内外研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研究生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注重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另外,结合联合培养的实际情况,在合作基地寻求在学科领域具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选聘为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并定期做一些学术讲座,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打好基础。同时,构建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新踏入校园的研究生进行至少一周的专业的导向学习,本学科的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等会被以多种方式让学生所了解。

3.4.4 强化学科建设,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平台学科组织是构成大学组织的基础,是履行大学功能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大学中的学科首先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学科,人才培养是大学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大学学科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大学中的学科既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学科,又是科学领域中的学科[13],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未知、创造新知始终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可以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增设创新类课程、推进校企合作,拓宽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生[14]。

综上所述,进一步加强导师的引导,重视学校科研教育环境的建设,有利于优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创造出更好的科研成果,不断提升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水平。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师和管理的监控一定要到位,因为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监控的直接影响,要从外部监控转化为内部自控比较耗费时间,且需要教学和管理上的强化训练才能有效实现[15]。此外,不断增强研究生的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强化研究基本技能,营造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导师课题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V eraW an g
导师榜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6:56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