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颖
[摘要]当前,倡导顺学而教,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话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拥有学的权力,真正敢想、敢问,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取得“课尽思不停”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89-02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原本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渐转变到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牵着学生走,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式讲解,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枯燥、无趣、低效的,学生的积极性大为受挫,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构建。显然,这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相背离的。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顺学而教,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概括性、发散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
一、从“随意性”走向“有意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教学比较随意,只注重讲解知识,而不注重拓展知识,致使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起点与终点间走了一条“近道”,但却没有让学生经历推理归纳、提炼总结的过程。对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研读教材,挖掘知识的内涵,透过概念性的内容获得方法性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周长”时,教师应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更好地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多重学习活动,如(1)看一看,由跑步路线帮助学生认知“一周”和“边线”;(2)指一指,通过指课桌、课本的边线认识物体的周;(3)描一描,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4)变一变,出示4个图形(如图1、图2、图3、图4),然后抛出问题:“你能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这样的变式训练旨在突出“边线”和“封闭”两个要素,从而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困惑,懂得了部分图形的周长与构成它的线段没有关系,图形的周长是外围一周的长度之
上述案例中,教师针对抽象的概念教学,用多重活动让学生体验并获取新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周长概念,就能牢牢地掌握住周长的本质内涵。
二、从“散点状”走向“结构状”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前后的知识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散点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使教学真正地从“知识传授”转向“知识建构”。
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沟通分数、除法、比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整理成表格,进而尝试提炼出比的基本性质。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比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思考后,得出了如下推断: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听了学生的回答,教师追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学生依据表格中除数、分母、后项之间的关系,得出比的后项同样不能为0的结论。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待教学,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推断、概括出了比的基本性质,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的习惯,能促进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三、从“牵引式”走向“开放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应摒弃“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做法,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时空,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僅收获知识,还有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获得终身受益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列举策略时,教师给出情境:王大伯用22根每根长1米的木条围一个花圃。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指向性,教师牵引着学生,使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和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应变换问题,如“怎样围面积最大?”这样的改动就会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出长为6米、宽为5米的长方形花圃面积最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变换问题:“要围成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圃,需要多少根1米长的木条?”这样的问题富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既能彰显逆向思维的价值,又能帮助学生认识面积一定时,周长的多样性。
上述案例中,教师从问题入手,变换提问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列举的价值,深化学生的认知,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纯的知识讲解走向问题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从“直白化”走向“童趣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数学学习不应是生硬的灌输,而应当是充满趣味的探索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视角,以情感为纽带,打通感性认知和理性思维的通道,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好奇心和理性思考能力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没有直接告知学生一年中有几个大月,有几个小月,而是设疑:“小刚今年10岁,已经过了10个生日,她的妈妈今年35岁,才过9个生日。”这样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年历,观察每个月份的天数,然后填入下表。
通过观察,学生惊奇地发现每年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的天数都有30天,而2月既有28天,也有29天,教师趁势揭示了大月和小月的概念,但怎么记忆呢?教师让学生伸出左拳,用右手指着左拳的凹凸之处,边指边数: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这样的记忆法形象又生动,学生津津乐道。教师还引入了儿歌记忆法:“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连着数;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完全融入课堂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新课导入,在记大、小月的过程中引入了“拳头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这样的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总之,尊重学生,顺学而教,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第一理念。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研读教材,找到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把握知识的脉络,展开符合学情的教学,灵活地进行“放”与“收”,让数学课堂呈现鲜活的状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责编: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