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发展,合理加工习题

2020-04-02 17:18陈运霞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

陈运霞

[摘要]做习题是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从前后贯通、操作引领、适度延伸、动态呈现等四个方面对数学习题进行合理加工,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有机整合,提升学生主动探究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合理加工;数学习题;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79-02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科学手段,学生通过适当练习可以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科学运用到生活之中,让数学体现出实用价值。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数学练习,合理加工习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习题解题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前后贯通,有机整合

数学知识的整合对于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应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研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接受程度、教育目的等因素,并联系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使学习内容能够前后贯通、有机整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现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乘法口诀(一)”与四年级上册的“混合运算”习题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乘法口诀(一)”习题:

以上习题体现了主要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的习题以绘图的模式展现本节的学习内容,将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情况转化为文本形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四年级上册的习题为混合运算,在二年级知识点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加法、减法、除法运算。

在进行习题讲解时,教师应回顾学生所学的知识,使数学知识前后贯通,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题,并联系生活实际适当拓展习题的深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如此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学习的真正要领。

二、操作引领,主动探究

习题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升华,而操作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处理探究性与操作性习题时,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探究与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习题:

先数数下面各有几个正方体。再摆一摆。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个图形当中有几个正方体,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探究与操作的目的。

三、适度延伸,发展思维

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适度延伸知识。在面对学生群体时,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普遍程度进行讲解;对于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不同程度的辅导,使学生都能够发展数学思维。

例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习题:用两个边長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读题,然后用纸张裁剪两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对题目进行解答。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后,中间的两条边长重合,因此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它们组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多多少呢?三个正方呢?……”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

像这样,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发展规律,不仅可使学生加强对图形的理解与计算,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与观察能力。

四、动态呈现,丰富内涵

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数字的精确度在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在线段上描绘数值的习题。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习题了解数值的排列顺序,提高对数值的理解,而且进行数形联想,有利于拓展思维能力。此类习题多以静态的形式呈现,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文进行动态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类习题。

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习题:7.在直线上描点表示下面各数。

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对于小数后一位的数值,学生都能在线段上表示,但是,出现两位小数时,学生则感到困难。这种困难会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值的大小,甚至会造成数值认知错误。这时,教师可通过电脑系统对线段进行细化,比如把4到5数值之间分成100等份,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值4.05的理解。

总之,习题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巩固知识,还能拓展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讲解、合理加工整合习题,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责编:罗艳)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职院校课堂管理探讨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