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运动类APP在普通高校田径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02 08:24贾学亮刁常光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

贾学亮 刁常光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全民健身已经被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同时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手机运动类APP应运而生,在很多社交软件上晒轨迹、晒跑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时尚;如何将手机运动类APP与田径教学有效结合从而改变传统田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值得思考。

关键词:手机运动类APP  高校  田径公共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c)-0143-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设备及移动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和全面,移动网络逐渐成为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用户使用网络的习惯正在向移动客户端偏移,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遍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手机互联网应用于服务的发展。通过APP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晒”出自己的运动成绩,运动类APP的受众呈现多样化趋势。手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同样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很多在校大学生课外广泛的应用运动类APP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类APP的很多功能深受学生喜爱。

1  手机运动类APP的使用优势

1.1 良好的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

大多数的手机运动类APP的界面设计功能齐全,有跑步、健身、健走、骑行、登山、游泳等很多健身项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爱好逐个尝试并对比效果,最终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除此之外,手机运动类APP并不是单纯的对运动项目的设计软件,在软件设计上还具有社交、预约、技能学习和培训等项目,利用其社交功能不但打破了地域还能寻找志同道合的跑友,互相激励,分享成果和经验,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手机APP的GPS定位功能,结交一个学校的同学,从线上走到线下,提高运动的兴趣。运动类APP的互动性满足了用户结交运动伙伴、交流运动经验、展示自我的需求,督促用户坚持体育锻炼,并逐步从参与到形成一个良性运动的小群体,不断督促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2 便利的操作性和功能

手机的GPS定位功能和运动传感器能让用户在使用手机运动类APP时实时监控用户的运动速度、轨迹、步频、心率等数据,在使用运动类APP时,只要开启相应的功能,APP就会开始记录和监测运动数据, 并绘制出相对应的运动轨迹,根据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得出消耗能量情况并得出数据。用户可以依据相应的数据结合自身的情况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制定最佳的运动计划。用户在运动完成后可以通过手机运动类APP将运动轨迹和数据上传到软件和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成绩,提高用户运动的成就感。

1.3 实现区别对待和科学监测的目的

传统的田径教学中,教师凭借着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授课,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是凭着多年教学和训练总结来安排,并不是没有个学生都能适合;手机运动类APP的纳入,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监测出以何种方式和运动强度能达到最好和最安全的运动效果,并制定出科学的运动方案,摒弃一刀切,实现区别对待,循序渐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传统田径教学的特点

2.1 模式陈旧、缺乏创新

现行的高校田径教学模式依然沿用的是过去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田径本身就具有枯燥的运动特点,而传统田径教学过分强调对技术的教学,忽略了在全民健身热潮下的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且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差异和兴趣,填鸭式教学,强行灌输导致田径教学没有娱乐性,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

2.2 内容陈旧、枯燥

信息化的發展要求高校田径教学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竞技类的运动项目和技术性的教授已经不能刺激学生的运动兴趣,趣味田径和健身类田径项目深得学生青睐,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枯躁乏味, 且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无法运用,不适合健身强体,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3  手机运动类APP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刘勉、冯海峰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阻碍、理论与实践的脱钩及学生体育意识低下的不足出发,将健身APP与体育教学结合将APP应用到准备活动、身体素质训练及技能练习中来,合理地应用健身APP,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张震、郭威、解新颜认为运动类手机APP融入体育课堂需克服与学生、体育课、体育教师之间的矛盾,并深入了解大学生锻炼规律从而研发新功能,以辅助体育教学,提升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刘金玉在运动类APP与大学体育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一文中通过教学实验发现运动类APP作为一种虚拟的学习手段,可以使学生的体育锻炼从“封闭”变为“开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型学习;于冬晓、刘宗超认为合理科学的使用运动类APP可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提高锻炼的科学性及坚持性,减少锻炼的限制性并提高锻炼的自觉性,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宋琦通过研究得出运动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得到使用;基于运动类APP内置的个人记录、社交互动、运动指导等功能,大学生通过使用运动类APP作为运动的辅助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上述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几大因素,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利大于弊。

综上,运动类APP应用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现在大部分处在理论层面,即使有部分高校引入运动类APP也是在课外锻炼层面,没有真正纳入课内外一体教学评价体系。

4  手机运动类APP在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4.1 将手机运动类APP纳入田径课堂教学

做热身运动是田径教学的必要环节,传统的跑圈热身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手机运动类APP应用到准备部分,学生可以跟随音乐节奏动感运动,学生既做了热身并刷出相应的步数,又可以有效提高积极性和热情,为顺利开展田径教学打下基础。

4.2 手机运动类APP完成课下体育锻炼

田径课堂教学后,学生还需要课外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在手机运动类APP发布作业,学生可以在线上领取作业,完成后将锻炼的数据通过APP上报,同时对学生在锻炼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线上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锻炼要求制定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案,上传、分享自己的运动数据,督促并鼓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

4.3 将手机运动类APP纳入课堂考核评价体系

田径考核评价要采用个别对待原则,传统田径考核评价只是对技能掌握和运动成绩的考核,并未将学生的体质变化纳入到田径考核评价体系,手机运动类APP纳入田径考核指标来补充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手机运动类APP记载学生一个学期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分析学生从学期初期至学期末的运动成绩和效果,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简单、公正,根据学生体质提高,依据一定的标准给予加分和奖励,以此可以激励并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马波.健身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117,119.

[2] 孙涛.智能手机APP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59-60.

[3] 张震,郭威,解新颜.运动类手机APP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5):76-77,79.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