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导则》的编制框架

2020-04-02 20:01吴晨施媛杨蕾王英WUChenSHIYuanYANGLeiWANGYing
世界建筑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则国际化社区

吴晨,施媛,杨蕾,王英/WU Chen, SHI Yuan, YANG Lei, WANG Ying

1 背景及意义

推动首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需要吸引汇聚一批国际高端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1]。国际人才社区是产业园区、智能城区、休闲商区、艺术街区、居住社区等多种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集合体,它的“灵魂”在于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人才能在此找到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通过交流、碰撞、共享,形成新的创新创业源头。

近年来,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对国际人才及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同年,北京市委发布了《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实施意见。2017年,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引发了《关于推进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确定在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新首钢、通州、顺义、怀柔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试点区域,打造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色、区域特点的国际人才社区。2018年,北京市出台了《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为落实该行动计划,2019年,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引发了《加快推进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2019年工作方案》,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目前,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在探索中起步,项目有序落地,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各试点社区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国际资源要素聚集程度不同,应在市级层面统筹全局,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明确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量化的评价体系,以确保真正把国际人才社区落实落细落地,市委组织部委托课题组编制《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导则》,全面深入地制定建设标准。本文从国际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针对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目标、建设理念、社区营造、指标体系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编制形成涵盖9项大类、30余项中类、100余项小类的《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 基本概念

2.1 国际人才

国际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国际人才分为外籍人才、海归人才和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人才。外籍人才包括外籍院士、外籍高管、外籍技术人才等;海归人才可分为长期旅居国外的华人人才和学成归国的留学人才,如千人计划、海聚人才等;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人才主要指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一流知识结构、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层次人才。

2.2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聚焦“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形成具有海外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特色区域,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搭建良好的承载平台、提供职住一体的生活配套,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国际人才聚集区、人才政策试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一般来说,社区内国际人才数量应占社区总人数的15%以上。

3 需求分析

《导则》的编制充分考虑了国际人才的在京需求,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在线问卷的形式。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居住需求、体育健康、文化教育、创新事业、邻里交往、交通出行、社区环境与社区治理8个方面的问题。

经过需求调研,国际人才在京的具体需求主要表现为,住房需求以租赁为主,更为青睐室外运动场地,外籍子女接受国际化的教育,社区文化设施需要多元化设置,国际化氛围需求较高,对社区室外环境品质要求较高等(表1)。

4 建设目标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目标是以国际人才需求为中心,打造“类海外”环境,《导则》紧密围绕国际人才需求,通过4个路径, 营造“类海外”环境(图1):

(1)以设计为导向的空间环境。将宜居、生态、智慧、以人为本等设计理念,贯穿于社区规划建设全过程,积极营造多元包容的国际化社区环境,提升国际人才生活环境品质和生活舒适度。

(2)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环境。挖掘国际化社区的创新创业潜能,优化创新创业政策、平台、服务体系,提升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综合价值。

表1 在京国际人才需求分析(绘制:施媛)

(3)以机遇为导向的多元特色。根据各社区具体情况,突出特色与尊重多元,解决国际引智与国际化人才社区治理的差异化发展问题。

(4)以政策为导向的治理体系。通过创新国际人才工作政策,搭建吸纳海外人才平台,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国际引智与国际化社区治理的理念提升,提高政府治理的国际化水平。

1

1 类海外环境解读(绘制:施媛)

5 建设理念

根据国际人才需求分析,结合类海外环境的解读,编制出“1+3+9”的核心内容体系,即一个中心、三大坐标、九大场景。“一个中心”即以国际人才需求为中心,实现类海外生活氛围。“三大坐标”即国际化、生态化与数字化,明确社区建设的方向。“九大场景”打造全功能的国际人才社区泛生态圈,明确导则引导的路径。

国际人才社区已不仅仅是“住”的社区,而是一种全新理念。“泛生态圈”国际化社区指的是以核心工作区(创新、科技、金融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激发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满足国际人才生活工作需求的环绕式生态系统(图2)。

6 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以九大场景为重点,打造全生态链的首都国际人才社区。为确保《导则》的可实施性,在九大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指标体系(表2),全面引导规划建设。针对各社区发展阶段不同的特点,指标体系对已建区和新建区分别进行控制引导。同时,承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指标体系的控制方法,将指标划分为约束性和预期性,为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将各指标落实到各职责部门,明确职责归属,确保落地实施。

6.1 场景一:宜居社区

宜居社区场景体现尊重多元文化平等性、突出区域特色、独立性与开放性统一、社会性与安全性相协调等原则。在国际人才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性化、友好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应保证职住平衡,合理布局居住与产业、公共设施等用地,减少通勤距离。借鉴国际城市以“小街区、密路网”为形态特征, 强调步行优先的街区模式,鼓励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适当控制建筑密度,鼓励增加集中绿地,形成促进沟通交流和交往互助的文化氛围。

社区的安全感决定了人们的居住意愿,国际人才社区的空间设计应注重私密性与社会性的平衡,既尊重个体的隐私权,又促进个体与社区的融合统一。

6.2 场景二:邻里交往

邻里空间是城市居住区居民使用频率最高,与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空间。在国际人才社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国际人才的交往活动特征,为居民交往创造良好的空间。

促进邻里交往应着重考虑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交往空间。不仅要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还应考虑如何建立和保持融洽的邻里关系。考虑到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化的特点,社区的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考虑不同国籍人群的需求。

在邻里特色文化的构建中,应充分考虑文化融合。除此之外,配套服务设施的共享也是促进邻里交往,打造和谐社区环境的重要方式。

6.3 场景三:教育文化

目前北京的国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考虑到国际人才对子女入学问题的关注,急需优化国际教育资源布局,确保满足国际人才子女的入学需求。

2

2 导则核心体系(绘制:施媛)

教育文化场景充分衡量国际人才的生活习惯与需求,针对国际人才子女的教育体系建设(软硬件)、促进国际人才进步和本土人才国际化提升等问题,指标体系分为教育与培训两大板块。在教育设施方面,推进托幼全覆盖模式,通过公建民营、幼托一体等方式,引入公益性、高端化等多层次托育机构;保证各社区引进一家知名国际学校,开设从幼儿园到高中乃至大学预科的全系列国际课程。在培训体系方面,积极引进国外资源,举办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的国际性人才。鼓励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依托智慧平台对接社区周边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资源,拓宽社区学习地图。

6.4 场景四:创新事业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作为助力国际人才事业梦想实现之地,不仅限于居住地,应坚持“生产+生活”的发展思路。在产业导向中,建立 “创新产业+支撑产业+服务产业” 的完整产业架构。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依托技术和智力资源建立创新研发平台、产业孵化器,促进知识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鼓励打造大数据创新研发生态系统,构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网络,借助平台为国际人才发布相关政策、服务、就业指导信息。

在人才服务方面,设立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大厅,为国际人才创建沟通平台,满足各国际高端人才进行科研、产业、生活等多元化交流需求。进一步形成人才循环发展平台,推动人才柔性流动,鼓励外籍人才和国内一流人才、海外留学生在国内创业。

6.5 场景五:医疗健康

随着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强化,境外人士、归国人员在京就医需求越来越多,语言、生活习惯、医疗保险制度、就诊模式等差异,往往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许多在京工作生活的国际人士,在一些基础医疗服务领域,还需特地返回母国,造成其在京工作生活节奏的脱节。完善的国际医疗服务设施、服务、管理机制已成为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医疗健康场景主要通过总结欧美发达国家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特征,针对北京建设国际人才社区的现实需求,分别对医疗设施国际化、医疗服务国际化等方面提出指标参照。希望通过完善医疗设施与服务从而提升外籍人士、归国华侨对国际人才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与便利性。

6.6 场景六:交通网络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应建设密度合理、尺度适宜、分层分级的多模式的交通网络,尤其应关注环境品质友好的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系统的搭建,从而提高综合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提升道路系统的安全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道路建设中提倡创新交通发展理念,鼓励绿色交通优先发展。以绿色交通引导沿线用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开放便捷、尺度适宜的活力街区,营造“零割裂”社区环境。

在慢行系统中构建设施齐全、层级多样、特色化的步行和自行车网络系统,因地制宜布设步行街和自行车专用路。研究制订步行和自行车分区分类差异化规划建设和管控体系,在路网密度、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等方面体现类海外特色和质量。

6.7 场景七:生态低碳

首都国际人才社区提出“生态低碳”的复合概念,“生态”主要体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低碳”主要体现在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能效、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结合国际人才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建议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为总体目标,在首都国际人才社区打造能源综合利用、节约高效、循环无废的绿色生态空间。指标从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绿地系统、能源消耗、建筑设计等各方面体现节能环保、环境友好的生态低碳理念。

6.8 场景八:服务配套

服务配套不仅为居民区基本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也是保证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合理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为国际人才社区服务配套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国际人才对便捷化生活的需求,建议在首都国际人才社区中引入符合国际人才饮食、消费、社交、文体休闲等生活习惯的餐饮品牌、零售品牌、文体设施及生活服务机构,强化设施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为国际人才提供精准的便利生活服务。

6.9 场景九:管理治理

《导则》在管理治理场景中结合中国特色,鼓励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两种模式相互混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相对宽松。国际人才社区的自治模式主要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以间接管理为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社区自治提供法律制度支持。社区自治在社区中占主导地位,社区的具体事务完全是按自主自治的原则进行处理。

7 结语

建设首都国际人才社区,是优化首都引才聚才用才地方品质、提高北京吸引集聚国际人才能力的重大举措,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推动首都人才国际化发展、努力把首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类海外”环境的建设目标,《导则》构建了“1+3+9”的核心内容体系,是全国首个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工作的重大突破。《导则》的创新点与突破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内容推陈出新。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案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国际化、生态化、数字化等方面提出了百余项控制指标,营造国际人才社区的包容性、便利性、安全性。

(2)保障落地实施。《导则》将各指标落实到各职责部门,明确职责归属,实现规范化管理;针对8个试点社区进行了明确的分区引导,切实有效地同步跟进各社区建设工作。同时,《导则》将按照程序成为法定规划,作为总体规划和控规的延伸,对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细化控制的引导作用。

(3)指标动态更新。《导则》针对各社区建设现状对指标进行了已建区与新建区的区分,同时划分了约束性与预期性,保证指标刚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未来将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导则》进行持续修订与完善。

《导则》是首个针对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编制的法定导则,在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工作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伴随着《导则》的出台,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将以更高的建设标准,更国际化的氛围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助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表2 指标体系(试行)(绘制:施媛)

猜你喜欢
导则国际化社区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聚焦港口国际化
国家核安全局发布核安全导则《核动力厂电力系统设计》
社区大作战
关于批准发布《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186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3D打印社区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