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园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更需要坚定我国的体育文化自信,掌握国际体育话语权。体育解说作为体育传播的环节之一,承担着传递体育文化理念、营造体育文化氛围、构建体育文化体系的重要责任。当前我国的体育解说还处在探索与发展时期,对体育文化传播重视程度不高,理念不够前沿,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增强我国体育文化自信、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一是坚持舆论导向明晰化;二是打造解说语言本土化;三是培养传统体育赛事专业化。
关键词:文化自信;体育解说;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2
一、引言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动力,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我国文化自信的构建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体育解说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关键一环,在文化自信方面要制定其相应的传播策略。
二、舆论导向明晰化
(一)面对舆论事件,勇于正面发声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政治和外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坚持文化自信的首要要求,就是坚持舆论导向明晰化。近年来,体育政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体育解说员在体育国际赛事中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论,首先要明晰自己的舆论导向,当发生政治舆论事件时,要勇于正面发声。
2019年10月,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涉华政治言论。事件一出,包括央视体育、腾讯体育、优酷体育等在内的体育媒体机构都统一发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各个体育媒体平台的体育解说员也明确避免对敏感词汇的提及。针对2019年12月阿森纳球员厄齐尔发表的不恰当言论,詹俊、申方剑等解说员在媒体上迅速发声,坚决抵制厄齐尔。2019年12月29日晚阿森纳对阵切尔西的比赛中,解说员刘焕对于厄齐尔只字未提,厄齐尔在当晚比赛全场隐身。正确的起点,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最高点,解说员的政治素养是第一要位,只有对国家意识形态有正确的认识,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更好的构建体育文化自信。
(二)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中国价值
体育解说员是国际体育传播的桥梁和纽带,解说员要善于依托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为发展契机,塑造良好的中国运动员形象,传递国家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中国价值,树立文化自信。
武磊作为近年来中国足球界出类拔萃的一员,打入欧联后获得了更多的曝光,中国足球在海外的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欧洲媒体开始关注中国足球。体育解说员申方剑在这中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他自信、激情的解说,有利于扩大本土球员影响力,例如:“武磊进球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云开见月明!”;“武磊加盟之后,我隐约找到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前、当时姚明去火箭的感觉。”;“人生中有很多次错过。错过了这一次,才能迎来更好的下一次”。有球迷称他为“武吹堂主”,但随武磊成绩的提升和球迷的大量关注,“武吹堂主”也渐渐成为了一个爱称,申方剑也因此登上过西班牙《阿斯报》。不难看出,解说员作为国际传播的桥梁,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样,央视解说员贺炜在面对国足失利时也有过这样感人至深的表达:“中国足球哪怕是再多人的痰盂,也依然是我的圣杯”,在国际赛事中的灵机应变,让他成为我国体育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和引领者。
体育解说员要努力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桥梁和枢纽,不刻意渲染、不抹黑运动员,正视结果,积极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好地展现我国体育运动员在国际上的风采,从而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中国价值,体现文化自信。
三、解说语言本土化
(一)外来体育词汇本土化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不断蓬勃发展,类似于CBA、中超等一系列国内本土体育赛事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受众对于英超、NBA等西方赛事的关注程度更高,越来越多的带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体育赛事例如赛马、冰球等也逐渐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之中。对于一系列的外来西方体育赛事,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本土文化巧妙结合。其中,对外来体育词汇的本土化使用,是坚持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用中国文化承载西方体育赛事,才能够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外来体育词汇本土化的优秀典范是对NBA选秀大会前三名的翻译。在美国选秀前三名分别叫作:“NO.1 pick in the draf”;“NO.2 pick in the draf”;“NO.3 pick in the draf”,基于中华文化,我们翻译为:“状元” “探花”和“榜眼”,这样一来便富有中华文化特色。
纵观当前体育解说,很多解说员在解说时直接运用外来词,或者是存在对于外来词汇语义混淆不清的现象。解說员要争取做到对于拿不准的外来词不盲目解释、翻译,这不仅仅需要解说员提升英文翻译水平,更需要国家对外来体育词汇进行规范化翻译、统一,完善体育词汇库,从而使解说员在词汇运用上都能够体现文化自信。
(二)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本土解说
体育解说是一项为服务性的工作,同时也更是一项艺术性工作。在体育解说的传播内容方面,解说员善于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文化元素与体育解说语言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本土解说,起到影响人、感染人、鼓舞人的传播效果,从而塑造解说文化内核,提高文化自信。
PP体育解说员苗霖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评书解说,在面对尤文图斯科斯塔的进球时,他曾有过这样一段评书解说词:“翻身上马,档口一按劲儿,双腿一颗飞虎颤,左脚一拧蹬,就见这匹战马是翻蹄亮掌,直接杀到禁区之内,破门了”;在C罗进球时他用一段“长存浩然射天狼,百步穿杨现斜阳,拉弓如满月,箭走似流星,C罗漂亮!”惟妙惟肖地描述出了C罗的进球瞬间,独具中华文化特色。除此之外,体育解说员詹俊善于巧妙运用经典的诗词和成语,例如“谁能横刀立马,唯我范大将军” “天王盖地虎,看看大吉鲁” “天若有情天亦老,看见哈特蒙一脚”都被球迷们称作经典。央视体育解说员贺炜也常常在解说中运用诗歌般优雅的语言,深受球迷喜爱,他也因此获得了“诗人”的称号。
我国的体育赛事解说起步比国外晚,多数解说方法和原则都是从国外学习而来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体育解说需要开拓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解说形式,培养更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本土解说员,全面、立体、丰富地让受众感受到中华文化与体育赛事相结合的奇妙化学反应和魅力,相信这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很有帮助。
四、传统体育赛事专业化
中国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体育作为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之一,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中孕育着许多优秀精神文化。传统体育文化赛事不能被边缘化、标签化,要进行专业化传播。
纵观当前形势,中国传统体育赛事的体育解说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耕耘在中国传统体育赛事的体育解说员数量少。第二,传统体育赛事解说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解说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体育动作描述不准确,解说时存在解说词套路化,解说语言匮乏的情况。第三,传统体育赛事解说员激情不高,解说员在解说时呆板,在激烈的现场中语速缓慢的现象也时有存在。传统体育赛事的专业化培养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的努力,要完善传统体育赛事解说员培养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解读中华体育文化内涵,将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展现给全世界。
五、结语
在当前中西方体育赛事相互交融的背景下,体育解说员要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舆论导向明晰化、打造解说语言本土化、培养传统体育赛事专业化,在国际赛事上有力量、有底气、有自信的发声,为2022年冬奥会作充分准备。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还需要体育文化传播界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体育解说员,为加强体育文化自信、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提供强大的支持与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群,徐力.电视体育解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
[2]苗治文,闫丽芬.中国体育发展的文化自信[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1).
[3]毕雪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中国文化自信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5):39-42.
[4]姚治兰.我国群众体育媒体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以电视体育频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0(14):56-57.
[5]廖慧平.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报纸信息传播策略分析[J].中国出版,2010(13):41-43.
[6]周建輝.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的当代转型[J].新闻知识,201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