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形势下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020-04-01 19:50梁辉
传媒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传统文化

梁辉

摘 要:全球化必然导致西方强势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所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也必然受到冲击,在西方体育模式大一统的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应该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界面前,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表现形式与西方体育并存。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2

目前少数国家对中国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他们还是停留在印象中的中国形象,仿佛中国的文明史不是五千年而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但是在西方文明引领世界潮流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却悄无声息地走向了全世界,中庸思想正在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此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结果是“现在看来,冲突的结果是代表着东方文化魅力、有着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黯然失色。”优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积淀,是民间长期智慧的结晶。因此注重在各民族民间智慧累积中获得启迪。无论是健身价值观,还是健身实践体系,通过身体运动表达了具体准确直观的民间智慧,中华优秀体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都理应从这些独特的文化中吸取养分。

一、体育文化的同质化趋势

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有共性的一面,也有极具丰富性的一面,甚至是具有很强个性的一面。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传统政治价值的单一向度将迅速消失,从而使原来的国家疆界失去了意义,全球性的政治趋同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体育在中西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中正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特性,其目的仅仅是为了适应西方体育竞赛的模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以来在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如果仅被简单的竞技化,那它与社会、民族的巧妙结合的见证也会消失殆尽。现代西方体育本质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有其长处,值得我们学习。选择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内容,增强民众的认同感,促使其能够将优秀的健身思想和实践体系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同时,在发展中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发展中体现出来,增强我国人民群众的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自信与社会认同。

二、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应对强势文化的根基

(一)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以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等诠释其内在的独特的文化价值,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吸收融合传统医学等理论方法,具有独特的强身健体效果。“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它阐明人的自然本质,强调人性与自然性是和谐的,两者最终统一为道德性,它的理想状态是人依靠强大的内心信念和自觉实践才能达到,非一般人可以轻易达到。“天人合一”的一个层面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要尊重自然,不要试图改变自然的本性。第二个层面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但强调用和谐的方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第三个层面是中华民族与外民族的和谐相处,在讲究和谐的文化背景下,求同存异,中国的传统体育则更注重于“育”而非“体”,“修身养性”:言简意赅地阐述了习武的原由,“修身”只是手段,而“养性”才是根本目的。这种“修身”不像西方体育那样重视肌肉的修炼和外在的内容,而是更多的指向了人的内心,不去重视外在的身体强壮和野蛮剽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结果正是这一系列的养身思想和道德信条,养身思想更是传统体育文化的重心,内向的反省如何安身立命,修身养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不可能出现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竞赛,传统体育的背后是中国几千年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它的核心价值包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民族传统体育是学习民族文化、认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的重要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使人在参与过程中通过了解、接触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学习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传统体育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例如角抵戏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蚩尤部落在与黄帝打仗时,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攻击方法,就是在头上戴着一种有角的器具,敌人进犯时,便用头上的角器来抵撞。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矛盾

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相比,它强调的是“竞争”,这也是竞技体育的灵魂,这种竞争是人的全面身体素质的对抗,它并不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最终目的,而是追求胜利,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西方体育文化崇尚的“竞争”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追求的“和谐”是截然相反甚至冲突的两种态度,这种体育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人们在从事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对于西方体育文化来说更注重体格与力量,主要运动竞赛都以展示体能的高低为特征,西方体育文化认为体育竞赛是实现自我的途径,在竞争中表现高超的体能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中国传统的运动方式多以技术型为主。以展示技法技巧的优劣为竞赛特征,并且纳入道德教育之中,竞赛的首要任务不是去争取胜利,重点也不在于竞赛本身的胜负,而是强调实现道德的升华,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都明显的带有笼统性、模糊性和感情色彩,其价值取向是注重精神的内涵,西方的行为方式完全相反,带有极端的个体性、清晰性和功利性,在这种竞争文化背景下,体育项目也完全被工具化,其价值取向是功利的,中国哲学内在封闭循环的思辨传统和模糊思维是传统体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是典型的经验产物,以当代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在传统经验哲学指导下的传统体育,自然我们的传统体育在西方的体育模式下显得格格不入,但我们不能因为科学现在无法解释就来否定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传统体育的发展也不一定非得要挤到大一统的西方体育模式下去,很少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将某种民族文化复制到不同历史传统和不同文化基因的体内,“南橘北枳”的教训提示我们如果传统体育背离中华民族千年的传统文化,其结果不外乎沦落成为西方竞技体育的一项简单工具,文化的丰富性不在于其同质特点的丰富,而在于其异质特点的丰富,因此民族、地域的差异反而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西方体育文化本身的特点是要在中国体育文化的比照下才能够显示出来的;同样中国体育文化本身的独特,也是需要西方体育文化的陪衬。

(二)与时俱进建立中国民族民间体育数字化、信息化传承体系

文化是时间的记忆、历史的延续、时代的创新和发展,消失的历史记忆是一种难以复原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入高科技的现代信息化手段,有效地促进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成为目前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中紧迫的时代命题。具体包括民族民间体育器具制作影像库、体育场所影像库、传承人口资料库、文獻资料库、体育文物遗迹库的数字化建设等,从而建立从“实物-数字-网络”的交互网络。因此,通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能够丰富和优化我国体育文化和休闲健身服务供给,健全现代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因此在宏观层面,加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综合治理,推动其文化保护和规范发展,微观层面借助市场等社会手段。

四、结语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它是建立在本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体育发展历史基础上的产物,传统文化是根,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体育文化是一片繁茂的枝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在西方体育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然要受到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只有吸收西方强势体育文化资源的优秀成果,消除自身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增强本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南相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0(7):80-81.

[2]姜飞.基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评《高校体育文化及其建设的综合性探论》[J].领导科学,2019,17(12): 96-97.

[3]王智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何以成为可能?——基于文化自信生成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9,18(1): 74-75.

[4]岳贞淑.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才智,2016(19).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传统文化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